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民間理財公司亂象 亂行銷、傍大款、越紅線

  • 發佈時間:2015-03-16 07:47:02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 衛容之 徐逸岑  責任編輯:畢曉娟

  柏可林 攝

  在大街上擺張桌子,放一堆食用油和牛奶,可能就把居民們的錢忽悠去“理財”了。到超市買東西,很容易收到各種機構散發的理財産品宣傳單。街頭的第三方理財公司門店越來越多,有的外觀還越看越像銀行。

  事實上,隨著理財市場出現井噴式發展,各種打著金融創新旗號的理財機構如過江之鯽。滿大街鋪開的理財類機構背後,表面看是財富,實則是不斷積累的風險。

  近日,上海百銀金融資訊服務有限公司發生企業高層攜款跑路事件,牽涉到線上線下千余名投資人。警方尚未公佈涉案金額,但據投資人估算超過億元。事實上,以投資理財為名的非法集資案件近年來呈多發態勢。

  民間理財公司亂象

  在上海百銀之前,波及全國多個省市的黃金佳投資集團涉嫌非法集資案有了新的消息,累計有3萬多人報案,涉案金額數十億元。

  浙江省人民檢察院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年審查起訴的非法集資案件中,數額超億元的達94件;河北省檢察機關2014年共查處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400件,為上年的6.5倍。

  響亮高端的公司名頭,豪華氣派的辦公裝修,還有一群西裝革履的理財經理或顧問,一臉誠懇地向你推銷各類高收益的“理財産品”。

  這些公司向投資者推薦的理財産品、財富計劃、P2P(個人對個人)理財方案等,年收益均在12%以上,有的甚至高達30%。他們聲稱,高收益外,還有擔保、債權抵押和墊付本息等多重風險保障。這些承諾,使他們不僅“完勝”銀行的存款利息和信託理財,連幾大網際網路巨頭的各種“寶寶”産品也自嘆弗如。

  其中,一些機構就離銀行網點只有幾步之遙。機構名字多用“XX財行”、“XX理財”、“XX資産管理公司”等,走進網點,內設理財櫃檯、貴賓室等,還設有理財經理、大堂經理等職位。

  需要厘清的是,理財産品必須由商業銀行或其他正規金融機構自行設計併發行,而所謂非銀行金融機構主要包括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信託公司、財務公司、基金公司和金融資産管理公司。金融機構需要拿到監管部門的相關金融牌照,才算是“正規軍”。目前,除了銀行業金融機構,其他機構不得代銷銀行理財産品。

  當客戶諮詢具體産品時,理財經理拿出的宣傳冊中顯示“XX理財計劃第X期”,並使用了“預期收益率”等説法,也有表示“收益率水準高於同期銀行理財産品”。3個月年化收益8.5%,6個月10%……這麼高的收益,錢投向哪兒了卻並不透明。

  在形形色色的非法集資案中,一些沒有金融牌照的民間投資理財機構成為主角。上海一家資産管理公司負責人林先生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他們在申請工商營業執照時,一般申請的類別是“金融資訊服務”、“投資諮詢”等。“這樣的公司因為沒有金融牌照,對註冊資本要求不高,30萬元—50萬元就可以辦了。有的公司註冊資本雖然達到上千萬元,但和實際繳納情況並非完全一致。”

  林先生估計,像他們這種類型的公司,僅上海就有上千家。“大家處於監管真空期,部分機構拓展業務的時候難免有些激進。”以出事的上海百銀為例,其宣傳單上寫著:“5萬元起投,年化收益率8%-15%,投資週期最短3個月,最長一年,且隨時可以提取”——這樣的承諾比大部分正規機構的理財産品都要高。

  民間理財業務在膨脹中,蘊含的風險不言而喻。“去年有客戶在我朋友開的第三方理財公司買了700萬元的産品,投資江蘇一個房地産項目,承諾年收益12%,但到期了不能兌付。發這個産品的機構也跑了,打官司都沒有用。”林先生説。

  據記者了解,這類産品來源很多是擔保和小貸公司,實質是一些P2P産品。為了讓自己聽上去更可信,個別機構還會誇大自己和銀行的關係,把銀行提供的開戶、清算和保管等金融服務,誇大為與銀行開展全面業務合作,或有銀行保證資金安全等。

  亂行銷、傍大款、越紅線

  民間理財機構是怎樣吸引投資者的呢?記者採訪發現,主要有以下3種帶有迷惑性的手法。

  ——亂行銷。在很多城市的超市、商場等,均有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出沒,或張挂宣傳圖片,或設立櫃檯諮詢。一些西裝革履的理財經理或顧問,刻意誇大投資回報、回避投資風險,向退休職工、老年人等金融風險意識淡薄群體銷售。

  “有的理財機構還深入社區設立實體店,給你一瓶油、一點好處,大爺大媽為這些小甜頭就把自己的錢拿去給他‘理財’了。”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黃澤民説。

  ——傍大款。一位監管層人士表示,部分機構刻意混淆産品性質誤導投資者,流行的手段包括:機構名稱聽起來“高大上”,如“XX財富”、“XX資産管理”等;實體網點裝修與銀行相似,設立現金櫃檯、理財櫃檯、貴賓室等,設置大堂經理、理財經理等崗位;産品名稱模倣銀行理財産品,如“XX理財計劃第X期”等。甚至將銀行提供的開戶、清算和保管等服務,誇大為與銀行開展全面業務合作。

  ——越紅線。不得搞資金池業務,是銀監會為P2P平臺劃定的紅線。全國政協委員、段和段律師事務所創始人段祺華表示,通過調查了解到,一些網站打出年利率15%左右的標語,動輒開出上千萬元的理財計劃,面向數百名投資者募集後,再開始投資計劃。“這些産品沒有經過監管部門審批或報備,往往涉嫌觸犯刑事法律。”

  這些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在“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直接監管機構”的三無狀況下瘋長,部分公司已觸及非法集資監管的紅線。

  去年11月25日,央行條法司為包括P2P網貸平臺在內的民間投資理財公司,開出了三點風險警示,明確“不得提供擔保,不得歸集資金搞資金池,不得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更不能實施集資詐騙”。

  但記者調查的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和P2P網貸公司,都遊走在央行三點風險警示的邊緣。

  據媒體調查統計共計12家在上海的民間資産管理和P2P理財公司。概括起來,基本特徵為:

  多數成立時間只有一到兩年;

  實際控制每人平均是外省市籍;

  公司團隊年輕化,有正規金融行業從業經驗者極少;

  為理財産品提供擔保的公司和企業,多半為關聯公司,有的只是空殼,有的本身資産負債率已極高;

  其成功銷售的對象以退休職工和老年人為主;

  他們與投資者簽訂的均不是正規的理財投資産品銷售合同,基本形式名為“出借諮詢與服務協議”。多數以“XX投資諮詢公司”或者“XX金融資訊服務公司”與投資者簽署協議。

  多位金融業內人士表示,這些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在“無準入門檻、無行業標準、無監管機構”的三無狀況下瘋長,部分公司已觸及非法集資監管的紅線。

  這些公司中,九成以上都形成了事實上的“資金池”。

  中國小額信貸聯盟秘書長白澄宇表示,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和P2P平臺公司,只要形成了“資金池”,不管是機構道德原因,還是經營不善導致的機構倒閉和資金虧空,都有可能給客戶造成損失。“在沒有監管的情況下,也為龐氏騙局提供了便利條件。”

  “民間投資理財公司的亂象,已經對正常的金融秩序産生衝擊。”上海銀監局一位相關工作人員向某媒體記者表示,一方面,正規的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的監管捆綁太多,民營銀行申辦門檻太高;另一方面騙子橫行,幾乎“明目張膽”地詐騙投資者錢財。

  整治“黑理財”

  理財亂象下,如何保護百姓金融資産安全?全國人大代表、上海黃金交易所理事長許羅德表示,一方面監管部門要大力推進普及性的理財教育,另一方面正規金融機構也要為百姓資産配置提供更多的創新服務。

  對於民間投資理財公司的亂象,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局長焦瑾璞表示,他自己在上海街頭就碰到過有人兜售“很吸引人”的理財産品,還聽説有家P2P公司,將公司裝修得跟上海農商行一模一樣,打著農商行的牌子銷售理財産品。焦瑾璞認為,有的民間投資理財公司都上升不到金融層次,“甚至有的純粹是詐騙”。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表示,民間金融理財市場的亂象,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第一,在金融的法律法規上要更完善、更寬容,要更開放一些,把合理的需求釋放出來;第二,對於那些搞非法活動的,搞詐騙和龐氏騙局的,堅決予以打擊。另外,投資者自身要提高辨別力,不要去貪圖高收益,不要參與非法集資活動。

  吳曉靈認為,在金融的法律法規上要更完善、更寬容、更開放,把合理的需求釋放出來。對以民間投資理財搞非法活動,則要堅決予以打擊。

  在2014年舉行的一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上,央行副行長潘功勝肯定了包括P2P模式在內的網際網路金融在提高金融服務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上的正面作用。但他同時也表示,網際網路金融沒有改變金融的風險屬性,而且與網際網路伴生的技術、資訊、安全等風險更為突出。

  “適度監管,建立一個健康、運作有序的市場,防止市場上‘劣幣驅逐良幣’,也是業界有識之士的共識。”潘功勝説。

  事實上,對於民間理財公司的亂象,工商、銀監局和地方金融辦都可以監管。“現在的情況是,都能管導致都沒有管,所以要明確監管職責。像P2P監管已明確歸口銀監會負責,開了一個好頭。”黃澤民説。

  對於那些有違規違法嫌疑的“黑理財”公司,應該怎麼管?有業內人士指出,因為這些機構沒有金融牌照,所以一行三會都不願管,只是約束有牌照的金融機構與其合作,如禁止非銀行工作人員進入銀行大廳開展任何形式的行銷活動。

  對此,上海銀監局負責人表示,這類機構沒有經過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批准,不是銀行業監管部門監管的金融機構。該負責人強調,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産品有明確的管理規定,銀行理財産品不允許各種非金融機構及其人員代理銷售和推介,提醒廣大市民和企事業單位注意辨別,提高自我風險防範意識。

  對於要買理財産品的投資者,一定要區分銀行理財産品和其他投資類産品。要確認該機構的屬性,對於面向普通個人客戶發售的銀行理財産品,還可以在“中國理財網(www.chinawealth.com.cn)”查詢到産品資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