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觀察家 > 正文

字號:  

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評級的必要性及思路

  • 發佈時間:2015-11-23 10:21:00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隨著我國網際網路産業的快速發展,依託于互聯生存、業務運營及業務推廣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數量越來越多,網際網路支付、P2P網路借貸平臺和眾籌融資的風險事件時有發生,且這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缺乏統一的監管和風險管理規範,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將對金融體系産生結構性、甚至系統性風險的衝擊。在這樣的情況下,既要對網際網路金融的創新進行鼓勵,同時也應通過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制定行業標準進行規範,引進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和信用評級,促進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規範、有序、安全發展。

  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管和信用評級的必要性

  我國網際網路金融在2005年之前主要表現為網上銀行等金融機構傳統業務網路化。2005年~2012年第三方支付崛起,網際網路與金融的結合開始深入到了金融業務領域。2011年中國人民銀行開始發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機構得以快速發展,網路支付、結算等業務變得更為快捷和便利。2012年~2013年屬於爆髮式的發展階段,亦被稱為中國網際網路金融的元年,自此線上平臺不斷出現,如P2P網貸平臺、眾籌融資平臺等;一些保險、銀行、電商也紛紛展開網路業務,不斷建設和改造線上平臺。2014年以後就進入了全面發展階段,移動支付雲計算、社交網路、搜索引擎等新興技術與傳統金融深入結合,為客戶提供全方位、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在網際網路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金融的經營主體和經營者的風險事件頻發,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結構、業務規模的成長已經可能對金融形成結構性、系統性風險的衝擊。由此,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監管和信用評級的重要性就日益凸顯。

  (一)網際網路金融本身不具有管理風險的功能。隨著金融業務的拓展和衍生金融産品的出現,金融仲介風險管理的功能大大強化了,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參與成本提高了,風險管理旨在降低參與成本。但網際網路金融的特徵是借款人和存款人之間的直接交易,不涉及參與成本,因此網際網路金融不具有管理風險的功能。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則可以通過其專業人員、知識和經驗等幫助網際網路金融進行風險管理。

  (二)網際網路金融主體持續經營風險。網際網路金融前期無明確的準入標準,造成行業參與者良莠不齊,很多實體經營基礎薄弱,其是否具有足夠資金進行人員、技術方面的投入以及日常的運營維護,將直接影響其是否具有持續經營能力,並將影響投資者的資金安全。第三方信用評級機構可以利用其已經積累的知識和經驗,通過市場公開資訊和內部資訊對相應主體進行主體信用評級,獨立、客觀、公正地對其持續經營的能力進行判斷,從而幫助投資者進行篩選。

  (三)網際網路金融中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網際網路金融難以獨立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一方面,網路無法囊括所有資訊,也無法確認資訊的真實性。具體來看,對於任何一個借貸項目,在目前的資訊技術條件下,潛在的網路貸款人依然無法獨立確定以下要素:(1)借款人及其項目所陳列資訊的真實性和準確性;(2)貸款項目的違約風險;(3)貸款利率與貸款風險是否匹配等。另一方面,網際網路資訊公開本身也存在著高額成本,包括社會安全成本、隱私保護成本等,且一般情況下這些成本要遠高於網際網路金融交易的收益。信用評級在解決資訊非對稱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四)網際網路金融存在道德法律風險。目前對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及相關法律法規還處於逐步完善階段,網際網路金融中存在非法集資、欺詐及洗錢等行為,在此背景下,信用評級的專業從業人員能夠對相關事項進行判斷,將成為網際網路金融監管的有效手段。同時專業的信用機構以第三方的角度來評價信用産品,避免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為了高利潤而自行提高債務人信用評分。

  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下,需要根據網際網路金融無法進行自我風險管控的風險特徵,在堅持網際網路金融資金安全、償付能力與流動性管理的需求下,積極引入第三方信用評級,加強對網際網路金融主體、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風險識別,充分發揮信用評級的資訊不對稱緩減、信用風險揭示、提高市場交易效率的功能,促進我國網際網路金融的健康、安全發展。

  網際網路金融信用評級的思路

  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評級仍然可以採用個體評級和支援評級相結合的方法。其中個體評級可以從三個角度進行評價:業務風險、風險管理和財務風險,其中三者之間是否相互匹配是判斷個體信用的主要尺度。對於網際網路金融這樣的新生事物,能夠獲得外部支援以及獲得外部支援的力度,對於企業信用品質的影響往往是有決定性的。通常我們會發現,那些具有大型金融機構背景的網際網路金融企業,更容易存活並獲得發展,直至創造出一種全新經營業態。

  (一)網際網路金融的主體信用評級。網際網路金融主體信用評級主要考慮網際網路金融的業務風險、財務風險和支援評級。

  網際網路金融業務風險的産生一般來自外部的生存環境因素(外部環境)、自身運營因素(競爭力)及風險管理能力。網際網路金融主體在一定的金融生態環境中開展金融創新活動,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受到實體經濟、産業結構、持續發展潛力的影響,法律監管環境及社會信用環境等也對網際網路金融企業的信用狀況産生顯著的影響。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不同的盈利模式決定了其實現收益的難易程度和穩定性,盈利模式的確立往往確定了企業的生存空間及其所能達到的高度。風險管理需要網際網路金融機構健全的治理結構、有序的內部管理組織和制度。對其經營獨立性、關聯交易、人員配備等資訊的掌握,可以對企業的治理和管理有更直觀的判斷。

  網際網路金融的財務風險受到財務狀況、資本和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的影響。財務狀況是企業經營狀況的體現,影響到企業未來的經營和承擔風險的能力。資本是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吸收各類風險損失的重要緩衝工具,所以資本狀況成為衡量受評企業抗風險能力的關鍵要素。當企業發生危機或面臨突發事件時,流動性幾乎是扭轉局面的唯一要素。

  網際網路金融主體的支援評級主要是股東支援,包括資金支援、技術支援、信用支援、品牌支援等,其他的還包括實體金融機構、政府等。

  (二)網際網路金融工具評級。網際網路金融工具作為投資者直接投資的對象,其信用風險評級對投資者具有重要的風險揭示作用。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速度快,且網際網路金融工具具有投資風險高、結構複雜、創新産品合法合規性弱等特徵。

  一般來講,網際網路金融工具投資對象在資本實力、收入情況、現金流穩定性、抗風險能力等方面相對較弱,償債能力相對較差。對網際網路金融工具投資風險的揭示,可進一步緩解交易過程中的資訊不對稱風險。

  對於結構複雜的網際網路金融工具,往往投資者權益實現條件複雜,或經多層、拆分、重組等結構化複雜設計。一方面對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內部控制系統和資訊技術等要求均較高,網際網路運營平臺的運營能力是支援複雜金融工具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主體的信用運營能力的評價顯得相當重要;另一方面,投資者權益在結構化設計中合同條款的保障程度,是信用評級的重要關注點,具有充分揭示風險的作用。

  網際網路金融工具快速發展的背景下,金融工具創新也日新月異,在外部監管邊界不明確的情況下,創新型金融産品的合法合規性成為投資者權益能否得到保障的重要因素。對於金融創新工具的監管,美國網際網路金融監管機構消費者金融保護署則堅持兩條基本監管原則,首先是産品設計是否考慮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然後是相關資訊披露是否完全和真實。在監管體系尚未完善的情況下,這也是信用評級的重要出發點。

  綜上所述,網際網路金融存在自身難以克服的風險,網際網路金融的快速發展對金融體系的結構性、系統性風險衝擊已經顯現,信用評級對網際網路金融的主體和融資工具有較好的風險防範功能和作用。因此,在鼓勵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同時,需要加快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協會的建設,加強行業自律和監管,引入信用評級體系,為網際網路金融快速、規範、有序、安全發展做好必要的制度安排。

網際網路金融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京天利 19.06 9.98%
2 賽為智慧 18.52 9.98%
3 天源迪科 17.00 6.25%
4 銀之傑 16.53 6.10%
5 恒生電子 62.84 5.1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衛星石化 15.08 -3.52%
2 上海鋼聯 74.30 -3.19%
3 新湖中寶 4.52 -2.80%
4 羅萊生活 14.63 -2.79%
5 東方財富 16.47 -2.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