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財經 > 收藏 > 藏品熱點 > 正文

字號:  

珠算申遺 “撥”響算盤收藏市場

  • 發佈時間:2014-11-06 10:30:06  來源:瀋陽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四去六進一……”這是多少人曾經非常熟悉的珠算口訣。如今,這首口訣與它的載體——算盤一起,在電腦普及使用的今天,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人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退出歷史舞臺。

  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著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電腦”、“中國的第五大發明”。2013年12月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在亞塞拜然巴庫通過決議,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珠算申遺成功一年後,一些年代久遠的算盤又回到了人們視線中,“撥”響了算盤收藏市場,成為收藏品的新寵,為眾多藏家所青睞。

  算珠最早追溯至西周

  劉善文雖不算老算盤的收藏大家,但對老算盤的研究已是多年。

  劉善文介紹,目前發現最早的算珠是西周的陶算珠。東漢數學家徐岳所著的《數術記遺》中已有明確記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文字作了註釋,稱:“刻板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滯珠,中間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珠各當一。”

  由此可見,這種算板已經具備了算盤的雛形。到了唐代,算盤已出現在詩、詞、歌、賦之中。在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最左端,描繪有一家“趙太丞家”的藥鋪,桌子上就放著一架算盤,這是算盤最早的圖形資料。從明代中期以後,算盤開始傳入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並流傳到世界各地。

  老算盤身價上千元

  劉善文介紹,“算盤”一詞的確立是在元代。早期的算盤都是長方形的,四週為框,中以橫樑隔之,內置縱桿若干,每桿上二下五,串有算珠七枚。如今則多改為上一下四的算珠五枚。雖然也偶有金屬、竹子、玉石等材質的算盤,但以木質居多,因木料的質地堅硬,又具有一定彈性,製成的邊框或算珠,輪廓圓中有方,不僅美觀,撥打起來也是輕巧靈活,非常實用。加之算盤製作,都是採用精密巧妙的榫卯工藝,木料的榫頭和榫眼,結合牢固,嚴絲合縫,且能適應冷熱乾濕的變化,是製作算盤的材質優選。

  老算盤多按照材質、年代、樣式分為三類,價格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現在一把民國時期的紅木算盤,5年前也就能賣到500元左右,目前價格已能達到上千元。 ”劉善文告訴記者,影響算盤身價的不僅是年代、材質等因素,部分特殊樣式的算盤價格更高。

  四類算盤更值得收藏

  “目前,市場上的算盤種類很多,並不是每把算盤都有收藏價值。 ”劉善文告訴記者,市場上主要有四類算盤值得收藏。

  年代久遠的算盤 明代算盤的橫樑上面開了木榫、圓角,並配有抽屜底板;清朝的算盤一般多為紅木材質,橫樑上的鐵質的挂壁提梁也是那個時期的明顯特徵;到了民國的時候,各種各樣材質的算盤就多了起來,而且工藝也日趨精緻。現在,清代以前的算盤非常罕見,能夠流傳至今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産品。

  特殊材質的算盤 按算珠和邊框材料,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錫、瓷、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按算檔材料可分為不銹鋼、藤、牛筋、鐵、紅木、銀、銅、鋁、紅珊瑚等。算盤的材質越好,收藏價值越高。

  製作工藝好的算盤 如一隻清代的紅木算盤,沒有釘子,也沒上過油漆,完全是用木榫來連接的,這樣的算盤就比一般的紅木算盤貴重。再如圓形、扇形、拱形等造型奇特的算盤,備受藏家追捧和尋覓。

  偶數檔的算盤 算盤的檔數通常都是7、9、11、15、17、25等奇數,一些特別用途的偶數檔的算盤尤為罕見,其身價就要高過奇數檔的普通算盤。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