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補足文物保護人才短板須動真格

  • 發佈時間:2015-08-04 08:48:00  來源:瞭望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這樣發展下去再過上三十年,沒人會修了。如果技術全部失傳了,將來保護文物只不過一句空話而已。”前不久,年逾八旬的古建築專家柴澤俊,面對山西古建築年久失修的狀況憂慮地指出,專業人才的匱乏,是古建保護的一大瓶頸,人才梯隊式的培養是政府必須重視的工作。

  近年來,文保人才緊缺的消息不斷傳出。幾乎全國所有的圖書館和博物館古籍、書畫修復工作都面臨人員數量不足、年齡老化、後繼無人等問題。有調查顯示,全國共有50.66%的館藏文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蝕損壞,初步估算:如不採取有效措施,有可能造成每年數以億元計的損失。保護修復科技人才短缺,是造成損失的一大原因。

  與此同時,文物管理力量不足問題日益凸顯。筆者獲悉,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僅北京、浙江和新疆三地設有專門的省級文物行政執法機構;在局省級文物部門中,專門設有文物執法處室的僅有16個省份;地市以及縣一級,多已實施“大文化”政府職能部門合併改革,在文化、新聞、廣電行政執法得以大幅度加強的情況下,文物執法反而有被弱化和邊緣化的趨勢。

  文物保護是國家文化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是在一些地方,長期存在將文化事業産業化的傾向,甚至隨意改變文物管理體制,將本應依法由專業部門管理的文物,移交企業經營,將文物視為“唐僧肉”,進行惡性開發,並造成專業人才的流失。

  以上情況,與我國世界文化遺産、文物保護單位、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數量大幅增加,文物搶救保護任務日益繁重的現實形成反差。在中央高度重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大文化遺産保護力度的今天,文物保護事業從專業人才到管理力量均出現的嚴重不足問題,必須採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

  必須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經濟發展與保護文化遺産同等重要的原則,切實扭轉一些地方存在的只強調經濟發展、忽視文化遺産保護,只強調文化産業、忽視文化事業的現象;必須研究制定各級文物行政機構設置方案,加強編制建設;必須建立健全文物博物館職業資格制度,優化文博單位專業人才隊伍結構;必須完善各類院校文博人才培養體系及文博專業設置,大力培養與文博事業發展相銜接的學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技能型人才。

  只有從根本上扭轉認識上的偏差,從機構建設到人才培養全面發力,文化事業的發展才能獲得保障。補足文保人力短板,必須動真格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