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遺失田黃方章僅賠8000元 法院判賠240萬元

  • 發佈時間:2015-09-02 09:34:36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鄭夢琦

  

  

 

  價值不菲的田黃方章在從香港回滬途中不翼而飛,持有人李鐘(化名)將受託的拍賣公司告上法庭,索賠拍賣保底價 480萬元。然而,雙方所簽服務協議中有這麼一條,“物品丟失僅賠兩倍策劃費”,也就是説李鐘只能獲賠8000元。近日,經一審、二審和再審,上海一中院 作出終審判決,認定格式條款有失公平,判令拍賣公司賠償240萬元。

  印章拍賣保底價480萬元

  2011年11 月,李鍾先生與本市一家拍賣公司簽訂協議,將自己收藏的四件藝術品參加展覽與拍賣活動,其中一枚清代“辛庵款田黃四方印章”價值不菲。據李鐘講,他曾參加 第一屆上海民間十大珍寶評選活動,經上海市文聯藝術品鑒定中心鑒定,此件藏品為清早期辛庵刻田黃石長方章,品相完美,尺寸適中,具有較高的收藏和市場價 值。

  簽約當日,李鐘交付了方章,確定拍賣保留價為480萬元,並支付策劃費4000元。2012年5月,包括涉案方章在內的眾多藝術品被運至 香港,進行展覽、拍賣。拍賣會製作的圖錄中描述,“方章長2.3釐米寬2.3釐米高4.9釐米、附上海市文聯藝術品鑒定證書和榮譽證書、480萬—620 萬人民幣”。

  展覽結束後,拍賣公司委託物流公司將藝術品運回上海,但在運輸途中,22件藝術品丟失,其中就包括這枚田黃方章,拍賣公司隨即向警方報案,並向廣州市白雲區法院起訴索賠。2013年10月,法院判令物流公司賠償31萬餘元。

  心愛之物丟失,李鐘提起訴訟,要求拍賣公司按照拍賣保底價賠償損失480萬元。然而,雙方簽訂的協議為格式合同,第五條涉保險條款載明,“物品發生滅失 或損壞的,按照該單件物品實收策劃費的雙倍進行賠償”。也就是説,李鐘只能拿到8000元賠償。考慮到拍賣公司獲得物流公司的賠償有31萬元,原審法院酌 定拍賣公司賠償2萬元。

  終審法院酌定賠償240萬元

  這個結果令李鍾大失所望,他向上海一中院提起上訴。法院二審 認為,拍賣公司保管不當,不能返還方章,應承擔違約賠償責任。服務協議的相關條款無視該物品的價值,而僅依照策劃費的雙倍進行賠償,有失公平,減輕了提供 格式合同一方的責任、加重了相對方的責任、排除了相對方主要權利,應屬無效。李鐘主張方章的價值不低於480萬元,有一定的依據和理由,拍賣公司雖然否 認,卻未能提供證據推翻協議中所述拍賣保留價以及拍賣圖錄中的價格,故法院改判拍賣公司賠償480萬元。

  拍賣公司不服二審判決,申請再審。他們提出,涉案方章被國家文物部門鑒定為現代仿製品,並非清代文物,故李鐘主張480萬元的索賠數額沒有依據。涉案方章如按其鑒定書所載為清代名家辛庵所篆 刻的田黃方章,則屬於文物,但其出境時經文物部門鑒定為現代仿製品,而文聯中心在出具鑒定書當時尚不具備文物評估資質,因此要求維持一審判決。

  法院認為,對涉案方章實際價值的舉證義務在李鐘。現李鐘僅提供了文聯中心藝術品鑒定書,該鑒定書並未加蓋文聯中心印鑒,僅有專家簽名及上海市收藏協會印 章,該鑒定書並不具有藝術品鑒定效力。該鑒定書對涉案方章的描述為“清代田黃方章”,但涉案方章經國家文物局文物進出境審核廣東管理處鑒定,屬於“現代”。因此該鑒定書對涉案方章有關文物的品質的表述,本院難以採信。

  由於涉案方章實際已經遺失,不存在通過鑒定評估等形式確認其市場實際價值 的條件,而田黃印章市場價值受其品質、産地、重量、密度、刻製年代、刻製人等因素影響,具有很大價值差異,持有人心理價位與實際成交價會産生相當落差。故 本院根據本案實際情況,酌定拍賣公司承擔240萬元的賠償責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