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網貸 > 正文

字號:  

P2P遭遇誠信危機

  • 發佈時間:2015-06-29 08:54:52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賈敬華  責任編輯:畢曉娟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國P2P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已突破6000億元,當月整體成交量達609.62億元。與銀行的理財産品相比,P2P平臺的準入門檻較低,而且收益較高,通常在8%以上。與此同時,一些劣質P2P平臺偽裝成銀行招攬用戶,讓整個行業再度陷入誠信危機。

  對於P2P的行業亂象,不少媒體和業內人士認為,政府應該儘快出臺相關的政策來規範這個行業。政府監管部門,也在制訂相應的政策,試圖用政策約束來消滅P2P的行業亂象。問題來了,僅靠政策就能拯救陷入誠信危機的P2P行業嗎?

  先來看一下P2P行業的現狀,我們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監管政策對於一個行業的作用並非是萬能的。在沒有監管政策的環境下,宜人貸、拍拍貸、陸金所以及招商銀行旗下的P2P平臺頗受用戶歡迎,並且是行業內的領頭羊。

  客觀地説,宜人貸、拍拍貸和陸金所之所以能夠成為P2P行業的領軍人物,靠的並非是政策監管,而是高度的行業自律以及技術創新。以宜人貸來説,在人行還未開放個人徵信數據的情況下,靠自主技術研發,推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大數據徵信系統。背倚平安集團的陸金所,斥鉅資從海外購買了徵信模型。

  在國內P2P領域,大多數P2P平臺方一味地等著人行開放個人徵信數據的政策,而不是借助網際網路這個平臺去打造自己的個人徵信平臺。更令人不解的是,很多P2P平臺在監管政策沒有出臺前,都習慣於打擦邊球,並以此為榮。試想,一味地打擦邊球,用戶自然不信任這些P2P平臺。失去了用戶的信任,P2P平臺被市場淘汰亦是必然。

  相比之下,規模比較大的P2P平臺,在無政策監管的情況下,充分考慮用戶的利益,實現了P2P平臺正規化運營。顯然,P2P行業的前幾名領頭羊,並沒有因為政策監管而放寬對自己的要求。從這一點來説,真正能夠拯救P2P行業誠信危機的,還要靠企業自律。

  在行業領先的幾個P2P平臺,針對用戶資金安全的防護措施都是在監管政策還未出臺前就開始實施。援引媒體報道,6月初宜信公司旗下的宜人貸與廣發銀行達成了P2P資金託管合作,並在業界首發P2P資金託管賬戶—宜信安享賬戶,以此來確保客戶對於P2P資金的安心無憂。

  在大量P2P平臺因為資金斷鏈而倒閉後,不少業內人士建議政府出臺政策,要求各P2P平臺建立資金託管體系。時至今日,針對P2P平臺的資金託管政策並未出臺,很多P2P平臺以政策未出臺為由,拒絕資金託管。在這樣一個市場格局下,宜人貸搶先推出資金託管體系,不僅贏得了用戶的信任,還為P2P資金託管的政府層面監管提供了參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