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網際網路金融上演開年鬧劇

  • 發佈時間:2015-01-28 00:32:04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日前,大公國際公佈一份網貸評級報告,一時掀起滿城風雨,評級報告還沒宣傳,消息便不脛而走。報告內容漏洞百齣,業內掀起聲浪。

  一次本應扛起"促進行業良性發展"大旗的信用評級,竟成了網際網路金融的開年鬧劇。

  那麼,這場鬧劇的始作俑者究竟什麼來頭?這背後到底有些什麼不可告人的利益關係呢?是刻意炒作還是無意中傷?大公評級旗下機構出具的網貸預警名單參考的數據從何而來?評價的指標如何站得住腳?中華工商時報記者針對本次事件進行深入調查。

  評級數據荒唐邏輯概述混亂

  據網際網路金融新聞中心負責人介紹,當日發佈會現場秩序嚴肅,氣氛有些"詭異",後面站了兩排工作人員,現場多為媒體記者和平臺的PR,發佈會上鼓掌的都是工作人員,提問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為順應時代的要求,大公國際依託大數據技術,對全國1395家網貸平臺進行歷時8個月的分析,評出266個網際網路金融黑名單平臺,676個預警名單。其中廣東以預警名單佔比19.62%,黑名單佔比19.58%,在金融信用風險省份排名中位列第一,浙江、上海緊隨其後。名單一經公佈,洛陽紙貴,場內外一片譁然。據名單顯示,不少大平臺如陸金所、拍拍貸和一些已確定的問題平臺如中匯線上等並列于預警名單中,質疑之聲頓起。

  究竟大公信用制定名單的資訊數據來源為何?有無標準?與會記者稱發佈會現場當時實屬詭異,陸金所、拍拍貸等也在其列時便覺得哭笑不得,導致行業段子不斷。"上榜的平臺説,我們和陸金所一樣安全;沒上榜的平臺説,我們比陸金所要安全",還有的説"沒有上榜是因為不夠知名,還得繼續努力"。

  記者看過評級報告,發現漏洞百齣。其中上海平臺拍拍貸被劃分到了陜西,11月份便成了問題平臺的渝商創投應該是重慶平臺,卻被安到了四川,同時,在廣西的潛在問題平台中,還存在了兩個平臺名稱重復的現象。資訊滯後,黑名單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大公國際的領導在回答記者問題時,對陸金所上榜回答也不知所云,上榜原因為"大不代表好,大不代表安全。"而在不到一個小時前他前面發言説:"規模大的平颱風險小。"邏輯實屬混亂,讓業界對資訊滯後哭笑不得。

  大公浮出水面

  大公國際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是否具備專業的評級資質,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評級是否足夠專業?記者調查後發現,早在2011年,大公國際就曾因"鐵道部債券評級事件"受到業內廣泛吐槽,溫州動車事故剛剛發生不久,大公國際仍舊給予鐵道部的債券AAA級評級,並且一舉打破了"企業信用級別通常不能高於所在國的主權信用級別"的國際規則。

  早在鐵道部"揚名"的大公國際,怎麼想起來插手網際網路金融?

  據記者了解,2014年3月大公國際宣佈進入網際網路金融,7月份網際網路金融評級系統上線。今年年初,大公國際高調宣佈,與上海泰然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簡稱"泰然集團")簽證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進行資源共用。而泰然集團正是一家專注于為中國中小企業及個人提供財富管理服務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旗下的泰和網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P2P網貸平臺。

  一邊與P2P網貸平臺保持著如此緊密的利益關係,另一面利用自身的優勢抹黑行業其他平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由於P2P網貸平臺監管一直遲遲未出,年前又出現跑路、詐騙種種不良情況,拍拍貸表示,行業的評級本身是一件好的事情,願意參加專業、權威、嚴謹的評級。然而此份評級報告很難讓人信服,目前行只能對至此評級一笑置之了。

  評級報告本是好事,一方面給投資人預警,讓投資者了解行業的基本現狀,另一方面也會對網貸行業未來的積極、健康發展起可持續支撐作用。而這次除了已經出現問題的平臺是黑名單,剩下的就是預警名單,如此簡單粗暴的評級方式在業內實屬少見,同時一併出現的重復平臺、錯誤地區等非常初級的錯誤,這都不得不讓網貸行業懷疑其專業性。

  北京網貸協會對此次評級事件密切關注,並同時表示"大公"評定"黑名單"及"預警名單"的數據源主要為網貸平臺披露的債務人資訊以及平臺自身資訊,涉及平臺特徵與平臺經營風險等內容。對於這些數據,"大公"尚未説明相關的數據獲取與更新機制,亦未披露評價模型的可信度及歷史數據擬合情況。

  "大公"主要依據平臺的資訊披露度和披露規範度進行相關評價,進而設定網貸平臺"黑名單"和"預警名單",其可行性和準確性值得商榷。關於給行業造成負面影響,大公國際相關負責人在回答時表示,評級會讓行業更加健康發展,大公國際支援鼓勵行業的發展。

  不可否認,由於目前監管不完善,不少P2P平臺存在一定的問題,但大公國際對大量平臺出如此粗暴的評級,是對行業發展不負責。行業需要評級和信用的支援,但是這樣的方式顯然不可取。屢次出現在發佈會文件、黑名單及預警名單的漏洞,粗糙以至被當成笑話。

  大公評級董事長關建中近日表示,針對北京和廣東網貸協會和一些網貸公司的諸多質疑和反對聲音,他直言:這份評級報告最終是由債權人和市場來決定,而不是債務人即上述P2P網貸公司使用。我們做此事的初衷是希望給予投資者一份風險提示,網貸公司應該考慮如何將自身資訊做得更公開透明、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業內人士出來説評級

  健康的評級報告如果早日出現,對網貸行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添磚添瓦。評級是真正為投資者服務,業內不由分説,雙手贊成,可是如果混淆是非、顛倒黑白,只是製造噱頭,堅決抵制。資訊不屬實,只有草芥人命之嫌。

  北京市網貸行業表示堅決反對任何非專業的"監管套利"行為,並將建立負面清單,驅逐主觀動機不良、形成客觀不良事實結果的機構。尤其是在監管措施尚未出臺的情況下,負面評價缺乏第三方監督與監管,客觀性、公正性難以保證,或對合規、合法經營的平臺造成嚴重傷害。

  這回大公國際不只是激怒了少數"黑名單"的網貸平臺,一石激起千層浪,網貸平臺紛紛跳出來表示自己的觀點。

  投之家聯合創始人黃詩樵第一時間對此事進行回應,大公的名單不夠嚴謹專業,平臺人對平臺很敏感,如果拿不出科學的評級一句,很難獲得認可。網貸業務比較複雜,一方面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沉澱,另一方面需要對行業的現狀和P2P平臺的運營情況進行實時了解,局外人很難看透平臺的風控和運營能力。

  京城貸總經理韓利濤表示,大公的統計方法有待商榷,數據來源並不是十分可靠,之前並沒有到京城貸實地考察過,不過2015年經濟下行,企業和貸款人無力償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評級也對投資人敲響了警鐘,有助於推動行業的洗牌,因為評級上的40%到50%的平臺確實是存在風險的。希望以後能夠更加盡職的去考察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沒有實地考察,就沒有發言權。沒有實地調研就憑空估測,缺乏認真的調研、求實精神,就不要攬這個瓷器活。

  法律專家點評此"大公"非彼大公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愛君對評級風波表示,大公信用數據承擔的使命是研究網際網路時代的評級變革,構建全新的網際網路評級思想方法體系,滿足網際網路時代日益增長的信用資訊服務的需求。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資訊平臺是大公信用數據推出的首個數字化創新評級服務項目。然而查此公司的網址卻是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因此"大公數據"並沒有信用評級的資質,也沒有徵信的資質,更沒有"金融信用風險預警"公佈的職能。

  "大公數據"發佈P2P平臺黑名單根據《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風險黑名單管理辦法》與《大公網際網路金融信用風險預警名單管理辦法》。這兩個辦法裏都把此次公佈事件確定為"網際網路金融信用風險",如果是這樣的定位,大公數據就應得到金融信用監管部門的批准才能進行公佈,因為金融信用不比其他信用,金融信用的風險預警,及黑名單地公佈應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銀行業監督管理法》等相關規定由我國法定的部門按法定的程式進行,因此"大公數據"沒有資格來進行"金融信用風險預警"及"黑名單"的公佈。對金融信用的評級根據《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管理指導意見》銀行(2006)95號的規定。

  "大公數據"不具備對金融信用的評級,即使是"大公"也只是擁有中國政府特許經營的全部評級資質,但是P2P平臺不是特許經營的範圍只是一般企業,因此大公也沒權對其評級,何況"大公數據"根本就不具備信用評級的資質,而且此次行為不僅是評級,而是"金融風險預警"和"黑名單"公佈。

  李愛君告訴記者,"大公數據"此次公佈的結果有違反科學性,本次"大公數據"公佈的資訊錯誤百齣,有失公信力,基礎數據漏洞百齣,那麼其結果又何談科學性與公正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