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抗戰主題展齊聚關山月美術館
- 發佈時間:2015-09-02 09:37:33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鄭夢琦
《尋訪抗日大戰場》展出的攝影作品全部來自《深圳特區報》策劃的“尋訪抗日大戰場”大型採訪活動。
關山月先生描繪的《警報臺》。
三大抗戰主題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相繼開幕,圖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海報·影像展現場。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文 韓墨/圖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來臨之際,三大抗戰主題展覽在關山月美術館相繼開幕,多家主辦單位分別用繪畫、海報、攝影等不同方式,紀念這一偉大勝利,上百件藝術作品佔據了關山月美術館一二樓的全部展廳。
此次在關山月美術館舉辦的三大抗戰主題展覽,包括籌備近一年的關山月美術館常設展“仇情借筆作鏌铘——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館藏關山月抗戰主題作品展”,“我們在一起——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海報·影像展”和“尋訪抗日大戰場攝影展”,這三個展覽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同為抗戰勝利70週年歡呼。
從70年前畫家對時代的寫照到今日設計師對歷史的反思,從中國的抗日烽火到蘇聯的戰時宣傳,從畫紙上的烽火連天到鏡頭裏的硝煙散盡,三大展覽匯聚在關山月美術館,為觀眾提供了不同時空下的抗戰回顧。其中既有一個人眼中的抗戰歷史,也有一個時代的群體記憶;既有前方的烽火連天,也有後方的民生疾苦;既有愁情的眼淚,也有奮戰的悲歌……雖然角度不同,各有側重,但相同的是,通過這些作品,觀眾看到的是對戰爭的控訴,對和平的祈願。
40多幅關山月作品
展現抗戰時期的國畫轉型
作為關山月美術館常設展覽推出的“仇情借筆作鏌铘——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館藏關山月抗戰主題作品展”是關山月美術館為紀念抗戰勝利而自主策劃的重要學術展覽。該展已納入2015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展覽分為“戰火紛飛”、“民間疾苦”、“大後方”三個板塊,展出關山月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創作的作品40余件,充分展示關山月先生的抗戰思想和藝術理念,自8月下旬起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二樓長期陳列廳展出。
此次展覽也是關山月美術館“關山月與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的延續。抗戰期間,以關山月為代表的嶺南畫派畫家,堅持“藝術救國”的理想,他們直面人生、關注現實,用繪畫直接呈現戰爭,創作了大批表現抗戰的主題作品,也使美術創作“題材”意義得以凸現,從而開啟了20世紀30年代以後中國美術審美趣味和價值體系的轉換,確立了中國美術的現實主義方向。
1938年10月,廣州淪陷,關山月與春睡畫院同人偕老師高劍父避難澳門。1940年1月,關山月在澳門舉辦了生平第一次個人畫展。正是這個以“抗戰”為主題的畫展,揭開了關山月漫長的藝術生涯中的序幕,奠定其“為社會而藝術”的基調。在澳門畫展之後不久,關山月輾轉經粵北、桂林入川,接著沿河西走廊到達敦煌,沿途寫生,在敦煌莫高窟和他的妻子李小平度過了秉燭臨摹壁畫的艱苦歲月,並留下了大量精彩作品。此次展覽的所有作品都出自這一時期,畫家用如椽巨筆,留下了戰時中國的真實寫照。
此次展覽中,“戰火紛飛”板塊包括《三灶島外所見》《寇機去後》《遊擊隊之家》《侵略者的下場》等直接描繪戰爭場面的作品,這在當時的美術界極為罕見,在抗戰美術史上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一方面是因為關山月受到了高劍父新國畫理念的影響,另一方面得益於技法上的突破。第二板塊“民間疾苦”包括《今日之教授生活速寫》《中山難民》等佳作。抗戰造成了中國近現代史上最大的人群遷徙,關山月秉承了現實主義的人文關懷,描繪了普羅大眾在戰火下的生活,包括教授、石匠、難民、流民等人物寫照。第三部分“大後方”包括《塞外駝鈴》《駝運晚憩》等作品,關山月因戰火輾轉西南,創作了一批描繪西南風土人情的作品,是大後方人民積極生産支援抗戰的精神象徵。同時關山月也是為山河立傳,堅實民族凝聚力。
抗戰海報跨越歷史與現實
在一樓中央展廳展出的“我們在一起——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海報·影像展”可以説是一個跨越歷史與現實的展覽,展覽展出白俄羅斯博物館收藏的二戰時期同盟國的反法西斯歷史海報25件、反映抗戰的珍貴影像5部、深圳抗戰歷史圖像60幅、特邀平面設計師創作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主題海報40件、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海報文獻7組及鄧康延藏抗戰招貼、期刊、老課本一批。
展覽從世界反法西斯的視覺歷史中,從中國抗戰時期的視覺歷史中,回顧浴血奮戰的年代,共同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之路。與世界愛好和平的友人在一起,以海報、影像為載體,銘記歷史,宣揚和平之聲。其中來自70年前的影像、海報和書刊,再現了當年的社會場景。而組委會特邀的20位平面設計師,創作完成了42件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主題海報,則展現了當下中國社會對抗戰歷史的回顧與反思。據主辦方介紹,現展出的這42件海報,已由參展設計師全部無償捐贈給關山月美術館永久收藏。
尋訪抗日戰場撫今追昔
在一樓A、B展廳展出的《尋訪抗日大戰場》攝影展以記者親歷方式回顧抗戰歷史。展覽展出的273幅攝影作品全部來自《深圳特區報》策劃的“尋訪抗日大戰場”大型採訪活動,由《深圳特區報》攝影記者丁慶林拍攝。
據了解,“尋訪抗日大戰場”大型採訪活動從今年6月啟動,在這一採訪中,4名深圳記者歷經兩個多月時間,行程19000余公里,跨越8個省市,尋訪了全國12個抗戰戰場,並從7月起連續推出“尋訪抗日大戰場”系列報道。在兩個月的採訪中,記者們總共採訪了戰爭親歷者和抗戰老兵29位,走訪戰場遺跡37處,並通過航拍等手段,拍攝了大量珍貴的照片:眼神堅毅的抗戰老兵、歷經滄桑的戰爭親歷者,硝煙散盡的昔日戰場……在一次次對往事的尋訪和觸摸中,記者們用鏡頭追憶抗戰硝煙,為和平永駐記下戰爭的證言。而這些畫面,都出現在此次展覽中,以提醒所有熱愛正義與和平的人們,警惕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的死灰複燃。
公共教育銘記歷史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關山月抗戰主題作品展特別設立了公共教育區,主辦方以關山月晚年創作的《白鴿與紅棉》為封面製作了一套書籤《銘記歷史 讚頌和平》分發給觀眾,並在二樓設置了一個充滿懷舊色彩的小書攤。觀眾可以坐在書攤前的小板凳上翻閱書架上的抗戰題材小人書,包括《地道戰》《地雷戰》《狼牙山五壯士》等。現場還同時播放1937年的紀錄片視頻和“戰爭與和平”的主題音樂,而墻面上投影的關山月抗戰詩歌和宣傳小冊子裏的艾青、穆旦等人的詩詞摘錄,則點出展覽的主題。觀眾可以通過翻閱、視聽以及直接參與繪畫體驗,重溫那段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