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寶寶"收益理性回歸 年末投資者可買長期理財産品

  • 發佈時間:2014-12-30 09:56:5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楊藝  責任編輯:畢曉娟

  過去的一年,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金融改革不斷,利率市場化提速,定向降準、非對稱降息組合拳頻出,網際網路金融新勢力持續崛起,P2P和眾籌等排浪而來,股市一掃低迷重歸牛市;而國際上,油價跌跌不休,牽動全球經濟,而金價也遲遲未見反彈,美國告別寬鬆,日元開啟貶值,盧布遭遇瘋狂暴跌。儘管理財市場瞬息萬變,老百姓永遠關心的荷包“冷暖”,究竟是怎樣的新常態,《金融週刊》今天就為讀者進行理財盤點。

  “寶寶類”收益率理性回歸

  經歷過“坐6望7”時代的投資者,對2014年寶寶類理財産品的表現不無失意,自11月21日央行宣佈降息後,餘額寶等網際網路理財産品進一步受到打擊,而進入12月後就有多款産品收益率進入“3時代”,申萬菱信現金袋、長盛添利寶、德邦工資寶等“寶寶”的收益率跌破4%,大成錢櫃、融通現金寶等理財産品,七日年化收益率更是降到了3.5%以下。業內人士認為,經過一年的發展,寶寶類産品收益率終於回歸理性。

  此外記者發現,近期寶寶類産品出現收益翹尾現象。臨近年末,相當一部分熱門網際網路寶寶産品的收益率已經上躥5%,最高的7日年化收益率為6.604%。銀行業內人士分析稱,本週資金面緊張,而隨著流動性緊張的持續,貨幣基金收益有望再上臺階。

  平均收益高達16%

  P2P跑路不斷

  在眾多網際網路金融産品中,P2P最為讓人愛恨交織。

  據網貸之家統計數據,截至今年11月底,納入統計的P2P平臺的累計成交金額為2451億元,預計在今年年底有望突破2500億元,較去年翻了2.5倍。P2P平臺則從年初的800家,翻了一倍,到1540家。

  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認為,網貸行業目前仍有平均16%的高收益,累計投資人已達到140萬人,活躍投資人有80萬。

  然而和P2P平臺瘋狂吸金相伴的是繞不過去的“跑路”問題。統計數據,截至11月底,全國問題平臺共288家,佔比近兩成。

  那麼,投資者究竟該如何選擇P2P平臺?行業專家告訴記者,首先應看P2P平臺是否進行了資金託管,看平臺的合作方是否為口碑較好的領先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及是否擁有託管型賬戶。其次是重點考察P2P平臺本身,確認的品牌及公信力,一般來説,有銀行、國資背景、或者有著名風投機構融資的P2P平臺更為可信。相對於其他平臺,具備這類資質背景的P2P平臺在風險控制、項目逾期、壞賬率控制方面明顯更具優勢。

  年末關注長期理財産品

  臨近歲末,隨著市場對於資金需求的持續吃緊,各家銀行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平淡了許久的理財産品終於顯現出“年末效應”,收益出現普漲。為了爭奪客戶和資金,不少銀行紛紛推出“買理財送禮品”的活動來吸引消費者。最新數據顯示,近期各期限、各收益類型、各類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全線上升,最近一週預期收益率超過6%(包含)的産品比例為5.92%,較上周高出3個百分點。業內人士認為,近期理財産品市場將迎來2015年元旦前收益率的高點,投資者可以購買長期理財産品,以便鎖定收益。

  “這兩天理財産品的收益率漲了,我這個月10日買的一期收益率5.3%不保本理財産品,當時這個收益算是比較高的,現在才發現買早了,好後悔。”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她感覺這一年來,理財産品的收益越來越平淡。以往到了12月份,理財産品的收益率都會上漲,但是今年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聯想到相關部門禁止時點攬儲的政策和央行降息等原因,劉女士認為收益不會出現大幅提高。誰知道就在這兩天,理財産品的收益迎來一個小高潮。

  記者走訪市內各家銀行看到,國有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較之前段時間小幅攀升,多數集中在5%左右。而城商銀行和部分股份制銀行則表現亮眼,其中某股份制銀行一款不保本債券型基金的收益率高達9%,不過該款産品只有週一可以購買。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款産品具有一定風險,最後結果投資者的收益可能超過9%,但也有可能會蝕本,建議投資者謹慎購買。

  理財産品收益普漲與否,還需數據説話。銀率網最新數據顯示,近期各期限、各收益類型、各類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全線上升,最近一週預期收益率超過6%(包含)的産品比例為5.92%,較上周高出3個百分點。楊藝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