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書畫大眾消費距離傳世奇珍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6-01-14 09:39:06  來源:人民網  作者:孔祥東  責任編輯:畢曉娟

  原標題:書畫大眾消費距離傳世奇珍有多遠

  先説書法,本來就是表達思想的書寫形式,在文字演變的節點上,有些擅書者的書寫成為別人的範本,被珍惜,稱之為法書,被世代珍藏。晉唐法帖都屬於此類。到了宋,伴隨中國畫的空前發展,書藝開始登堂入室有脫離單純表達功能的端倪,明代隨著中國畫走出宮廷向民間富裕人群擴散,文字的書寫,除了實用,開始與中國畫一樣被廣泛運用於裝飾和觀賞。

  如果任何書寫文字都是傳世奇珍,那麼明以前大量文人士大夫所寫作品都到哪去了?不要説這些人是普通的書寫,不是書法,我敢説如果留存下來任何一件都比當代人寫得好。事實上同時期流傳下來的文字典籍非常浩瀚,而這些典籍最少經過一次原創性書寫和後世無數次抄寫。這些歷代書寫文字沒有流傳下來,有材質的保管極限因素,更主要的是當時不具備財富性,如果統統保存下來,現存同時代法書的珍貴程度就會大大降低。比如漢罐一類的陶器,由於材質不腐,傳世很多,儘管年代久遠到2000年以上,現在市價也就幾百到幾萬元不等,倘若可以穿越,我們到漢代囤積一批最好的,保管2000多年,每個賣幾十萬,戰亂、自然災害的毀損加保管成本,一定得不償失。敦煌發現的大量唐人寫經,市價與同時期法帖也不可同日而語,若因財富緣由而專門保管,同樣不值。

  傳世的中國畫,宋以前大都産生於宮廷,明以降中國畫成為江南富裕人群的奢侈消費,並不是以保管財富為目的,而是因為珍貴才有了財富價值。隨著繪畫參與人數和作品傳世的日益增多,但並不是所有遺存都是奇珍。文物界有個定律:出生高貴的才高貴。比如民國珠山八友,價格高過漢罐。近代海派大家任伯年、吳湖帆等,當時就不是老百姓的大眾消費品。李可染的《萬山紅遍》拍出1.84億,大家都驚奇當初榮寶齋收購價只80元,而20世紀60年代月工資有80元的人數不會比歷代傳世奇珍的總數多多少。到了80年代,榮寶齋門市部錢松喦、李可染的畫賣出價為1000元一尺,我相信當今熱衷投資收藏的人那時候沒有一個能買得起。明代往後,除了值大錢的名家,傳世書畫作品不怎麼值錢的甚多,何時能夠轉化為奇珍異寶?大約要走過漢罐的歷程,時光讓多數作品消逝,僅存的鍍上幾層滄桑,這就是大眾消費品距離傳世奇珍的距離。比如作為一般工藝品的桃花塢舊年畫,如果年代很久遠,同樣價格不菲,這是因為稀缺性、歷史性、藝術性;一件清代的手編竹籃同樣也值錢,原因是相同的。

  其實書畫作為大眾消費的時代已經過去,首先是裝飾材料的進步,為室內美化提供了多種選擇,其次是傳統文化的漸行漸遠,不管從哪一種路徑已不可能再回到過去。人們對歷史遺存的欣賞,正因為其珍貴和現實的反差,比如崑曲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並不代表它應該流行。美好的東西如果鋪天蓋地,就會因乏味招致大眾的反感,比如樣板戲。多數傳統的精緻藝術,可以在小眾人群存在,絕不可能成為大眾的流行,流行的東西必將與現代生活相匹配。

  中國書畫就是這樣一種流傳久遠的傳統藝術形式,它的輝煌屬於過去,以《詩經·文王》中一句:“周雖舊邦,其命維新。”形容它倒不為過,它會長期存在於小眾人群的追求,包括創作者和欣賞者兩種人。而今這一領域吸引了太多的社會人才和逐利資本,顯然是對傳世藝術品的規律認識走入了誤區,以及被輿論太多誤導。大量的書畫需求建立在前代傳世作品的財富效應基礎上,設定當代書畫可以傳世,並把當代書畫混同於傳世一流名跡,忽略這是兩個不同的質。市場火爆時,通過一幅畫價格的今昔對比,很容易説明天價名作産生於過去普通的低價作品;市場走低時,為子孫而收藏。未來最富有的將是懂藝術的人,書畫收藏讓你成為富翁,家中不挂畫不是富人家,甚至如何用字畫增添家宅吉運,等等拙劣的勸買宣傳鋪天蓋地。有位朋友問一家畫廊老闆:你家裏有幾幅爺爺傳下來的畫呀?而我常見許多人家爺爺傳下來的書畫並不值錢。道理很簡單,名人名畫只是一部分出自寒門,並不代表出自寒門書畫家一定可以成大名;爆發性的財富來自特殊的機緣,就是哲學上説的機會不可以複製,即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人不能兩次走進同一條河流”。

  藝術品市場所鼓吹的書畫大眾消費和未來增值,這兩者很難集于一體。如今普天蓋地的拍賣、線上交易,高貴的奢侈品也會被這樣低端的拋售讓市場飽和,讓世人審美疲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