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觀察家 > 正文

字號:  

如何破解P2P流動性難題

  • 發佈時間:2014-12-29 11:14:34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債權轉讓是解決P2P流動性問題的很好方法,只是在市場尚無標準線的情況下,投資者應當對轉讓門檻、轉讓成本好好比較一下。

   “想投資P2P,可是一投就要半年、一年,感覺流動性不高,萬一要用錢不就很麻煩?”對有意投資P2P的人來説,流動性問題是一道阻礙。目前多數平臺的借款標期限在半年以上,最長的甚至達到3年,如果無法提供有效的輔助手段幫助客戶提高流動性,無疑會降低投資者興趣。

  要破解流動性難題,債權轉讓是比較有效的一條出路。

  所謂債權轉讓,就是已有投資者需要拿回投資本金時,轉讓原有借款項目,放棄後續的收益,期待由下一位投資者接手。只要客戶活躍度夠高,成功轉讓或許只需要幾分鐘。

  當前,包括陸金所、新新貸、有利網、你我貸、保必貸等知名P2P平臺都開闢了債權轉讓專區。新新貸戰略發展副總裁朱捷告訴記者,自從開發轉讓功能後,客戶活躍度明顯飆升,開放首日甚至一度考驗伺服器的正常運轉,由此更可反映出投資者對流動性的渴望。

  最快當天,最慢要等90天

  不過,細看各家平臺的債權轉讓,你會發現其中暗藏“玄機”:並非所有的債權都可以轉讓,需要先符合一定標準;轉讓並不一定能實時到賬,可能要等上好多天;另外,無論是出讓人還是受讓人,都可能面臨額外成本。

  從時間上來看,多數平臺都會對借款項目設定一個“鎖定期”,只有過了“鎖定期”,有關債權才有資格申請轉讓。

  比如陸金所的條件是:債權出讓人持有借款債權至少已經滿60天、同時該借款債權剩餘還款期數至少還有3期(即3個月)。這意味著投資者下單後,最少要堅持2個月時間方可重新拿回本金。在陸金所轉讓專區可以看到,大多數投資者轉讓項目的剩餘期限都是34個月,可見,很多人在剛符合條件時就申請轉讓。

  你我貸的“鎖定期”更長,平臺規定,投資者投標後的90天內不得轉讓,另外,若借款標的剩餘還款期數已經小于3期,同樣也不可轉讓。

  相比之下,新新貸“T+0”極速轉讓服務的靈活性要強很多。據朱捷介紹,投資者在下單後,如果對該筆借款後悔了,可第一時間申請債權轉讓,最快24小時內就能成功回籠資金。“T+0債權轉讓是我們12月剛剛上線的重磅權益,可以説是業內領先。從客戶反饋看,的確大大提高了活躍度。”他介紹説,只要不是付息期當天,客戶都可以申請轉讓。

  而有利網的債權轉讓同樣門檻較低,客服人員介紹,從項目開始計息起,客戶可隨時申請轉讓,直到産品到期。

  據觀察,多數平臺付息期前3天之內都不能申請債權轉讓,理由是當期收益可能已經“在途中”,此時轉讓會弄混入賬路徑,只有等到利息入賬後次日才可重新恢復轉讓功能。另外,一些平臺設有轉讓時效,如陸金所自定價方式下為24小時,競拍方式下為1小時。雖然從目前情況看,多數轉讓標發出後都能及時換手,但也不保證未來隨著項目增多、客戶增速放緩等引起的成功率降低,因此建議選擇轉讓時效較寬鬆的平臺。

  經濟成本不容小覷

  除了時間限制外,潛在成本也值得投資者好好研究一下。

  目前市場上並沒有轉讓手續費率“標準線”,從幾家知名平臺的收費情況看,最低0.2%,最高可達2%,一上一下間相差10倍。

  “如果你的債權轉讓要支付2%的手續費,可能比你實際賺到的還要多。”某P2P業內人士為我們算了一筆賬,若投資者投標後1個月後就申請轉讓,原本期限為1年,年化收益率為12%,那麼此番轉讓反而會令投資變成虧本買賣。“因為手續費是在全部轉讓本金基礎上收取的,持有時間越短,轉讓本金就越高,所要承擔的手續費越多。而投資者1個月的實際收益可能還不足1%,這樣一來當然要‘倒貼’了。”再加上為了幫助借款標快速轉讓,一些投資者願意“折價”售出,因此一進一齣之間會消耗很多收益,甚至賠本。

  目前,陸金所與新新貸的轉讓手續費相對較低,為0.2%,保必貸為0.3%,而有利網則明顯較高。

  有利網規定,定存寶A/B/C按投資金額2%收取手續費。定存寶V提前贖回按加入本金的1.5%收取手續費,另外是債權轉讓的折讓費0.5%-7.5%(客戶自行設置)。而月息通提前贖回時,投資人需對待收本金進行0.5%~7.5%的折讓,折讓費率自行決定。

  除了出讓端收費外,債權轉讓標的受讓人也可能需要支付手續費。有利網現行的標準為:投資成功後前3個月投資贖回,手續費按照折讓後的價格1%收取(最低1元),上不封頂,投資成功後3個月以上~12個月,手續費按照折讓後的價格1%收取(最低1元),最高20元,投資成功後超過12個月,沒有手續費。

  可以説,手續費的設置限制了資金的流動性,對此比較在意的投資者還要好好橫向比較一番。

  平臺規範與否的側面考核依據

  其實,自從P2P平臺上線債權轉讓功能後,不少投資者已將目光鎖定在這一板塊。原因有很多,一是符合債權轉讓條件的借款標前期沒有發生過逾期,因此可判斷為風險性相對較低;二是在幾乎同等的收益水準或更高水準下(有些轉讓會加價,提高受讓人收益,有些則可能扣除一定手續費,總體來説與初始利率差不多),投資期限更短,比如同樣年化12%的産品,新標期限為12個月,而轉讓標可能只剩6個月,後者無疑吸引力更大。

  更重要的是,提供債權轉讓功能的平臺,在規範性上往往更好。業內人士透露,一旦有拆標、期限錯配的情況,債權轉讓會暴露、放大問題,嚴重的可直接導致平臺陷入兌付危機。所以,已經開放債權轉讓的平臺,一般會更加嚴於律己。

  我們知道,拆標、期限錯配是P2P最禁忌的做法,要分辨平臺有沒有這樣做,不妨留意借款標的金額和期限。金額太低,期限不到1個月的,拆標、期限錯配的概率比較高。另外,投資者還可以到第三方論壇去看看其他投資者的評價。

  當然,我們也要提醒投資者,金融投資並沒有絕對的低風險,只能稱為相對低風險,選擇知名度較高、規模較大的平臺能一定程度上降低風險。

  小貼士:

  1.處於逾期狀態的借款標是不能轉讓的。

  2.要更快轉讓借款標,可考慮折價(讓價)方式,激起受讓人的興趣。

  3.選擇轉讓標時,可選擇下一個付息日較近的項目,這樣不用等太久就可獲取第一筆收益。

  4.如果想早點拿回收益,又對流動性不那麼緊張,也可選擇加價轉讓。市場上還真有不少加價成功轉讓的情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