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收藏新聞 > 正文

字號:  

爭議館藏何其多:高校藝術展品造假?功甫帖真偽遭疑

  • 發佈時間:2015-07-30 09:44: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唐云云  責任編輯:劉波

  

爭議館藏何其多:高校藝術展品造假?功甫帖真偽遭疑

  

西風斥浙江師範大學陶瓷藝術館內元代藏品假的離譜。圖片來源:西風微網志

  近日,古陶瓷研究學者西風在微網志發文,斥浙江師範大學陶瓷藝術館內元代藏品“假的離譜,屬於景德鎮樊家井倣品作坊地攤工藝品,仿製低劣,做舊明顯,毫無價值”。這是繼6月14日,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暫得樓”(本名梁曉新)在微網志上炮轟館內展品“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髮指的狀況”之後,浙江師範大學陶瓷藝術館受到的第二波質疑。事實上,國內多家博物館(藝術館)內曾出現“爭議藏品”。2014年3月,上海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真偽飽受質疑的蘇軾《功甫帖》展出,引發爭議。2013年7月,冀寶齋因藏品雷人山寨而閉館整頓,並被撤銷民營非企業單位註冊登記證。2007年,南京“總統府”陳列“中正劍”曾被指贗品。

  

  “花市暫得樓”在微網志上指出,浙江師範大學陶瓷藝術館展品“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髮指的狀況” 圖片來源:花市暫得樓微網志

  退休教師捐藏品建博物館 展品被批假到慘不忍睹

  據《錢江晚報》報道,6月12日,浙江師範大學的陶瓷藝術館正式開館,藏品全部來自學校美術學院退休教師李舒弟的收藏。兩天后,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暫得樓”(本名梁曉新)在微網志上指出,展品“假到了慘不忍睹、令人髮指的狀況”。此話一齣,頓時在文博圈各方掀起一池波瀾。

  另據《文匯報》報道,在浙師大官網上有關陶瓷藝術館開館的資訊中,一款標明“清康熙禦制”款琺瑯彩碗,無論在捐贈證書還是官方資訊裏,都特意加粗標明“未經鑒定”。這4個字也標注在大部分展品之中,同時校方強調,在入館須知、展品標識、捐贈證書等各個環節也都指出藝術館所有展品均未經專業機構鑒定,僅供參觀者藝術欣賞。

  儘管如此,展品仍然讓不少人頻頻搖頭。其中,最讓人詬病的,是一款“元代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此件原物作為“鎮館之寶”收藏于揚州博物館,這一國寶級別的珍貴文物存世僅有3件,眼下突然另有一款在高校中現身,實在讓人無法想像。另有文物考古方面的專家看後直言:“展出的梅瓶、青瓷,一看就是新的,只能算作工藝品。”

  一般而言,正規的博物館會慎重考慮展品來源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捐贈之前,相關文物主管部門必須進行文物認定。不過,取名“藝術館”,似乎並不適用這一規定。浙江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楊新平曾表示,浙江工商大學內的浙商博物館、中醫藥大學內的中醫藥博物館等都經過行政主管部門審批。而對於浙師大陶瓷藝術館並不知情。

  根據原先規劃,浙師大有意將陶瓷藝術館打造成一個集教育、科研和公共文化推廣的文化平臺。“藝術館將面向學生開設陶瓷藝術主題課程、開展陶瓷藝術專題展等。實際上是向有興趣的愛好者提供一些基礎知識,因而與是否為文物並沒有直接聯繫。”負責陶瓷藝術館運營的負責人説。

  “藝術館每週一三五下午對外免費開放,沒有任何經營行為和利益參雜,被捲入這樣的風波,多少有些無奈。”該負責人介紹,捐贈者不僅在藝術館建設期間提供了部分資金支援,開館之後又無償提供了部分展品。“開幕式後,他馬上就返回了南非的家,何需作假來炒作呢?”

  浙江省博物館研究員趙幼強表示:“高校的博物館帶有公益性質,和社會是脫節的,裏面有些真假問題也是帶有研究性的,如果有不對,也可以在今後的研究中完善。”校方也因為這次爭議做出了反思,藝術館方面除了考慮在標簽中對展品作進一步補充説明外,在今後展覽中,還將更加週全地考慮相關細節。

  近日,古陶瓷研究學者西風在微網志發文,再斥浙師大陶瓷藝術館內藏品造假。他稱,“浙江師範大學新開的博物館內假的離譜的元代藏品,這些藏品,屬於景德鎮樊家井倣品作坊地攤工藝品,仿製低劣,做舊明顯,毫無價值所言。堂堂大學,被人忽悠還是有利益關係?欺騙學生,腦子都進水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