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職場 > 正文

字號:  

女大學生靠打工撐起五口之家 應聘時PK掉研究生

  • 發佈時間:2016-03-29 07:29: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離畢業還有3個多月,湖北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行銷S1421班女生殷誼在一次招聘中,與來自全國多所“985”“211”重點高校的100多名研究生同臺競爭,最終勝出,獲得了深圳一家大型國企的職位,在學校引起轟動。

  而4年前,她還只是一名專科生。

  更讓同學們佩服的是,靠努力升為本科生的同時,大學期間,殷誼利用課餘打工,掙下10余萬元,撐起了五口之家,是校園學霸也是家裏的頂梁柱。

  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見到殷誼時,她剛處理完家事趕回學校。殷誼臉色有點發黃,左邊嘴角起了個水泡。

  前不久,殷誼的奶奶去世;幾天后,爺爺猝然選擇結束生命;隨後家裏人又牽扯上一起事故……諸多變故像大山般壓過來,爸爸媽媽一時難以應對。殷誼請假回家,一一頂上。

  説起這些,殷誼很淡定。“從高考後,我的人生便開始了艱苦跋涉,我從來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但也從不想畏懼什麼。”她説。

  殷誼來自革命老區湖北省大悟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家裏還有弟弟、妹妹。爸爸患有腰間盤突出與白癜風,常年只能在工地撿點散活做;患有先心病的媽媽在家料理農活;讀高中的弟弟左眼角長有惡性腫瘤,一直沒錢治。

  殷誼至今記得,自己上學的第一筆學費是媽媽在山裏撿了1個月板栗掙來的。小學到高中,每到開學,父母都要出去借錢。殷誼早早體會到了生活的艱辛。小學四年級起,殷誼放學回家就給家人做飯。初高中暑假,她就做家教掙生活費。

  真正的磨練,來自上大學後。

  2011年高考完的暑假,1萬多元的大學學費與生活費沒有著落。殷誼鼓起勇氣,帶著500元去了廣州,做兩份兼職——清晨在酒店做服務員,中午跑到廣場上促銷涼茶,“烈日下襬冰桶、喊廣告,每瓶涼茶提成兩毛錢,每天‘曬得像豆腐幹’”。兩個月下來,她掙到了8800元。

  隨後的4年,她一直半工半讀。

  大一課餘,殷誼在學校附近服裝店、超市做兼職,自己留600元做生活費,其餘都寄回家。

  膽大的殷誼也有膽小的時候。去大連打工時,她住在50元一晚的小旅館裏,房間只有1張床和1張桌子。第一次獨自在陌生城市過夜,她用桌子把門抵著,一夜沒敢合眼。

  殷誼大三下學期參加了“專升本”考試,當年6月,她被本校市場行銷專業錄取。

  一向堅強的殷誼,也有臨近崩潰的時刻。

  那年6月9日,殷誼帶著剛結束高考的妹妹來到武漢一起掙學費。車剛到武漢,家裏傳來消息:弟弟骨折了,正躺在醫院,急需用錢。

  殷誼一下子懵了。放下電話,她實在忍不住了,抱著妹妹在車站嚎啕大哭——這麼久以來,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再累都咬牙挺過來了,生活為什麼總這麼殘酷?

  擦乾眼淚,殷誼跟妹妹説:“沒事,想想辦法都會過去的。”

  整個大學期間,靠著自己的努力,殷誼沒有向父母要過一分錢,還負擔了弟弟妹妹的學費。

  “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如何去書寫自己的人生。”回首大學四年,殷誼説,自己每一步都走得踏實,“很多同齡人輕而易舉就能擁有的東西,我或許要付出成倍的努力,所以格外珍惜每一個機會。”

  課餘時間都用來做了兼職,並不妨礙殷誼成為師生眼中的“學霸”:擔任班上學習委員,年年綜合成績名列前茅,多次獲國家勵志獎學金、學校一等獎學金。

  “殷誼比一般學生更懂得珍惜和利用時間。”同學魯粵華説,往返于教室、校外、宿舍間,殷誼走路“總是在小跑”。每天,殷誼把要做的事貼在床頭,早起、睡前默念3遍。

  採訪中,中國青年報·中青線上記者注意到,殷誼有一雙不同於大多數年輕女孩的手——關節粗大、皮膚粗糙。她的眼睛裏,也閃耀著不一樣的神采——平和堅定、明媚向上。

  她説,23歲前,自己一直在馬不停蹄衝過一座又一座山丘,因為前方有自己的夢想,後面有愛護她的人,“23歲以後,我希望能繼續像以前一樣,揣著勇氣和信心繼續奔跑,因為前面將會有更多需要我去愛護的人,而後面有我曾經的夢想。”

  本報武漢3月28日電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