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為什麼文物海外回流越來越難了

  • 發佈時間:2016-03-21 10:48:22  來源:揚子晚報  作者:季濤  責任編輯:胡愛善

  季濤(北京) 職業拍賣師,著有《拍賣師主持教程》、《北京拍賣史話》,中國政法大學兼職教授、中財大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

  2000年前後,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內地文物收藏理念的逐漸普及,以及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價位的逐步上揚,使得海外中國文物藝術品價格高於內地的現象出現了倒挂,從而開始形成海外文物藝術品銷往中國內地的狀況。這些回流文物具備了真品含量高、精品多、新鮮感強、價位彈性大等優勢,從而吸引各界收藏人士到內地拍賣會上舉牌競買。

  當年因為各種原因流失到海外的文物藝術品,又大量回流到中國內地拍賣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到2002年時,北京幾大藝術品拍賣公司的拍賣品中,回流文物藝術品已經佔到總拍品數的25%以上,回流文物得到了收藏者的青睞。其中最為耀眼的當推中國嘉德從海外覓得的宋徽宗的繪畫作品《寫生珍禽圖》手卷。

  回流文物也引起國家文博機構的關注,各家博物館也紛紛到拍賣場上行使優先購買權買到重要藏品,豐富了國家各級博物館的收藏。值得一提的是,中貿聖佳公司于2002年秋拍中推出的北宋米芾《研山銘》手卷,以定向拍賣的形式,被北京故宮博物院以2999萬元購得,使這件國寶葉落歸根。

  當時境外文物回流的方式主要有三種:賣家自己攜帶回內地來提供給拍賣行或銷售商;內地拍賣行到海外各國去徵集;收藏者到海外拍賣行或古董店購買後帶回內地。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統計,十幾年來,以拍賣形式回流中國內地的文物藝術品將近10萬件。

  十幾年來,隨著內地文物藝術品市場公開透明度的增加,海外人士對於中國境內外文物的價格差已經十分清楚,因此,他們逐漸調高了心理出售價位,從而使得文物回流的難度也相應加大了。而隨著去海外淘寶的人越來越多,散落于海外民間的寶物日趨減少,可提供的中國文物資源也已更加緊缺。由於海外收藏家的收藏週期一般比較長,常常在幾十年以上,短時間的大幅回流導致了供不應求,到海外的大量“捕撈”面臨了資源的“竭澤而漁”。尤其當近年來內地文物藝術品市場處在了調整下滑期,價格的下跌,價差的減小,也造成文物從海外回流受到阻礙。

  近些年,從海外回流的文物藝術品中不乏珍貴精品的同時,也出現了平庸藏品和贗品。當內地的文物造假作偽蔓延到了海外,大量贗品形成了“出口轉內銷”:這些假貨大多是中國內地製造,然後通過各種渠道散佈到海外,因而,海外的古董店和民間藏家手裏出現越來越多的贗品。如今,內地拍賣行在海外徵集時遇到的絕大部分藏品都不能被採用。“海外回流文物”的招牌慢慢也已經不像當年那樣惹人喜歡,已經“變了味”,已經快到假貨、贗品的代名詞的地步了!

  2007年,國家稅務部門第一次將文物藝術品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並與奢侈品放到一類中,規定:對於進口的文物藝術品將收取12%的關稅。2012年對關稅稅率作出調整,降到6%。此外還要對進口文物藝術品收取17%的增值稅。目前,根據新規定,超過100年以上的文物可以免收關稅,但仍要徵收17%的增值稅。如此一來,許多文物收藏家在海外購買了文物藝術品,都不願意帶回到境內,而採取放在香港的保險箱裏或境內的保稅區裏保管,以規避交納高額關稅和增值稅。

  出於中國外匯儲備的豐盈,以往,政府對於境外購物的外匯管制並不是很嚴,國人到境外購物可以直接通過信用卡“刷卡”支付,最大的支付額度甚至可以到每一筆1000萬元人民幣。2015年,隨著人民幣相對美元出現貶值,更多的人開始搶購兌換美元,引起外匯儲備明顯縮水。中國政府開始對海外支付進行限制,據説,目前海外“刷卡”的支付額度大約最多為14萬美元。有消息稱,政府還將進一步大幅下調外匯海外的支付額度。如此一來,必然會嚴重影響到國人到海外購買中國文物的規模。而人民幣進一步的貶值預期,也會增加內地拍賣行到境外徵集文物的難度,貨主將更願意把自己的藏品在海外進行銷售了。

  中國文物藝術品的海外回流已經面臨多重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