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金融管得好才能活得好
- 發佈時間:2015-11-19 05:32:20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網際網路金融要活下來、活得好,必須要管得住、管得好。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在制度建設、技術支撐和行業自律上下苦功夫。具體來説,要進一步健全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控制度,消除監管盲區;要充分利用新手段、新技術管理信用風險;要繼續加強行業自律,建立信用評級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讓誠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
最近,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邊,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支付手段出盡風頭,創造了一天之內超7億次的支付紀錄;那邊,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677家P2P平臺公司出現跑路或提現困難,P2P網貸平臺經營慘澹。
作為金融行業與網際網路相結合的新興領域,網際網路金融自誕生之日起就引發業界和投資者廣泛關注。總體而言,網際網路金融的發展豐富了金融服務,緩解了資金緊缺,成為現行金融體系的有益補充。特別是今年7月份,10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促進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際網路金融發展被進一步導入規範軌道。
但也要看到,歷經數年“無門檻,無規則,無監管”的生長後,網際網路金融正面臨著風險管控失據、經營模式單一、後續發展乏力等難題。無論加入何種新元素,網際網路金融歸根結底還是金融。無論監管者還是從業者,都應回歸金融的本質屬性,既鼓勵創新創造,又加強風險管理、強化行業自律,實現網際網路金融的穩定健康發展。
網際網路金融是新生事物,應該由市場驅動、創新打頭,管得太緊會縮手縮腳。所以,鼓勵其不斷創新是題中應有之義。另一方面,創新與監管自律並非對立衝突。對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理和安全管控提出高要求,不是將其另眼相看,反而是考慮到了金融制度和網際網路技術的二層性風險,助力網際網路金融在市場底線和法律紅線之內,更好創新、更快發展。
資訊不對稱,是導致金融風險存在的重要因素。與傳統的支付、投資、交易渠道相比,網際網路金融在客戶資訊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上更加散點化、扁平化、多元化,也更具有不確定性。這也意味著,一旦資訊不對稱累積到一定程度,産生的“蝴蝶效應”就可能更廣泛、更具破壞力。
為此,網際網路金融要活下來、活得好,必須要管得住、管得好。實現這一目標,就要在制度建設、技術支撐和行業自律上下苦功夫。
首先,要進一步健全網際網路金融風險管控制度,消除監管盲區。當前,要持續完善客戶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資訊披露、風險提示和合格投資者制度,消費者權益保護制度,網路與資訊安全制度等核心風控制度,並讓這些制度真正“通上電”,發揮應有作用。其次,要充分利用新手段、新技術管理信用風險。比如,可以在保護好客戶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引入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將零散化、碎片化的海量數據整理為系統性強、含金量高的有價值的數據,為降低風險、減少漏洞提供有力支撐。同時,還要繼續加強行業自律,建立信用評級機制和失信懲戒機制,讓誠信者走遍天下、失信者寸步難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