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觀察家 > 正文

字號:  

P2P“窩裏鬥” 是投資者的福利

  • 發佈時間:2015-03-20 03:52:39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100元就能買、收益率動輒超10%的P2P(個人對個人網路借貸平臺),大多數人其實是糊裏糊塗買的。全國2000多家P2P機構,哪個靠譜點、哪個會跑路,誰敢打包票?但現在有一個極好的機會:眾多P2P機構為搶市場,明裏暗裏上演“窩裏鬥”,點名或者不點名地揭對手短、揚自家長,不經意間,給看“戲”的觀眾(也即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練大腦的機會。

  大公國際斥平安陸金所號稱有8.37億元註冊資金,實則沒有繳到位。陸金所反駁:註冊資金早已實繳到位,不信可登錄相關部門查詢。觀眾恍然:噢喲喲,P2P號稱註冊資本多少多少,原來臉大是腫不是肉,虛胖。到底實力如何,關鍵要看繳了多少資金。觀眾一懂戲,P2P便不大敢“假演”,馬上有P2P在自家網站上發文:我們註冊資本確實是1億元,只是目前還沒有繳足,但最晚4月底就會全部到位,請投資者監督。

  銀監會普惠金融部近日拿出一份P2P監管徵求稿,P2P機構註冊資本門檻多少合適?P2P行業又吵翻天:有説3000萬元合適;也有説3000萬元太嚴苛,會把一大批P2P機構攔在門外,最合適的是1000萬元;還有人説最好是5000萬元,還要實繳到位,就是要將沒有資本能力的P2P機構攔在門外,才能減少跑路風險。這一番吵鬧,又讓觀眾摸了底細:1000萬元擱在京滬等一線城市,也就是好地段的一套房。大多數 P2P 機構原來1000萬元的老本都沒有,咱投的可是真金白銀一家子血汗錢,交給他們睡得著嗎?

  近來,P2P上線項目明顯變少,最根本原因在於市場優質貸款項目太少。很多新項目上線就遭瘋搶,有的P2P機構便自詡是人品好到爆。話音剛落,其他P2P機構就揭短:看看他家上線的都是什麼項目,貸款裝修、貸款買車、貸款旅遊,這些項目都可以在銀行正常貸款,利率還低,借款人怎麼會到P2P平臺借款,情願背負10%的利率?觀眾一想:就是嘛,車貸大多已是零利率,這借款人難道腦子進水?看來有些P2P産品分明是假立名目拿投資者的錢另做買賣,要小心再小心。

  P2P産品利率是一根指揮棒,逗引著投資者團團轉。降息週期下,P2P還有8.5%—12%的年利率,投資者算算利息,心裏像抹了蜜。但馬上就有其他P2P網站的小編發文:看清了,這是等額本息還貸,投資者實際拿到手的收益只有年利率的一半,銀行隨便買個理財産品都比它高,你們還要買嗎?我們家的項目才是每月還息一次還本,收益率不帶忽悠的。觀眾一拍腦袋:P2P利率、收益率還有這陷阱?差點栽進去!

  陸金所與大公國際的掐架還未結束,P2P的“窩裏鬥”戲份還會繼續上演。這是觀眾的福利,只有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才會不斷上演這樣的“窩裏鬥”。而這樣的“窩裏鬥”也會逐步撕開P2P市場的神秘面紗,將這個領域的風險、貓膩、弄虛作假甚至黑暗暴露在陽光下,讓觀眾在一次次的大腦鍛鍊中,懂得更多的P2P理財知識,明辨P2P風險,學會理性投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