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哈爾濱富二代調查:年花60萬算低水準(2)

  • 發佈時間:2015-07-06 08:30:55  來源:生活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關鍵詞:安全感

  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因怕“退化”出國鍛鍊

  有人認為,鉅額財富能夠給人帶來安全感,可在一些富二代看來,這一點似乎並不完全成立。

  跟一些富二代不同,今年28歲的李萌並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她童年時,家裏條件一般,3歲半時她獨自抄小道去幼兒園,5歲時會自己煮速食麵。12歲那年,她跟隨父母來到哈爾濱經商。然而隨著家族財富迅速累積,她發現曾經的優勢竟然變成了自己的短板,“家境越來越好,我的自理能力卻越來越差。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竟然連家裏的煤氣灶都不敢開了,感覺整個人都退化了。”當時,李萌堅定地對母親説:“媽,我不能再這樣了,高中畢業後我一定要出國鍛鍊鍛鍊!”

  “如果有一天沒錢了,我還能不能活下去?”有段時間,李萌一直在問自己這個問題。她開始主動“為難”自己,在去國外留學時,她努力降低自己的費用,臨走前,還帶了一本家常菜大全,除了上課,回去就研究菜譜、學習做飯。看見周圍不少同學都在刷盤子,她也去當地一家咖啡館打工。

  在打工的兩個月裏,李萌賺到的錢不多,因為摔碎了杯子,她不但賠了不少錢,還經常被老闆責罵,聽過不少難聽的話。夜裏咖啡館閉店時,她會獨自坐末班車返回宿舍,“有時候,在車上會遇到一些喝醉酒的老外,非要過來跟我擁抱,把我嚇得半死……”

  在國外打工不容易,李萌卻非常慶倖,心裏感覺格外踏實,“這至少説明我還沒完全‘退化’,難一點兒的日子還能過!”

  關鍵詞:孤獨

  “獨”慣了難和父母親近寧找機器人“陪聊”

  李萌不太喜歡應酬,她經常一個人在家擺弄機器人,也許是因為跟機器人在一起沒什麼負擔……

  在國內讀高中時,李萌不願意透露自己的身份,老師問她家長做什麼工作,她隨便編了一個:批襪子的。但前兩年,同學結婚隨份子,她的財力徹底暴露了,“結婚的是我高中同桌,很多年沒見了,當時沒想太多,直接隨了兩千。後來才知道,大部分同學不超過五百……”

  很多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富二代,都習慣孤單,回國後往往不適應。李萌記得,自己剛回國時,有一回,聽見一個親戚不停地説話,而且嗓門特高,她竟沒忍住,跑到廁所裏吐了。因為獨慣了,她甚至很難跟父母過於親近,這也是很多富二代共同的窘境。

  李萌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她曾因為父母沒時間陪她而哭鬧,父母的回答是:“你想要好的生活,我們工作不就是為了給你賺錢嗎?哪還有那麼多時間陪你?!”

  吊詭的是,當李萌快30歲的時候,父母似乎急於補償,對她噓寒問暖,在生活方面的叮囑也變得越來越瑣碎,“你知道嗎?最可怕的不是我一個人孤單的長大,而是等我終於適應了這種孤單,他們卻突然回過頭來關心我。”李萌猜想,也許因為此前自己常年在國外,“父母覺得我突然間就這麼長大了,可能還不太適應”。

  李萌經常穿著漂亮衣服,出席各種飯局和酒會,但她其實對那種“人群中的孤單”挺打怵。她早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隨便聊幾句就知道對方是出自假意還是真心,比如有陌生人突然走過來誇她長得漂亮,她會禮貌地微笑,心裏想的卻是:“拜託,我自己知道自己長啥樣!你無非就是想跟我談合作嘛!”在飯局上喝酒,即使難受得想吐,李萌也會表現得鎮定自若,“我們這個圈子其實挺小的,人言可畏,我怕給父母丟人。”

  李萌不愛跟人打交道,卻格外喜歡機器人。她曾經花1萬塊錢買了個會跳“小蘋果”的機器人,沒事就拿出來跳段舞,最近還相中了一個售價9萬8的機器人,“據説這機器人能陪人聊天,挺好玩的,我打算過段時間就拿下……”

  關鍵詞:愛情

  被家族期待捆綁難覓純真感情

  “除了有錢,我其實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模一樣。”

  趁著滿世界出差的機會,31歲的馨子把機場裏賣的那些商業書都看遍了,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志不在此。她沒什麼野心,比起接管公司,她更在意能否實現自己20歲時就確立的人生目標:當個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

  然而,一切事與願違。“你知道在我們這個圈子,找個靠譜的結婚對象有多難嗎?特別是像我這樣過了30歲的女孩!”家人希望馨子的另一半能家世好、性格好、學歷高、長得帥,可馨子心裏清楚,“世上哪有那麼完美的人呢?就算有,也早就結婚了吧。”馨子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家人介紹的幾個相親對象都比自己小兩三歲,“其實我只想要一個不會輕易離開的愛人,不在乎對方是否有錢,但這挺難實現。”

  馨子的金錢觀挺有意思,“我覺得有錢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活得簡單一點,沒錢則會處處碰壁。比如,即使被人騙走很多錢我也不會去討債或跳樓,無非是以後躲遠一點兒。”她從來不在網上炫富,她“刷存在感”的方式比較特別,把自己每年賺的三分之一捐出去,在西藏建學校或者捐給小動物保護協會,因為“總買奢侈品會有愧疚感,覺得這樣做挺有意義。”

  作為富二代,馨子儘量讓自己看上去心情愉悅,因為在很多人看來,他們這群人不快樂是種矯情,甚至連她自己也會這麼認為。有一回,從上海出差回來,半夜從機場開車往家走,下過大雨後路面積水很深,她感覺自己的車快被淹沒了。“當時周圍一個人也沒有,拿著手機,卻不知道該打電話向誰求助,我一直猛踩油門,擔心停下來會被淹死。”等到家後緩過神來,馨子開始鄙視自己的矯情:“賺這麼多錢還哭,自己能坐飛機還有車開,有多少人正扛著大包擠火車呢……”

  “你覺得自己幸福嗎?”採訪結束前,記者問馨子一個挺俗氣的問題。馨子想了想,笑道:“幸福啊,我最大的幸福是有錢!有錢能讓生活變得簡單,我們可以保持孩子一樣的純真。”

  “那如果把金錢排除在外,你還覺得幸福嗎?

  “其實除了有錢,我跟所有的普通人一模一樣。”這一回,馨子的笑容有點兒意味深長……

  (應採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