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網際網路金融:A股狂熱延續 行業理性回歸

  • 發佈時間:2015-02-27 01:10:3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一面是A股市場上的高歌猛進,一面是現實行業中的危機頻發,新年伊始的網際網路金融,正呈現出這樣的格局。

  Wind金融數據終端提供的資訊顯示,網際網路金融概念板塊是春節前熱度最高的板塊之一。借助網際網路金融概念,東方財富同花順等以金融資訊服務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自2014年11月以來分別上漲147%和285%,而大智慧則在1月23日復牌之後連續錄得12個漲停。其他一些號稱切入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傳統行業公司,以及為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提供第三方技術服務的企業,也因為搭上網際網路金融的“便車”而受到資本市場的熱捧。

  然而,仁和智本資本合夥人陳宇認為,近兩年網際網路金融投資的火爆,很大程度上並不是因為行業本身的發展前景,而是因為“網際網路金融”這一概念正被市場廣泛接受。“提到網際網路金融,投資人都能夠理解,而一些或許前景很好但暫時還不被市場理解的事物則較難獲得資本的青睞。”陳宇坦言。

  與股市裏的火熱相比,網際網路金融行業本身卻正逐漸回歸理性。

  P2P行業正經歷出清。網貸之家發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4年末,國內P2P平臺已達1575家,但是問題平臺也達到275家。一面是行業的快速發展和交易量的迅速提升,另一面則是行業亂象頻發,受波及的投資人損失慘重的同時,也經歷著市場教育,提升風險識別能力。

  無錫一位民營企業老闆告訴記者,在看到身邊一些朋友陷入P2P投資的陷阱之後,自己在選擇投資平臺時會更為謹慎,尤其是關注平臺的風險。比如,佳兆業出現債務危機之時,搜狐旗下的P2P平臺“搜易貸”即表示將為投資者兜底。“這類靠山實力較為雄厚的平臺將在未來的行業競爭中有先天優勢。”長江商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李海濤則認為,如果説過去兩年的網際網路金融行業處於“群雄逐鹿”階段,現在行業的洗牌或許已經開始。

  “寶寶”類理財收益穩步下降,比拼服務成為重頭戲。2014年至今,以餘額寶為代表的“寶寶”類理財産品收益率穩步下行。以餘額寶為例,2014年初的7日年化收益率還處在6%-7%的區間,而目前只有4%左右,其他依託貨幣基金的“寶寶”類産品也難以避免收益率下行的尷尬,高收益風光難再。

  在央行通過降息、降準以及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不斷釋放流動性、降低市場利率的宏觀背景下,業內人士認為,網際網路理財産品收益率下行是必然趨勢,網際網路金融最終比拼的還是服務。

  此外,在“魚龍混雜”的網際網路金融市場,大數據徵信業已啟動,行業監管也呼之欲出。央行年初發佈的《關於做好個人徵信業務準備工作的通知》,將個人網際網路行為納入信用記錄;而一行三會也就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監管表態,將“按照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建立和完善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框架”。

  “鼓勵創新、適度監管的原則,將有利於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回歸理性、健康發展。”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劉勝軍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