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網際網路金融 > 企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浦發推“網貸通”POS貸漸成銀行小微業務標配

  • 發佈時間:2014-12-29 07: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12月26日,浦發銀行在上海發佈全新小微融資平臺——“網貸通”,主要是依靠其POS機交易資訊和個人徵信資訊,申請貸款到賬平均耗時5分鐘。浦發銀行已與通聯支付、銀聯商務兩大收單機構合作,聯合推出兩大 “網貸通”子産品。

  目前,中信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建行、招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多家商業銀行均已推出基於POS機流水數據的貸款服務。

  某城商行內部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POS貸業務已經漸漸成為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型商業銀行小微業務的標配。

  風控模型仍待完善

  據了解,“網貸通”平臺利用系統對接的方式,通過客戶線上授權實時獲取客戶相關資訊和數據,以申請人交易流水、個人徵信等資訊為依據,運用信用評分模型、決策系統等數據化分析手段,實現對申請人的綜合信用評價與差異化風險定價。

  浦發銀行相關負責人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這種發放貸款的極速模式主要是依靠其POS機交易資訊和個人徵信資訊,因此“網貸通”的目標客戶群主要是個體經營商戶。“網貸通”最具突破性的地方在貸款審批的效率上,客戶從申請到貸款支用平均只需5分鐘,最高授信金額100萬元。”

  浦發銀行零售業務總監汪素南告訴記者,通過一家企業的資金流水數據、個人徵信資訊等數據建立一個大數據風控模型,這個模型可以判斷企業的經營情況,以及是否存在潛在風險。

  對於該款産品目前的壞賬情況,汪素南坦言,“‘網貸通’業務在做到第900多筆時出現了第一筆壞賬,該客戶確實存在一些惡意行為,比如他的POS機地點移動了很多次,而且大部分交易都發生在晚上11點以後。銀行就調整模型,將這兩個因素納入模型的約束條件中。隨著貸款數量增多,模型也在不斷完善之中。”

  瞄準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

  事實上,放眼當前銀行小微金融業務,與之類似的基於POS機流水數據的貸款模式已不鮮見。

  2013年,中信銀行就和銀聯商務率先推出POS網路商戶貸款業務。此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等商業銀行都以小微金融業務作為重點跟進。同時,銀聯商務、匯付天下等第三方支付機構也與多家銀行展開闔作。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包括中信銀行、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建行、招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浦發銀行等商業銀行均推出基於POS機流水數據的貸款服務。

  商業銀行的POS貸業務大多是採用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的模式,其核心就是大數據。前述城商行內部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儘管各銀行的具體業務略有不同,但都瞄準了小微企業和個體商戶信用貸款,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

  在得數據者得天下的網際網路時代,阿裏、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具有先天優勢,其自身就積累了大量交易數據。比如,阿裏的小額貸款業務就是依託其強大的數據資源做成的。此外,一些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如P2P、第三方支付企業也在不斷分食貸款業務。

  “與第三方支付合作,銀行可以直接獲得客戶的經營流水等數據,再把這些數據納入到自己的風控模型中。”上述城商行內部人士表示,“如果得不到數據銀行肯定不樂意,因為沒有數據銀行就難分析風險。”

  在汪素南看來,網際網路企業想做銀行的事情,銀行業務也在進行網際網路化。在存款方面,目前餘額寶等貨幣基金的規模已基本穩定。在結算方面,第三方支付進來之後有部分銀行的結算業務移到了第三方支付那裏去,但現在的格局已經穩定了。“第三塊就是貸款業務,目前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感受到了危機。‘網貸通’就是應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舉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