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孩子微信發紅包出手就上百 專家:這是新型攀比

  • 發佈時間:2015-09-22 10:26:16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景然 黃曄 曲鴻瑞  責任編輯:張明江

孩子微信發紅包出手就上百 專家:這是新型攀比

  “我拿了35塊,謝謝老闆。”近日,家住南岸的李女士翻看兒子手機時,發現孩子就讀的南岸一小學班級的QQ群。起初她以為這個群只是孩子們交流的平臺,可是當她翻開了聊天記錄後卻大吃一驚,裏面竟然有十幾條孩子們發的紅包,金額在幾塊錢到300元之間。

  家長:孩子發紅包令人咂舌

  35歲的李宇在市內某物流公司上班,平時無論工作多忙,她都要把兒子照顧得舒舒服服的。今夏暑假,為了獎勵孩子,她特地買了一部蘋果手機送給孩子,“之前孩子就看我們耍微信,現在有了手機他就自己玩了。”

  前幾天,兒子去上廁所的時候,李宇聽見兒子的手機一直在響,“我隨手點進去看了一眼,都是他們班上的同學在聊天。”

  這時,聊天記錄裏的幾條紅包資訊讓她有些好奇。“咱們大人耍紅包也不過就是幾塊錢,孩子們出手也太闊綽了,單個紅包就有36.7元。”李宇發現QQ群裏每週末都會發紅包,金額從幾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最多的時候有300元。而自己的孩子也發過幾個紅包,都在50塊錢左右。

  兒子告訴李宇,大家發的紅包基本上都是零花錢和壓歲錢,也有自己搶別人的紅包後攢下的。

  家住南坪的汪媽覺得發紅包無可厚非,只要引導好孩子,數額不要太大就好了,“畢竟孩子也有一個圈子,他們互相發紅包僅僅是圖個樂呵。”

  和汪媽一樣,不少家長覺得,課餘時間玩遊戲放鬆也不是什麼做不得的事,但家長最好是引導孩子做一些更利於他們健康成長的遊戲,比如運動、社會實踐活動。

  孩子的錢從何而來?幾名家長稱,大部分都來自壓歲錢和零花錢。

  孩子:發紅包就因為好玩

  昨天下午,重慶晨報記者來到南坪附近的幾所小學。對於發紅包的事,大多數的孩子都承認自己曾在班級的QQ群和微信群裏發過。

  “過年過節的時候,爸爸媽媽也用手機發,看春晚也一直在刷手機,我就覺得特別有意思。”陳敏上小學四年級,她覺得發紅包也是和同學的一種交流,搶到的錢基本上都存在QQ和微信裏,並沒有亂花。

  “我和同學最多發幾塊錢,當然也有同學擺闊發得多。”陳敏説,除了發紅包,同學之間也流行效倣成人的一些遊戲。

  特別提醒>

  最好別給孩子買智慧手機

  儘量帶孩子參加課外活動

  南岸區天臺崗小學南湖校區教導主任趙文強説,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年齡在9—10歲,這個年紀正是兒童走向少年的過渡期。孩子既有兒童的好奇心,又有少年對“存在感”的追求,因此喜歡模倣大人的行為舉止。同學間熱衷於玩微信紅包,出手闊綽地給同學發紅包,這些行為無形中形成了一種新型的攀比,會給家長帶來負擔。老師和家長都應該盡可能地制止學生繼續玩這類遊戲。

  趙文強稱,小學階段,家長最好不要給學生購買智慧手機,如果實在要通過獎勵的方式來激勵孩子,可以買一些豐富的課外書、帶娃娃外出遊學,不要用簡單的物質産品去滿足孩子一時的需求。家長和老師要讓孩子盡可能地參加積極的活動,激發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