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企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陳龍:螞蟻金服不做銀行 定位於技術數據渠道平臺(3)

  • 發佈時間:2014-11-30 00:49:3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最後再講小小的一個點,如果你看一下中國宏觀經濟的狀況,這個圖畫的是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和美國的消費佔GDP的比例,你會發現紅線是中國,它1978年的時候還有50%,現在只有35%,倒過來美國只有60%,現在差不多70%。中國消費佔GDP的比例正好是美國的一半或者換句話説中國消費太低了,美國消費太高了,正好是相反,這叫失衡。美國因為消費很高,這個圖畫的是美國的儲蓄率,原來是百分之七八,10%,現在美國的儲蓄率基本上是零,因為消費太多了,儲蓄越來越低,借債也比較多了。所以,在這個背景下美國就産生了金融危機。所以,現在如果你問中國經濟的現狀,中國經濟的現狀實際上是幾個問題的疊加,就是中國有週期性的問題,還有給夠性的問題。

  關於週期性的問題,我們知道中國很多行業産能過剩,杠桿太高,這些問題的來由是因為什麼?因為中國是最大的生産國,美國是最大的消費國。剛才講了,中國是生産太多了,美國是消費太多了,當你的消費國出了問題,美國在2008年金融危機以後也是産能過剩,也是杠桿太高,當時講去杠桿,美國是消費出了問題,這是鏡子的兩面,如果消費國出了問題,你的生産國現在也是同樣的問題,産能過剩,去杠桿,這是中國現在週期性的問題。

  長期來説,我剛才講的結構性的轉型。回到這張圖,這張圖代表中國的前途,中國因為消費太低了,所以,消費要至少上升十幾個點,消費有一個非常大的前途。如果問我有錢應該投在什麼地方?中國長期未來一個很大的部分肯定是消費升級,服務升級,體驗經濟,老年化(大健康)。所以,要投資是和服務業、消費、大健康相關的整個産業鏈,包括相關的物流、交通、消費者信貸和金融服務,再加上網際網路公司。所以,有三個關鍵詞,一個關鍵詞叫網際網路,第二個叫消費,第三個叫金融,這三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現在你看網際網路公司,包括我們阿裏做了很多投資,看起來是很亂的,前段時間馬雲也分享過,我們其實投的就是兩個東西,一個是快樂,一個是健康,這就是消費核心。所以,網際網路在消費,再加上金融,有一個非常大的前景。

  做一個小結,長江的校訓叫“取勢、明道、優術”,剛才做的分享從兩個角度,一個從金融的本質和金融史的角度來看金融的未來,你會發現整個金融的歷史就是新的商業機會會帶來新的金融的需求。所以,這是一個網際網路的時代,網際網路的時代是這個企業小而美的時代。所以,這個時候你要支援這些小而美的企業,你需要的是普惠金融。這就是商業對金融的需求。

  另外一個發現,大部分的金融創新都跟技術革命是相關的,因為技術革命帶來渠道、資訊、技術的創新,而這正好是金融的底層,這是為什麼技術革命和金融是非常相關的,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要講網際網路金融的原因。這是從金融的本質,金融史的角度來看會發現金融有非常大的前途,不一樣的前途。

  第二個角度宏觀的角度,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的體制就是一個相對落後,資源傾斜的一個金融的體系,由於這個背景,無論是從宏觀的背景還是從金融本質和金融史的背景,你可以看到基於網際網路的數據革命和平臺普惠金融應該有一個非常大的前途。

  我的結論是,這是一個做不一樣的金融的黃金時代。當然我們如果要把金融創新做好,我們還需要推動整個生態圈健康的發展。所以,不但要做創新,我們還要跟監管者,跟金融機構一起,跟金融消費者一起推動這個金融創新健康的發展,如果只是金融機構自己去做也是做不好的。所以,螞蟻金服也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下産生的。因為我個人非常相信我講的這些話,我覺得這是一個歷史的感召,我覺得它很有意義,也很有前途,我講了很多的金融課,光説不練也不行。我覺得我應該去試一試,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兒。

  螞蟻金服原來叫阿裏金融,為什麼叫螞蟻金服呢?第一,我們希望大家忘記我們是阿裏金融,我們不只是為阿裏的電商服務的,我們是為全社會的金融服務的,我們為什麼叫螞蟻呢?因為我們希望從小做起,小而美的時代,我們從小做起,從微做起,響應網際網路時代的普惠金融這個主題,我們的願景跟我們論壇的定位是非常相通的。

  我們並不想做所有的金融業務,我們不想做另外一個銀行,我們想做的是技術和數據和渠道的平臺,我們做的是底層。我們“11·11”賣了571億,但是我們沒有一件是自己的商品,我們是大平臺型,我們做金融也是這樣,我們可以做一些最底層的東西,我們做的是數據和渠道這樣一個平臺,我們有了支付寶,大家都在用我們的錢包,我們做的底層,但是我們很多的金融産品希望跟現有的金融機構一起去做,搭一個平臺,這是我們的定位,我們希望跟監管者、消費者和機構一起創造一個普惠金融的未來。

  我再花30秒講一下我們這個時代。如果你看一下歷史,你會發現美國的金融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美國建國後到美國內戰,大概是一八六幾年叫社會達爾文主義的階段,這個階段沒有監管,讓大家放手做金融,那個時候也是很多散戶被騙的時代,完全沒有監管會出事兒。第二個階段是美國內戰,一八六幾到1929年,當時有很多行業産能過剩,有很多行業的重組。這個階段美國整個工業格局決定了當時産生了幾十家大的金融控股公司,大的財團,包括當時的鋼鐵大王卡內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金融大王摩根,都是那個階段産生的,我覺得中國也在進入這個階段,行業大的並購和重組。再過二三十年可能中國經濟行業的版圖真的就定下來了,到時候我們會説當年的一些央企,當年的一些民企他們結合,他們最後就把這個行業的格局定下來了,現在應該還是一個逐鹿問鼎的時候。第三個階段1929—1954見慣大量進入的階段。第四個階段二戰以來到現在金融創新,普惠金融的時代。

   金融是一個大變革的時代,有幾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叫“金融自由化”,我們做銀行的人除了關注網際網路,還要關注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和利率自由化、匯率自由化會對傳統銀行産生非常大的影響,美國七八十年代有14000家銀行,現在只有大概7000家,有一半消失了。所以,金融自由化本身就會對金融機構産生非常大的挑戰,既是商機也是挑戰。第二個關鍵詞是技術革命和網際網路。第三個關鍵詞是全球化。中國有很少的企業可以説我是一個全球化的企業,如果做全球化需要金融的支援。第四産業整合與並購,這個工業格局的改變也需要金融的支援。最後一個是跟中國特有的體制改革叫混合經濟。這個也是需要金融支援的。

  金融自由化、技術革命、全球化、産業整合與並購、體制改革(混合經濟)這五個關鍵詞由於這個大背景既是需求也是挑戰,會對銀行、投行、券商、基金、評級機構産生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商機,這不只是網際網路金融,整個金融都有一個很大的變革,加上網際網路的金融,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時代,這是我想跟大家講的金融未來幾十年的分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