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P2P對接“非標”成趨勢 資産評估考驗平颱風控

  • 發佈時間:2015-03-20 00:30:4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實際上,除了陸金所之外,不少P2P平臺也開始瞄準來自金融機構大量的“非標資産”的市場。早在去年9月,廣州某P2P平臺負責人便曾公開表示,希望借鑒陸金所模式,同樣打造一個對接銀行、證券、信託等非標資産的交易平臺,通過大量客戶資源的積累,令P2P平臺與金融機構之間進行“無縫連接”。

  與此同時,龐大的非標市場容量也令多數金融機構選擇通過P2P的業務通道來探索非標融資的新模式。據熟悉銀行同業業務人士分析,由於去年監管層發佈“127”號文對商業銀行同業業務進行整頓和規範,對非標資産規模的限制和壓縮也較為明顯。但由於市場融資需求客觀存在,非標資産轉標的需求在大幅上升,這也令P2P成為繼銀行同業之後接盤非標資産“主力”的重要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非標金融資産大多散落于小貸、融資租賃、私募、信託、資管等機構,大量金融資産缺乏公開的交易場所,基本依賴於線下對接,交易手段比較落後。李耀東認為,目前國內幾大地方性的金融資産交易中心的交易量大約有幾千億元,還有很大份額的金融資産未被開發。業內估計,這類資産市場份額至少在萬億元以上。“非標金融資産交易,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遠遠超過傳統的P2P業務。如果陸金所通過平安集團旗下的其他部門將非標資産打包後在平臺售賣,對於平臺來説一方面做到風險的隔離,另一方面要做到加強産品的流動性,兩方面都控制好了,平臺就像交易所一般。”洪自華表示。

  不過,對於P2P對接非標資産的模式創新,業界也存在不少疑問。被業內稱為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校長”的陳宇認為,如果P2P平臺仍需要引入擔保機構來促成交易,則意味著平臺的信用模式發生變化,“比如陸金所引入擔保機構對其引入資産的交易行為進行擔保,則意味著平臺自身也承擔對借款人信用狀況做增信評價的角色,一旦這類評價機制出現問題,受損的不是出資人而是平臺自身。”洪自華説,當前P2P平臺對接各類資産,其大體的模式是企業採取一定的增信手段,這也意味著平臺需要對嫁接資産進入的金融機構同樣有風險審核的工作,如果這類風控沒有做到位,則隱藏的風險將會逐漸加大。

  此外,P2P對接非標資産並非想像中順利,制度缺失和資産評估難度大等問題也成為平臺亟待解決的問題。據信託公司內部人士分析,此前各地産權交易平臺先後推出過信託收益權融資項目的交易,但由於信託登記制度缺失,信託受益權轉讓業務存在一定法律風險。另有券商研究員認為,非標資産的風險評估、産品投向、收益情況等仍處於模糊地帶,需要嚴格的項目風控手段,如果貿然對接,可能將非標資産風險直接轉移到P2P平臺,這也值得警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