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P2P租車紅火背後有隱憂

  • 發佈時間:2015-01-13 08:12:00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小寒”前一日,來自上海、號稱“華東地區最大的P2P租車平臺”——凹凸共用租車,高調宣佈進入杭州市場。而在此前一個月,其已開拓了南京市場。

  所謂“P2P租車”,即私家車主將閒置或使用頻率不高的私家車,共用到網路平臺上,與有租車需求的租客達成交易。車主可通過此方式獲取一定收益,彌補車輛折舊損失,租客則可以比傳統租車更優惠的價格租到合心意的車。看似兩全其美!

   市場潛力待發掘

  西湖邊一家咖啡屋裏,來自上海的陳女士一邊喝著摩卡,一邊打開手機,點開一個租車APP,選擇“我要租車”,很快一輛日租金120元的手動擋奇瑞瑞虎,進入她的視線,“就它了。”動動手指,一筆租車交易輕鬆完成,只待取車。

  每年冬天,陳女士總會找個時間,帶上家人到杭州西湖轉一轉。“一家人,有老有小,一輛計程車坐不下,坐公交太折騰,還是租一輛車更方便。”她説。

  如今,在杭州,像陳女士這樣選擇上網租車的人越來越多。這種被冠以“P2P租車”名號的租車新模式,正在國內各大城市興起。

  據公開資料顯示,凹凸共用租車APP于去年5月正式上線,短短半年間,註冊用戶數已突破30萬人,線上註冊車輛近3萬輛約7000多款車型。在其大本營上海,該平臺上已有1萬多輛私家車,註冊會員數超10萬。而去年12月進軍的南京市場,一個月裏也有1000輛左右私家車上線,並保持平均每天10單的成交量。數據的紅火,在一定程度上也説明這一新生事物存在的現實需求。

  來自杭州的車主諸先生,前不久就將自家賓士E200L共用到了凹凸租車平臺。談及怎麼會想到把車出租時,他説:“自己用車次數少,加上現在杭州限行,停車又難,開車出門反倒成為負擔。讓車閒置折舊,還不如放上租車平臺賺點保險費。”

  當然,也有車主表示不接受。擁有一輛嶄新大眾速騰的杭州IT男張小利覺得,剛出現的新事物,很多地方待現實檢驗,現在不打算急著共用。

  但這絲毫削弱不了P2P租車公司的“豪情萬丈”。據凹凸共用租車平臺創始人陳韋予女士介紹,進軍杭州市場之前,“凹凸”曾做過市場調查。結果表明,目前杭州私家車保有量200萬輛左右,而駕照持有者的數量卻遠遠大於這個數字。加上杭州是一座人氣很旺的旅遊城市,外來遊客數量驚人。可以説,杭州市場巨大潛力等待發掘。

   三年回本不容易

  將閒置車輛出租,讓“人養車”變成“車養人”,聽起來是不是很令人心動?

  網上還有人算了一筆賬,以一輛三年車齡的2.0L天籟威力,一週如果對外出租3天,每天230元,則一週收益690元,一年收益能達35969元。而三年車齡二手天籟目前市場價為11萬元左右。如此算下來,當真只需要3年就可以收回成本。

  當然,理想總是很豐滿。“像我的車檔次擺在這兒,日租金不會低於500元。價格不便宜,這個價位的車,願意租的人畢竟在少數。”杭州諸先生顯然沒那麼樂觀。

  諸先生面臨的現實,從凹凸共用租車的調查資料也可看出來。陳韋予介紹,目前共用平臺上車主以70後、80後已婚男子居多,且大多為公司中層主管、私營業主,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所以出租的車型以10萬元至40萬元車型為主。

  而需求最迫切且數量眾多的租客一方,則大多為85後、90後職場新人,租車需求從日常代步、周邊旅行、試駕體驗到約會應有盡有。選租的車輛以別克GL8、大眾朗逸、豐田凱美瑞等經濟車型為主。

  因此,共用與出租的不匹配,成為當前P2P租車公司面臨的最大難題。業內人士指出,一般來説,P2P租車發展的前提是突破兩個心理屏障:一是説服消費者享受出行之樂不必自購車輛;二是告訴車主閒置車輛不是負擔而是搖錢樹。這樣才能讓共用的車輛檔次越來越豐富,租客群體也越來越大。

  據歐洲著名諮詢公司羅蘭·貝格一份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租車市場規模將達到650億元,未來5年中國國産汽車分享市場將以每年80%的速度增長。P2P租車的出現,無疑是對這一市場的提前佔領。

   監管風險是道坎

  在中國仍是新興行業的P2P租車,對於美國人早已不陌生。Relayrides、Getaround兩大巨頭的版圖早已覆蓋全美,並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運作體系。目前,Getaround擁有20多萬會員,營業收入已突破千萬美元。

  忽如一夜春風來,國內P2P租車公司也正受到資本市場熱捧。友友租車A輪融資1000萬美元、PP租車B輪融資6000萬美元、寶駕租車A輪融資3000萬美元、凹凸共用租車獲融資數百萬美元……。

  似乎P2P租車公司還來不及歡呼,它面臨的質疑聲接踵而至。

  首先便是這一行為的合法合規問題。儘管P2P租車平臺公司辯稱,將汽車出租供租客駕駛而非車主本身載客,就像出租房屋,並不屬於運營行為,但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有專業人士指出,這種行為更像是打擦邊球。如果移動互聯技術提供者自己購置車輛或者將私家車置於自己名下從事汽車租賃,則屬於汽車租賃行業,應當遵守地方法規、地方規章;如果移動互聯技術提供者自己購置車輛或者將私家車置於自己名下從事包括駕駛服務的,則屬於進入了出租汽車行業,那應當獲得行政許可,未經許可屬於非法經營。P2P模式顯然不屬於上述兩種,尚待政策進一步給予清晰的界定,而這種不確定性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

  再有,計程車輛安全問題。此前有媒體報道稱,一些P2P平臺的車輛存在被人盜走惡意抵押的現象。畢竟,現下的一些P2P租車平臺公司只是普通民事主體,本身並沒有對租客身份進行實質審查的條件和能力,更多的只能是進行形式檢查。

  同樣,每次車輛租賃發生期間的事故處理問題。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在租賃、借用等情形下,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車主也會被追究責任。

  看來,監管風險是擺在P2P租車面前一道躲不掉的坎,當監管來臨時,P2P租車行業或將面臨洗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