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2日 星期六

財經 > 收藏 > 業界聚焦 > 正文

字號:  

如何辨別算盤的收藏價值

  • 發佈時間:2014-10-24 09:55:18  來源:長沙晚報  作者:劉善文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一上一,二上二,三下五除二,四去六進一……”這是多少人曾經非常熟悉的珠算口訣。

  如今,這首口訣與它的載體——算盤一起,在電腦普及使用的今天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在人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隨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政府間委員會第八次會議2013年12月4日在亞塞拜然巴庫通過決議,珠算正式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珠算申遺成功,一些年代久遠的算盤又回到了人們的視線中,“撥”響了算盤收藏市場,成為收藏品的新寵。

  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著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電腦”“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目前發現最早的算珠是西周的陶算珠。東漢數學家徐岳所著的《數術記遺》中已有明確記載:“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北周數學家甄鸞對這段文字作了註釋,稱:“刻板為三分,其上下二分以停滯珠,中間一分以定算位。位各五珠,上一珠與下四珠色別,其上別色之珠當五,其下四珠,珠各當一。”由此可見,這種算板已經具備了算盤的雛形。到了唐代,算盤已出現在詩、詞、歌、賦之中。在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畫卷的最左端,描繪有一家“趙太丞家”的藥鋪,桌子上就放著一架算盤,這是算盤最早的圖形資料。從明代中期以後,算盤開始傳入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並流傳到世界各地。

  在收藏的過程中,如何辨別算盤的收藏價值?哪些算盤值得收藏呢?

  一是收藏年代久遠的算盤。明代的算盤,橫樑上面開了木榫、圓角,並配有抽屜底板;清朝的算盤一般多為紅木材質,橫樑上的鐵質的挂壁提梁也是那個時期的明顯特徵;到了民國的時候,各種各樣材質的算盤就多了起來,而且工藝也日趨精緻。現在,清代以前的算盤非常罕見,能夠流傳至今的主要是清代和民國時期的産品。

  二是收藏特殊材質的算盤。按算珠和邊框材料,算盤可分為金、銀、銅、鐵、錫、瓷、玉、竹、木、象牙、水晶、大理石等;按算檔材料可分為不銹鋼、藤、牛筋、鐵、紅木、銀、銅、鋁、紅珊瑚等。算盤的材質越好價值越高。比如説,象牙算盤比木製算盤身價更高,貴金屬製成的算盤價值就更高了。算盤串珠用的“檔子”也有高低之分,比較珍貴的算盤配有牛筋檔,藏市罕見,其價值不菲。算盤的價值也可以從工藝製作上來辨別。比如説,一隻清代的紅木算盤,沒有釘子、也沒上過油漆,完全是用木榫來連接的。這樣的算盤就比一般的紅木算盤貴重。如果收藏木質算盤,尤以紫檀、紅木和花梨木的製品為上乘,具有很強的升值潛力。在2010年的拍賣市場上,曾有一件海南黃花梨算盤成交價達到了16.8萬元。2011年8月,北京中嘉拍賣會上,一把清代碧玉算盤竟拍出160萬元,創造國內算盤收藏市場最高紀錄。

  三是收藏有顯著結構特色的算盤。算盤的檔數通常都是7、9、11、15、17、25等奇數,一些特別用途的偶數檔的算盤尤為罕見,其身價就要高過奇數檔的普通算盤。再如小巧玲瓏的袖珍算盤,特別大的21檔以上的算盤,木框周圍有銅包角且雕花或刻有詩文的算盤,無疑增添了算盤的審美情趣,豐富了它的文化內涵,這些算盤存世量少,比較難得。

  此外,還有異形算盤,如圓形、扇形、拱形、筒形、八卦、九宮、階梯、雙珠、箱形、圓柱形、寶塔形、折疊式等造型奇特的算盤。其製作工藝細膩考究,清秀雅致,妙趣橫生,皆為算盤之珍品,備受藏家追捧和尋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