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河南鶴壁窯:深埋地下的陶瓷博物館

  • 發佈時間:2016-03-21 11:08:16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原標題:河南鶴壁窯:深埋地下的陶瓷博物館

  鶴壁窯,鶴壁古瓷窯也。

  “鶴壁古瓷窯始燒于晚唐,中經五代、北宋、金,終燒于元代,歷始五百餘年,在北方瓷窯中實屬罕見,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北方瓷業發展由盛轉衰的一個縮影。”鶴壁市文物工作隊從事古瓷窯研究達33年的王文強先生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無感慨地説,鶴壁窯屬於民窯,歸入磁州窯係,其風格樸素、自然、低調,低調到有關它的文獻資料直到明代才有記載,行外人很少能依據記載想像出它昔日的繁華景象和在中國古瓷窯史上的地位。

  新中國成立後,鶴壁窯的重要性引起眾多專家的注意,繼而聲名鵲起。1955年4月,陳萬里、馮先銘兩位故宮博物院專家前來考察,發表了《鶴壁集印象》一文,文中兩位專家毫不掩飾對鶴壁窯的熱愛,稱讚鶴壁窯瓷器製作複雜,“在裝飾畫上具有優美的地方風格”。其燒瓷範圍之廣“在修武當陽峪、禹縣扒村窯(鈞瓷)及安陽觀臺窯之上,實為河南最重要的古代窯場之一”。

  1963年6月,瓷窯遺址被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吸引了眾多國內文博單位專家、高校教授及美、英、日、韓、新加坡、印尼等國學者前來考察。1973年,為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一週年,鶴壁窯瓷器作為國家出土文物展的組成部分在日本展出,引起強烈反響,轟動一時。

  四十五里燒造坡,“鶴壁集地下就是一座陶瓷博物館”。那麼,鶴壁窯的位置在哪,規模有多大呢?

  明代《彰德府志》載:“瓷窯場,在鶴壁社,取土為作器,人冶成五色,不假丹青,古稱日出萬貫者。”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有關鶴壁燒瓷的最早記載。清乾隆年間重修的《柏靈橋碑》記載:“斯地……下有五色土焉,可以陶……夫器火助之,發晶瑩色。後有巧匠,因而加厲利斯普焉,邑(指湯陰)西之人藉以養生者不啻數萬家。”足見鶴壁古代制瓷業的興盛和在當時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952年《文物參考資料》發表的故宮博物院專家陳萬里的《調查平原、河北二省古代窯址報告》中提到“湯陰西鄉的鶴壁是燒元瓷的”。王文強説,這裡所説的“鶴壁”和“邑西”,指的就是現在的鶴壁集一帶,考古發現充分證明了這一點。1963年11月,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隊的專家在此進行了首次發掘,深埋地下的古瓷窯遺址驚艷面世。

  “上世紀70年代,國家文物局局長王冶秋曾形象地稱‘鶴壁集地下本身就是一座陶瓷博物館’,鶴壁的每間民房下面都可能有一座窯址。”王文強打開《鶴壁窯》專著,指著古瓷窯遺址位置圖告訴記者,傳統的鶴壁集瓷窯址就在鶴壁集的西側,西依太行山余脈草帽山,北連北大坡,南接塔坡嶺,東臨華北平原。窯址多坐落在河岸兩旁的二級臺地上。瓷窯全盛時期面積約有84萬平方米,在這一范圍內的地面之下到處堆積著不同厚度的文化層,內含各種瓷片、廢匣缽和紅燒土殘跡,窯址廢品堆積極為豐富。因此,鶴壁集又有“四十五里燒造坡”之説。

  “當年的首次發掘地位於鶴山街邊上紅旗電影院的前面,發掘面積600平方米。清理出瓷窯一座,作坊一處,出土殘整瓷器和窯具3700多件,收穫十分豐富。”王文強回憶道,那次發掘,發現文化層共八層,合為六段,第一段為晚唐時期,第二段為五代時期,第三段為北宋早期,第四段為北宋中期,第五段為北宋晚期,第六段為元代初期。

  1978年,市博物館在龍家村附近進行了第二次發掘,發現窯址擴展到羑河西,且原定的第五段北宋晚期應為金代,更為重要的是此次發掘證明了鶴壁窯創燒于唐而終於元。

  古瓷窯遺址究竟是什麼樣子,五百年輝煌該留下怎樣一番景象?王文強遺憾地告訴記者:“因為發掘後進行了保護性回填,又歷經這麼多年,現在的地面上已看不到什麼了。”

  12月28日,市文物工作隊張長安先生帶領記者來到鶴壁集探訪古瓷窯的遺跡。從大白線與羑河交叉點向西,張長安先生帶著記者抄小路來到羑河河堤,從一個斜坡處跳進乾枯的河床。站在這不太寬闊的古河道中,看著如溪流般大小的河水,很難將眼前的景象同歷史上鶴壁窯興盛時羑河上帆影如雲、商船穿梭的盛況聯繫起來。

  沿著河床一路走來,隨處可以發現枯草叢裏散落著黑色、白色、黃色的碎瓷片。在陳家莊東側一處高河崖前,可以清楚地看到裸露的瓷器碎片分層堆積。張長安先生邊解説邊從崖壁中取出一個白釉殘片,如獲至寶一樣仔細端詳,他指著殘片上的四個突起對記者説,這是燒造時為防止粘結,碗放在支釘上留下的痕跡。

  溯河而上,崖壁上不時還能看到部分殘留的紅燒土、煤渣爐灰等,這些不起眼的東西不斷地提醒著我們,這裡曾經是一個瓷窯場。

  流光容易把人拋,縱數百年煌煌繁華,也只不過是剎那一夢。暮色四合,寒風漸起,癡立在羑河邊,記者似乎聽到了古代窯匠們的交談話語,依稀看到了當年“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燒造盛況。説到鶴壁集瓷窯,繞不過柏靈橋碑。柏靈橋碑碑文記載了鶴壁集制瓷業的由來和繁盛狀況。

  柏靈橋碑原立於鶴壁集柏靈橋畔,清乾隆三十七年曾重修,“文革”中被毀,其拓片藏于市博物館。碑文記載,很久以前,有個曉風氣、識土性,名叫柏靈的老人,為博覽名勝來到鶴壁,發現羑河兩岸不僅風景秀美,而且蘊藏的五色土是制陶燒瓷的好原料,燃料即煤炭也很充足,於是在此安家落戶以燒瓷為業。他不但燒制技藝高超,而且樂於教人燒瓷技法。在他的帶動下,鶴壁集一帶幾乎家家燒瓷制陶。為方便商人小販,柏靈老人就在交通要道羑河之上架起一座石拱橋,後人為紀念他便把此橋稱為“柏靈橋”。

  柏靈橋碑文之中最為引人注意的是,“邑西之人藉以養生者不啻數萬家”,足見當時鶴壁窯燒造瓷器的盛況及制瓷業在當地産生的深遠影響。“往事越千年”,柏靈碑已不在,柏靈橋又如何呢?

  沿羑河上行至陳家莊,張長安先生向北一指説,那就是柏靈橋!順著指向望去,只見一座小橋橫跨在由北向南的一個河汊上。走近一看,整座小橋都是碎石壘砌而成,呈單拱形,既沒有漂亮的欄杆,也沒有平整的青石路面。太普通了!這就是柏靈橋嗎?附近住戶、一礦的蘇貴老大爺告訴記者,這裡就是人們常提到的柏靈橋,平時常有專家學者來這裡看橋,一位日本學者還給他留過名片哩。“瞧,那邊還有政府立的牌子呢!”橋西頭,“省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牌赫然在目。“燒瓷三寶”:瓷土、水、燃料,鶴壁集一樣都不缺。

  大凡去過鶴壁集的人都知道,那裏地勢高低不平,也沒什麼特別之處,為何瓷窯長達五百餘年爐火不熄?而在經濟更為發達的淇河沿岸平坦地帶卻沒有産生如此大規模的瓷窯呢?

  “燒瓷器,瓷土、水、燃料一樣都不能缺,而鶴壁集同時具備這幾個條件。”市文物工作隊張長安先生説,水取自羑河、陶土取自附近、煤取自地藏,水陸交通也十分便利。“地礦部門的調查顯示:鶴壁地下蘊藏有高嶺土、塑性黏土、硬質半硬黏土及長石、石英等陶瓷主要礦物原料,並由北到南分佈在鶴壁的梨林頭、石碑頭、姬家山、崔村溝、沙鍋窯、大峪等地淺表,而鶴壁集又正處在這些自然村之間。富足的陶瓷原料,便利的開採條件,保障了眾多古瓷窯生産所需的瓷土資源。”張長安説。

  此外,鶴壁集周圍崗巒分佈,樹木茂盛,地下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為燒瓷提供了充足的燃料。1963年,省文物局文物工作隊的首次發掘中,便發現了成堆的燒窯燃料——煤塊,表明地下煤炭很早就被開發利用。

  在古代用煤炭燒制瓷器可謂好處多多。首先,解決了燒制過程中所需的大量燃料;其次,解決了用柴做燃料燃點低、成本高的難題,煤炭不僅燃點高,而且燃燒時間持久,胚胎在窯中可長久保持高溫,便於窯工操控,使得制瓷技術逐步走向成熟。

  除了陶土、煤炭外,釉料也是必不可少的。《安陽縣誌·山川》雲:“龍山迤西,面南為寶山,鄴乘寶山在龍山西南十余裏,山産白石,陶人去取以為器……”這裡的寶山位於鶴壁集北6公里的安陽縣善應地,盛産鈣長石釉料。

  “在鶴壁集,羑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境內,不但為陶瓷生産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源,也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洹水注入漳水形成向北商貿通道;湯水開闢向東的交通之路;鶴壁集窯以南為平原,貿易往來更為便利;鶴壁集以西自古以來就有通向山西的經商之道。另外,鶴壁集距唐宋時期的相州不過數十里,為貿易往來提供了有利的物質基礎,正是這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把鶴壁集瓷窯推向了由小到大,五百年盛燒不衰的發展道路。”張長安分析道。

  可見,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地理優勢,是古代鶴壁瓷窯業興盛發達的重要原因,這也是淇河沿岸平坦地帶不能産生大規模瓷窯的原因所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