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河南現“大學生村”:一個村出了200多名大學生

  • 發佈時間:2016-03-29 07:43:12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潘志賢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一個村出了200多名大學生”。 最近,河南省衛輝市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村莊薛屯村引起眾多媒體關注,

  “200多名只是估算,目前還沒有詳細統計。如果連大專生也算上,肯定不止200人。”薛屯村村委會副主任徐文建説。

  薛屯村緊鄰107國道,一進村,老舊的紅磚平房、土路、土墻便映入眼簾,除了村委會和薛屯小學,幾乎難覓兩層樓房。村子裏視野相當開闊,過往村民衣著樸素,甚至稍顯落後。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在該村採訪時了解到,在這個2100多人的大村裏,村民多務農,經濟並不富裕。

  2002年退休的薛屯小學老校長郭延生,見證了薛屯村走出幾代大學生。

  1965年,15歲的郭延生高小畢業,村裏勸他到薛屯小學教學。“那時候條件不好,學校在一個破廟裏,整個學校也就三四十人。”郭延生回憶説,一年後,“文革”開始,薛屯村小辦學時斷時續。“文革”結束後,薛屯小學恢復教學,並於1977年拆除了採光不好的平房,蓋了瓦房教室。

  “恢復高考後,村裏連續幾年出了五六名大學生。”提起第一批大學生,郭延生如數家珍。他説,大家看到“知識改變命運”,家長們也相互“攀比”重視孩子的教育,“村裏每年都會出大學生,沒斷過線”。

  1994年,薛屯村向村民集資建校,蓋起了兩層樓房的教室,而此時,不少村民還住著土坯房。“學校的房子一直是村裏最好的。”郭延生説,世代務農的村民,日子過得雖然清貧,但家家戶戶都教育孩子要好好學習,爭取考上大學,改變命運。

  “2000年前後,村裏又出了不少大學生,本科有七八個,郵局來送錄取通知書時都要放鞭炮,很是熱鬧。”郭延生興奮地描述。

  郭延生説,最近幾年,由於大學擴招,村裏孩子考上大學不再稀奇,但若能考上北大等知名高校,仍會讓家長們自豪不已。

  據報道,薛屯村有一條正對著村委會大院的小前街,不足200米長,這裡30戶村民中的8戶共培養了10名大學本科生,這些本科生有的還考上了研究生、博士生。在這條街上,家家戶戶比的不是吃穿,而是誰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喜歡木雕的村民王澤海説,他的大兒子2002年考上了鄭州大學,畢業後在鄭州成家立業,小女兒2007年考上了鄭州大學的本碩連讀,碩士畢業後,2014年又繼續到北京大學讀博士。

  “孩子很小時,我就讓他們跟我下地幹活,太陽曬得抬不起頭,身上都脫了皮。”王澤海説,“晚上回家,我告訴他們,除了上學,沒有退路,不上學只能種地,再有了下一代,還是種地。”

  村民范雙林説:“我們沒有什麼教育經驗,就是告訴孩子,我們是農民家庭,學習是你到外面開闊視野的唯一機會。”

  60歲村民賈新愛的兩個子女中,有一個考上了本科。“我平常都是教育自己的孫子和孫女,向這些大學生學習,爭取像他們一樣考上名牌學校。”

  薛屯小學校長戶寧説,目前該校在校生持續保持在230余人,生源穩定,很少有學生中途輟學。

  “年前考試,在全鎮學校裏,一共16科,我們11科都是第一。”提起學生的成績,戶寧很自豪。

  不過,戶寧也有著自己的擔心:一是使用了20多年的教學樓已成危房,二是缺老師。

  “2011年以後,學校連續有6位老師退休,但一個沒補。現有的12位老師,只有4人是在編的,其他8人都是代課老師。”戶寧説,如果優秀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一直短缺,教育品質能否保障將會成為該校的難題。張玉甫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 潘志賢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