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類銀行模式遭質疑 網貸平臺擬引入上市公司

  • 發佈時間:2015-02-10 08:52:00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無論是此次的7000萬元壞賬,還是去年紙業項目億元借款逾期,大單業務頻頻觸雷卻並未更改紅嶺創投基於房地産業務大額融資的總體經營方式。紅嶺創投官方表示,截至2014年末,紅嶺創投待收貸款餘額已超過70億元,隨著待收貸款規模的擴大,出現一些不良貸款是正常的,任何一家金融企業都不可避免,關鍵是能否儘快處置變現,不造成終極損失。據紅嶺創投官網公告顯示,一個融資規模達9950萬元的房地産開發新項目在2月9日正式啟動發標,並將出售收入作為該項目的還款來源。 對於紅嶺創投緣何青睞大額融資項目,金海貸負責人張博宇分析,轉型大單業務主要在於平臺自身人才結構的變化及風控管理的要求,“目前紅嶺創投平臺總經理曾任多家分行行長,風控、市場等部門的負責人也有銀行履職經歷,對業務流程熟悉,大額項目的風控成本就可以做到低於小額項目。此外,借款人企業多數是銀行的信用客戶,均經過銀行的風控審核,相對安全。”

  據了解,2014年紅嶺創投開始嘗試轉型“類銀行模式”,從主要做小微貸款轉為大額貸款項目,並開始大量起用銀行從業人員,在風控手段上也逐步向銀行靠攏。據零壹財經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11月末,紅嶺創投當年共發佈大額項目66筆,拆分成577筆借款,共計39.73億元,最大的項目是湖南某融資項目,融資金額4億元,最小的項目為某玻璃廠的資金週轉,融資金額60萬元。其大額標的主要涉及房地産、紙業、大宗商品貿易、食品業等,資金用途主要為企業資金週轉、工程款償付、裝修、土地出讓金償付等。與此同時,在人員架構上,紅嶺創投陸續引入傳統銀行資深從業人員來組成其現有的高管團隊,分管其計劃財務、風控、市場、技術、綜合等部門,上述銀行係團隊被業內視為紅嶺風控的主要保障。

  周世平表示,目前紅嶺創投持續做大單業務除了房地産項目利潤能夠覆蓋基本風險之外,主要在於新高管團隊組建時間不久,從業務管理模式上更適合做大單項目,“不過,未來紅嶺創投的房地産大單業務在規模和方向不變的基礎上,同時會考慮向各個行業滲透。”據紅嶺方面數據顯示,房地産項目投資人年化收益率為18%,資金週轉類項目投資人年化收益最高14.5%。

  不過,紅嶺這種“類銀行”模式及其介入大額融資業務的運營思路自開始之際便遭遇各方爭議,業內普遍認為,在當前P2P行業發展初始階段,人才、風控技術和制度環境並不成熟的情況下,貿然嘗試大單業務實際上背離了P2P平臺發展小額、分散的市場定位,一旦大額融資業務出現問題,平颱風控往往會面臨巨大的考驗。

  深圳萬家兄弟總經理董博淳認為,從資金成本控制角度來看,P2P並不適合做大額産品,一方面,P2P大額業務的資金成本基本在10%以上,企業借款成本也隨之高企,大額壞賬風險較高;另一方面,一些非優質且擔保措施不佳的企業會需要尋求P2P平臺進行大額借款,違約風險也會較高,“不同於銀行低資金成本,如果P2P企業在高成本運營的情況下,沒有參照銀行留存30%以上的準備金,一旦壞賬風險暴露,就會出現兌付的危機。”

  “從目前待收貸款規模和每月盈利情況來看,2015年平穩過渡不是問題,紅嶺創投真正的流動性大考是在2016年3至6月期間。”針對紅嶺流動資金不充足、難以覆蓋大額融資可能造成的風險,周世平表示,紅嶺創投近期計劃以老股東內部增資的方式將資本金由5000萬元增資至5億元,該增資方案爭取今年3月底完成。此外,周世平還透露,紅嶺創投此前計劃跟某公司進行重組合併,現已完成簽約,目前該上市公司已經停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