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知名拍賣行捲入做局疑雲 藝術品市場進拐點

  • 發佈時間:2015-04-09 13:49:25  來源:人民網  作者:于娜  責任編輯:畢曉娟

  當代藝術品市場進入拐點

  4月4日起,香港藝術品市場春拍拉開首輪大幕,香港蘇富比、保利香港、嘉德香港的成交結果顯示,市場總體表現同去年持平,不乏有現當代藝術家刷新個人拍賣成交紀錄,相比之下中國當代藝術依然處於平淡蕭條之中。不過一條微信爆料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賈藹力作品疑似做局紛爭,引發了藝術圈種種猜測和爭議,中國當代藝術的困境再次成為關注焦點。

  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持續低迷

  作為風向標的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拍賣結果證實,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延續了近兩年來的調整態勢,方力鈞等早期的當代藝術家作品仍在下滑困局之中,且流拍現象令人擔憂。

  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夜場依然是關注焦點,現場參與者熱情高漲,但多數買家是衝著中國早期油畫、東南亞和日韓當代藝術而來的。在中國當代藝術板塊,最高價為方力鈞的《1996.4》,以2168萬港元成交,但曾梵志的《毛(三聯作)》、《無題》,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 13號》,葉永青的《牧羊村的姐妹們》,岳敏君的《無題(划船)》,劉野的《海之藍》,劉小東的《張的一家》以及王沂東的《天上人間》,共8件作品流拍,而該板塊一共上拍才20件,流拍率為40%。其他最終成交的作品也均在預估價上下徘徊。

  保利香港“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專場”中的中國當代藝術拍品也遭遇與蘇富比類似的低迷,早期當代藝術家作品成交並不理想,也出現流拍的現象,如葉永青有6件創作于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上拍,其中有4件流拍,另外兩件作品僅以最低估價落槌,而周春芽的兩件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作品也均流拍。

  但也有例外,就是收藏家尤倫斯夫婦第四次在香港蘇富比上拍的一批中國當代藝術藏品,成交率依然能達到84%。值得關注的是,62件拍品中不乏當代名家的早期作品,而且估價多數在50萬港元以內,其中佔多數的影像作品甚至低至萬餘港元起拍,跟一些美院畢業生作品價格相當,如此低的價位讓現場買家既興奮又不解:這是大拋售嗎?

  “亞洲當代藝術市場面臨全面衰退了?”有業內人士隱隱感到擔憂。“中國當代藝術遇冷,日韓當代藝術也趨緩”,這是拍賣市場傳遞的信號,但在今年3月份香港的兩場藝博會上,中國當代藝術銷售、反響卻比較理想,兩者為何會出現冷熱反差呢?

  北京在3畫廊負責人季曉楓認為,市場成熟的基本標誌就是畫廊、藝術博覽會等一級市場機構影響力的根本提升。當大家都期待在作品本身之外的交易成本最小化的時候,現行拍賣方式的高成本就逐漸不被接受。“尤其是當代藝術,溝通工具的便利性使得買家找到藝術家的代理畫廊去直接交易,不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當拍賣會的標價和炒作大於純粹交易功能的時候,市場不再配合也就很正常了。”

  藏家“微信”引發做局風波

  平淡蕭條的中國當代藝術香港春拍市場,倒是讓一場拍賣做局烏龍紛爭攪動了漣漪。收藏家劉鋼4月5日在朋友圈發微信稱,在4月4日的蘇富比拍賣夜場,他在東南亞板塊開拍後離場茶歇,接朋友來電,獲悉青年藝術家賈藹力的作品《早安,世界》拍出了1100萬港元高價,於是趕忙回到拍賣場內,卻發現拍賣現場仍在持續東南亞藝術板塊,放在中國當代藝術板塊的賈藹力作品還沒上拍。

  起初劉鋼還以為朋友“喝多了”,誰知朋友將雅昌藝術網上的報道連結發來微信,此消息上網的時間是19時20分。過了半個小時,守在拍場的劉鋼才看到賈藹力的這件作品上拍,正如網站發佈的報道所言,落槌價恰好是1100萬港元,而時間為20時05分。

  這條爆炸性的微信旋即在收藏圈內炸開,引起了種種猜測和爭議,第二天中午,雅昌藝術網率先發出一份聲明,在發佈《香港蘇富比2015春拍:賈藹力<早安,世界>(三聯作)1100萬港元落槌刷新個人拍賣紀錄》時,“因編輯後臺操作流程失誤,導致發佈時間顯示問題,給網友造成困擾,在此向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及廣大網友致歉,並特此聲明,此係編輯失誤而無其他關聯原因。”同時,公佈了後臺更新數據記錄:19時20分編輯上傳資料,無價格資訊;20時09分,即該拍品落槌後4分鐘,編輯修改題目及內容,含價格資訊併發布。

  據雅昌網聲明中稱,為保證第一時間發佈快訊,編輯會將拍品圖片、背景資訊提前上傳至後臺,在前方記者確認價格後再發佈,快訊時間顯示為資訊上傳時間,因此部分快訊顯示時間比實際發生時間要早。

  隨後,蘇富比拍賣行在微信公眾號上也就此事發表聲明稱:“劉鋼在2015年4月5日于微信朋友圈就蘇富比2015春拍晚間拍賣賈藹力《早安,世界》成交結果發放的有關文章,以及同日‘藝術戰爭’微信號的有關文章,內容均完全失實及構成誹謗,並造成嚴重誤導。蘇富比就此對上述文章的作者及其他任何就此事件作出不實或誹謗性文章及言論的人士保留所有法律追究權利。”

  如今藏家劉鋼和雅昌藝術網、蘇富比拍賣行各執一詞,孰真孰假尚無定論,但“疑似拍賣做局”風波進一步在藝術圈發酵。有人覺得假拍竟然氾濫到國際大公司的拍賣會上,令人失望和憤怒;也有人覺得做局在收藏市場上早已不是新鮮事,拍賣行、藝術家、投資機構等市場參與者,經受不住利益誘惑就會陷入其中,完全依賴於拍賣數據判斷就會出笑話了。

  質疑一方的藝術策展人徐子林在其博文《賈藹力成假拍哥,拍賣尚未開始,成交價已在媒體劇透》中,稱中國的藝術界一直不乏操縱拍賣市場的人。同時,他在微網志上評論:“再從蘇富比的歷史看,這是一家從不講‘道德’的企業,它嫺熟地遊走在法律的邊界!這個無可厚非。但在中國,我們經常把道德和法律問題混談,所以我們在討論這個問題時,要把握尺度,而不是用法律手段解決道德問題,也不能用道德情感混淆法律秩序。”

  市場調整不能依賴商業運作

  拍賣做局爭議也帶來對賈藹力作品價格的關注。在一批早期當代藝術家普遍遇冷的時候,年輕一代藝術家似乎就順理成章登臺了。

  回顧賈藹力作品拍賣之路,2011年他的作品首次在內地上拍就突破了百萬元;2013年他的《蒼白的不只是你(三聯作)》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上成交過了500萬港元;第二年其作品《瘋景1號》拍出1180萬港元,刷新個人紀錄,在70後畫家中率先進入千萬元級別。

  “拍賣市場就是皇帝的新衣,最終價格早幾分鐘、晚幾分鐘發佈已經不重要了。具體到這位藝術家的價格,顯然是背後的炒家太著急了。” 季曉楓説。

  中國當代藝術界F4(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方力均)曾被商業手段進行過成功運作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商業運作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今這些藝術家作品價格已經大幅回落,賈藹力等新崛起的年輕藝術家將成為新一輪運作對象嗎?

  “方力均等藝術家在本世紀初期的現象一直在發生,而且還會繼續發生下去。這只和藝術家及作品的水準有關,和收藏者和藝術機構的目的傾向有關,和是不是青年藝術家沒有多大關係。”季曉楓認為,由資本操控某些藝術家市場價格的事情一直存在,這本來就是藝術的價值與資本的力量博弈的一般過程和運作規律。只是資本操控的影響力在中國和亞洲市場被過度放大,太多人脫離藝術史甚至藝術市場的規律而把注意力和輿論過多地放在價格上面。

  “宋莊的藝術品交易和從業者的心理都被悲觀甚至恐慌氛圍所籠罩,大家都預感今年的市場情況更加不好。”一位長期在宋莊居住的圈內人士表示擔憂,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還會繼續大幅下滑嗎?

  “在當前的大氣候、大背景下,在海外和本土私人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的整體經濟環境中,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還會繼續下滑和低靡。”季曉楓認為這是一種危機,顯然也是機會。他覺得最大的機會在於,藝術品是無可質疑的私有財産,而且是已經被證明的長效私産。是否進入這個市場,或者已經進入的藏家和投資人是否繼續積極地關注市場,取決於個人的眼界和韜略。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