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藝術絕世之殤
- 發佈時間:2015-06-08 09:15:20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張明江
現代化的生産工具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在大大提高生産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傳統藝術。以前工人用鉋子刨平,砂紙打磨,現在都是採用電動工具。
紅木傢具的昂貴,是建立在一種對文化藝術的信仰上,商家宣傳炮製的就是紅木傢具的文化藝術品位。文化藝術産業原本是極好的陶冶情操的産物,是人們在物質生活充裕之後極力追求的精神食糧。紅木傢具,飽含著歷史的積澱,有著傳統文化精髓,更凝結著中國傢具榫卯之智慧,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部分紅木傢具,只能稱為“用紅木材質做的傢具”,在浮躁市場的炒作下,生生被剔除了內涵,而只剩下木材的軀殼。
“接受定制電腦桌,有花梨木、雞翅木、紫檀木,不同材質不同價格,交貨迅速。”在一個紅木傢具文化博覽會上,紅木傢具生産廠家打出醒目的廣告。展位前圍滿了人群。
紅木傢具文化博覽會齊聚了“廣作”“蘇作”“京作”“東作”“仙作”……各個流派,現場展出的紅木傢具以現代風格為主。
“古色古香的紅木傢具變得"時尚"了,古色古香的紅木傢具難討他們的歡心,很多廠家都研發了現代風格的傢具産品。”博覽會的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這樣介紹。
展臺前,不管哪個流派的紅木傢具生産廠家,都有著“創新”的現代傢具産品,除了電腦桌外,還有紅木電視櫃、全自動紅木麻將桌、紅木酒櫃、紅木洗腳盆等一批新的傢具和日用品。
“傢具的種類五花八門,但真正合心意的沒有。”記者採訪了一位顧客張先生,他和女朋友去年年底剛領了結婚證,需要購置傢具裝飾新家。“除了一些細節裝飾,如雕花不一樣外,傢具的設計幾乎一模一樣。你看這張茶几,和那邊那家的,除了花紋,其他都一樣。”
現代化的生産工具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在大大提高生産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傳統藝術。以前工人用鉋子刨平,砂紙打磨,現在都是採用電動工具。
紅木木材緻密,滲水性差,外層先乾燥收縮,但內層很難乾燥,易造成很大的濕度梯度和內應力,造成木材變形、開裂。
展覽會上,現代風格的傢具佔了60~70%,傢具品種雖然琳瑯滿目,但是大多掩蓋不了缺乏“設計、創新”的實質。很多照搬歐式、美式傢具的風格,簡單粗暴把設計套用到紅木傢具之上;也有胡亂照抄中國傳統傢具,然後摻雜一點現代風格,款式奇怪。
藝術沒有一成不變,為適應現代審美,對紅木傢具做創新是大勢所趨。但是現在氾濫的紅木生産廠家卻在紅木之路上越走越偏。
紅木傢具的創新是建立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不是簡單元素的疊加。外來風格也不是不能運用在紅木傢具中。關鍵要把握尺度,這種尺度既包含對傳統藝術傳承的尺度,也包含對實用和現代審美創新的尺度。
現代化的生産工具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在大大提高生産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傳統藝術。以前工人用鉋子刨平,砂紙打磨,現在都是採用電動工具。
榫卯結構使紅木傢具屹立百年。但是現在有些傢具廠商為節省時間,不做榫卯,而是在兩個部件的接合位置簡單挖兩個洞,中間用一根小木片加以連接。
紅木傢具發展至今,其款式、工藝要數明清時期的為最巔峰,對紅木價值的評定也始終以明清時期特色為標準,傢具生産廠家紛紛以製作倣古傢具為特色。
許多生産廠家創新做不好,傳承更是談不上。
倣古紅木傢具價值高昂,且屢受追捧的原因是因為中國倣古傢具講究“型藝材韻”,既浸淫中國傳統文化和生活美學,又完美體現中國傳統工藝之美。
如明式紅木傢具,由於有文人儒匠參與設計製作,使傢具有了獨特的藝術品味。比如隱士曹明仲設計了別具一格的琴桌;文學家、戲曲家屠隆為方便郊遊設計了疊桌、疊幾、衣匣、提盒;戲曲家高濂為了既能讀書休息、又能花下臥賞而設計了二宜床、欹床。明式傢具型制之韻飽含美學、力學、工程學、生理學等學科,“增一分則太肥,減一分則太瘦”,極講究定式。
現代化的生産工具代替了傳統的手工作業,在大大提高生産力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損害了傳統藝術。以前工人用鉋子刨平,砂紙打磨,現在都是採用電動工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