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月傳揭中國奢侈品緙絲痛點:手工藝者不足百人
- 發佈時間:2016-01-14 07:40: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一寸緙絲一寸金”,近日熱播劇《羋月傳》中出現了號稱“織中之聖”的緙絲服裝,儘管被服飾史學家認為有“穿越”之嫌,但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緙絲工藝在2009年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不過,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對於製作過程可以同奢侈品匹敵的緙絲製品來説,現實情況是,國內除了少數大師的作品外,其價值並不高,品牌影響力更是有限,緙絲手工藝人已不足百人。
品牌力缺失已成為國內絲織品的最大問題。上海絲綢(集團)有限公司總經濟師、上海絲綢集團文化傳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呂鋼表示,相比市場的同業競爭,目前如何推廣産品更為棘手。
漲薪難致手工藝人流失
位於上海市吳興路的“海上絲韻”展廳是上海絲綢集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産品展示廳,和很多品牌的門店佈局理念不同的是,這一展廳周圍並非熱鬧的商業區,也沒有更多其他同類品牌的佈局。“因為成本因素,我們沒有在商業區開店,大多門店佈局在旅遊景點。”呂鋼告訴記者。
成本因素中,還有更大一塊是人工。在海上絲韻店內,有一幅並非出自大師的緙絲製品:尺寸為116cm×66cm,售價為12萬元。“這幅作品需要一個手工藝人花費10個月的時間製作,一個熟練藝人每月的工資加各種獎金就將近7000元。”在呂鋼口中,高出産品售價一半的人工成本成為産品在商業化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
據了解,緙絲又稱“刻絲”,英文譯為“中國絲綢織錦”,被視為傳統絲綢藝術中的精華,代表性傳承人有王金山、王嘉良等。
“緙絲的升值價值是存在的,但現實情況是,一方面人工成本在漲價;另一方面手工藝人已經緊缺,全國能做緙絲産品的手工藝人已經不足100個,分佈在蘇州、南通等地。”呂鋼説。
早在2012年,《姑蘇晚報》就有報道,因外部環境因素,緙絲行業一度遭遇困境,大量的從業人員紛紛轉行,工廠陸續倒閉,彼時集聚蘇州從事這一行的藝人已經不足百人。
呂鋼表示,如果工資能提升,緙絲的技藝人員後續應該能夠增加,但産品售價難以提高,漲薪就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另一個緊要的問題是品牌影響力,“如果不是這段時間《羋月傳》的熱播,知道緙絲的人很少。”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儘管製作過程可以和奢侈品比拼,但緙絲的溢價並不高,目前國內亦並無具備相當知名度的品牌。人工緊缺,産品價值不高,帶來的就是銷售上的瓶頸。以海上絲韻為例,整個2015年緙絲製品的銷售額不過200萬元。
推廣仍是最大問題
在絲織品中,緙絲是最為典型的代表,而其品牌影響力問題在絲綢行業比較普遍。
“最興旺的時候上海的絲綢工業有30家單位,到了2000年,整個上海絲綢工業就僅有2家,産值也從10億元壓縮到一兩千萬。”呂鋼表示,上海絲綢集團的産業結構也進行了調整,主業轉移“吃飯問題”解決後,但集團面臨要不要繼續發展原先絲綢産業的問題。
2010年,上海成功加入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下的“創意城市網路”,並授予“設計之都”的稱號。這之後,上海絲綢集團決定將傳統産品作為創意産業發展。而在次之前,上海絲綢集團已經進行了一波混合所有制改革:剝離出進出口業務,成立上海絲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由上海絲綢集團和上海絲綢股份兩者一起投資的上海絲綢集團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這也是其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來上海絲綢的又一次出擊,品牌海上絲韻也順勢誕生。
儘管具備基礎且相應品牌也已培育了幾年,但上海絲綢旗下絲綢業務門店並不多,整個上海不過8家。“現在我們的門店體量要擴張,銷售點也要增加,今年增加3~4個,這也包括上海以外的市場。”呂鋼表示。
下一步,上海絲綢集團的目標是將絲綢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推向國際市場,借助上海設計之都在國外的固定展館進行銷售試水。
上海設計之都促進中心秘書長王樂毅表示,在海外市場參展的過程中,我國的絲綢和漆器是較為受歡迎的産品,但“我們的品牌比較弱”,在和國際品牌比拼的過程中,品牌力和宣傳力存在較大差距,“走出去”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據悉,在絲綢産品上,奢侈品中愛馬仕、普拉達都有涉及,此外快時尚品牌也有佈局。相比這些品牌,本土的絲綢品牌知名度相距甚遠,在規模上更是難以匹敵。
“市場競爭者很多,推廣仍是最大的問題。”呂鋼説,其目標的品牌定位是輕奢品,“中國的絲綢産品的定位也一定是這樣的。”
目前,私人訂制已經成為一項常規業務,但對於海上絲韻來講遲遲未搭上電商快車。不過,其稱相應的規劃已經在考慮之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