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企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陳龍:螞蟻金服不做銀行 定位於技術數據渠道的平臺

  • 發佈時間:2014-11-30 00:49:31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中國網財經11月30日訊(記者 嵐楓)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主辦的【新供給金融圓桌】第4期-“加快發展網際網路時代的普惠金融”研討會于29日在京舉辦。阿里巴巴螞蟻金服首席戰略官陳龍以《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

  陳龍表示,可以從三個角度來理解網際網路金融:一是商業是不是需要金融。商業和金融的結合是非常自然的,做金融第一個問題是不是有足夠的商業場景支援,商業對金融是不是有需求;二是金融産品是不是有渠道。開發一個新的産品,到哪賣,客戶在哪;三是不是能蒐集和處理資訊來降低風險。金融機構核心的競爭力是風控和風險定價的能力,誰能蒐集和處理資訊誰就能把金融做好。

  在談到螞蟻金服未來發展時,陳龍稱,螞蟻金服不會涉及所有金融業務,不想做另外一個銀行,要做的是技術和數據和渠道的平臺,做底層,希望跟監管者、消費者和機構一起創造一個普惠金融的未來。

  以下為演講實錄:

  陳龍:各位尊敬的來賓,大家早上好。今天很高興跟大家分享,我演講的主題叫“網際網路金融的未來”。一個月以前我還在長江商學院做教授,長江的校訓叫“取勢、明道、優術”,現在雷軍講的“豬在風口上也會飛”,如果我們想做會飛的豬,又沒有翅膀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挪到風口上。了解將來是很重要的,我現在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們如何看待金融的未來。

  第一,我從金融的本質和金融史看這個未來應該怎麼樣;第二,從中國的經濟和金融的制度來討論中國金融的未來,最後的結論是一個做不一樣的金融的黃金時代,這個不一樣的金融可能就是説普惠金融。

  為了把這個講清楚,我開頭從一個唐朝的小貸開始講起,這是一個小貸合同,是在吐魯番挖出來的,這份小貸講的是有一個居民龍會努從另一個居民左崇喜那裏收到30匹絲綢,每個月利息是4匹絲綢,如果利息未能按月支付,每個月需多支付一匹絲綢。如果左崇喜在特定時間需要絲綢,龍會努必須立即歸還。如果借債人逃債,那麼他的妻子和孩子和其他列舉的人將替他歸還債務。這個小貸的年化利率是160%,債務可以隨時索賠,相當於活期存款,如果展期利率上調為年化200%,如果違約,其他人要連帶擔保。

  從以上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小微企業融資難自古如此,中外如此。這個合同講了如果要發展金融有幾個什麼樣的挑戰。第一是支付和結算對金融的挑戰的問題,如果龍會努借到的是錢也許他可以用這個錢,而不是用絲綢買別的東西。第二個是渠道,龍會努想借錢,但是沒有渠道,不知道跟誰借錢。第三是資訊,沒有人相信他,他的徵信成本太高了,左崇喜不相信他,所以借給他的是一個年化利率160%的非常苛刻的小貸。渠道、資訊一直是我們金融最核心的挑戰。

  説到金融最核心的挑戰我們再換個角度想一下金融的本質是什麼。從功能上説,金融叫金融仲介,金融仲介做幾件事情:從功能上説第一個是支付,最古老的金融産品一定是錢,後來有了支票、信用卡、儲蓄卡,都是為支付做的。金融的第二個功能是融資和投資,它是一個平臺,投融雙方對接起來。第三個功能是保險。這是金融的功能。

  如果你要做金融,我總結一下大概需要問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商業是不是需要金融,金融是為商業服務的,所以每個時代商業有不同的特點,金融也必須有不同的特點。如果金融是從頭開始做或者已經有一個商業場景,這個商業場景對金融有一個自然的需求,這個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很多都在做金融,很多都已經有了一個很大的商業平臺,有一個場景對金融有自然的需求。商業和金融的結合是一個非常自然的,也是一個很有用的結合。因此,做金融第一個問題是不是有足夠的商業場景支援,商業對金融是不是有需求。第二個問題是問這個金融産品是不是有渠道,開發一個新的産品,到哪賣,客戶在哪。第三個問題在於是否能夠蒐集和處理資訊來降低風險。所以,我們説金融機構核心的競爭力是風控和風險定價的能力,誰能蒐集和處理資訊誰就能把金融做好。最後一點,金融機構是有道德風險的,它是賣金融産品的。因為風險可能是滯後的,當時賣的不一定負責任,金融機構也需要被監管。所以金融有一個生態圈。

  再次強調,如果要理解網際網路金融,從這幾個角度就可以想的比較清楚。第一個問題商業是不是需要金融。第二個問題金融産品是不是有渠道。第三個問題是不是能蒐集和處理資訊來降低風險。這是一個一般的金融機構最需要問的三個問題。

  這跟網際網路金融有什麼關係?往往跟商業結合越緊密的越容易發展,比如支付一定是第一發展起來的,跟商業的結合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網際網路能夠對金融的貢獻在於:第一是渠道,我們都知道它是平臺,它通過網路解決渠道的問題。第一跟渠道是相關的。第二它顯然跟資訊是相關的。我們講的叫數據,大數據,但是數據不就是資訊嗎?所以,渠道和資訊正好是金融的兩個核心的底層的本質。所以,網際網路正好對渠道和資訊蒐集和處理進行了革命,網際網路跟金融結合的很緊密就毫不奇怪。

  由於有了網際網路的技術,有了渠道,有了處理資訊的技術,雲計算、大數據,我們現在經常強調網際網路精神,網際網路精神指的是做商業的方式已經改變了,而這個做商業方式的改變是以技術進步為基礎的。所以,當你有了渠道,有了資訊,有了技術,網際網路本身的硬體和軟體的技術,以及你做金融的方式就不一樣了,加起來你就能去做金融的創新。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網際網路金融這個詞那麼熱的原因,因為網際網路正好是跟這個相關的,跟金融的底層是相關的,而且不但是現在,如果你看一下歷史,你會發現跟商業需求的結合,技術革命帶來的渠道,資訊和産品的創新,貫穿了整個金融發展史,不只是現在。

  給大家舉幾個例子,第一、支付和銀行的誕生。為什麼網際網路第三方支付是第一個發展起來的?第一它跟商業的結合是最緊密的,電商如果沒有第三方支付做不下去,所以,它第一跟商業的結合最緊密。第二它對渠道有要求,需要支付的雙方結合起來,網際網路能幫它解決這個問題。第三它對資訊的要求其實是比較低的,因為交易雙方已經決定要做交易了,我從你這裡買東西我要支付給你,這個已經是願打願挨的事兒,沒有一個很大的資訊不對稱,最重要的是解決安全和便捷的問題。這個可以通過各種方式解決。所以,支付是網際網路時代第一個發展起來的金融。

  這是現在,以前也是一樣,如果你看一下銀行的誕生,最早的銀行是做支付的,然後才開始做信貸。第一個銀行是在義大利産生的,義大利為什麼會是第一個産生銀行的地方?義大利當時是歐洲最主要的貿易大國,它有一個商業的需求,如果你有了很多國際的貿易,你就需要支付和結算,尤其是跨國貿易,這是我們當時有很多的鑒定、估算和兌換貨幣為主的業務産生,這是銀行的來由,最早的銀行是做支付和結算。

  現代意義上第一個銀行是在荷蘭設立於1609年的阿姆斯特丹,也是因為它有商業的需求,阿姆斯特丹做的船比較厲害,裝的東西比較多,用的人比較少,它物流很發達,當時因為哥倫布航海有了國際貿易。在有很多國際貿易,需要支付和結算的背景下,1609年阿姆斯特丹銀行産生了,接受存款,各個國家的貨幣經營、發行銀行票據、轉賬、開匯票,這是全世界的第一個多邊支付的中心,它提供幾乎免費的支付的服務,到1683年開始做信貸,做成了全世界最大的貿易和金融中心。所以,商業和金融的結合,第一個是支付的行業,它可以把商業做起來,支付做起來,把銀行最基本的做起來可以做更多的信貸,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

  知道了這個背景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阿裏現在做金融,阿裏開始時和跟荷蘭一樣,唯一的差別荷蘭做的是海上的貿易,阿裏做的是天上的貿易,有了淘寶和淘寶商城,為了支援這樣一個天上的貿易,需要有天上的支付。所以就做了支付寶。一開始自己也不想做,沒人願意支援,我們就自己做起來了。支付慢慢夠像當年的阿姆斯特丹銀行一樣,做久了想為客戶做更多的服務就有了阿裏小貸、餘額寶這樣金融的服務,慢慢金融就做起來了。

  支付寶十週年,下周還有一個慶典,用我們CEO的話來説如果沒有淘寶就沒有支付寶,但是如果沒有支付寶當然就沒有淘寶,沒有支付,沒有金融的支援,就不會有中國現在最大的市值的公司之一,現在上市的電商的平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