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理財 > 財富生活 > 正文

字號:  

90後群體調查:“非主流”生活方式被誇大

  • 發佈時間:2015-04-17 08:12:21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蔣雲龍 賀林平  責任編輯:胡愛善

  廣州90後青年飛檐走壁玩“跑酷”。

  夏世焱攝(人民視覺)

  “90後已進入晚婚年齡”,不久前的這則新聞讓許多70後、80後們覺得恍惚。

  80後究竟是“被寵壞的小皇帝”還是“有擔當的鳥巢一代”的爭論似乎還未遠去,身邊的90後已經悄然長大,走上了社會的前臺。

  青年是標誌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錶。伴隨網際網路長大的90後究竟是怎樣的一代人?他們的青春之歌是怎樣的旋律?

  讓我們放下“刻板印象”,走近90後,傾聽這群“新新人類”的心聲,還原他們最真實的一面。

  “一識字即會上網”

  以網路為“長纓”,縛理想的“蒼龍”

  “前所未有的環境,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一代人。”

  ——教育專家對“網一代”的評價

  “每天睡前刷微信朋友圈,買東西上‘淘寶’,有問題就‘百度’。”南昌航空大學三年級本科生胡彥俊1994年出生,是典型的“掌上生活”一代。對他來説,網際網路已不僅是個工具,更是一種重要的生活元素。他的手機裏有幾十個應用程式,從娛樂、社交到學習、閱讀。

  截至去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6.49億,其中手機網民5.57億。生逢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開啟,“一識字即會上網”伴隨著90後的成長。有數據顯示,90後大學生中,超過30%在小學期間即開始接觸網際網路。

  電腦普及率高、手機依賴程度高、網際網路使用率高……全球化和資訊化的影響在90後身上體現極為明顯。作為“數字青年”,他們即便從未踏出國門,也可以跟世界各國、各種膚色的陌生人結識。“90後是網路時代的‘原住民’,他們通過微信、QQ等即時通信工具和社交網路與世界各地的人交朋友。同時,也在廣泛接觸各種資訊資源的基礎上形成了多元的價值觀念。”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副主任田豐表示。

  “我兒子每天的生活、學習完全離不開網路和電腦。看他每天端著手機、盯著電腦,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在學習還是在玩。以前上高中的時候還能管管,現在到大學裏,就根本沒法控制了。”胡彥俊父親的一番話道出了許多60後父母的焦慮與困惑,“作為網際網路的‘移民一代’,我們既看不懂也無法理解這些‘網際網路原住民們’的那個虛擬世界。”

  在網路快速普及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90後一代,身上有著強烈的時代烙印:從小練就了獲取資訊的本領,會利用網路,也依賴網路。360網際網路安全中心去年發佈的《90後移動互聯網調研報告》顯示,六成90後患有嚴重的“手機依賴症”,每天手機上網時間超過3小時。

  在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看來,網際網路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就像北京的天,有時藍,有時霧霾,我們應該在習慣和接納的同時,尋求改善和解決的方法。”

  “前所未有的環境,造就了前所未有的一代人。”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在評價“網一代”時這樣説道。的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創新創業的門檻大大降低,作為網路時代的“原住民”,90後可謂生逢其時,或許只是出於興趣和愛好,便把各種創意變成現實,甚至發展成為個人事業。

  “我叫陰明,陰天的陰、明天的明。90年雙子座,所以性格有點陰晴不定、喜怒無常……”在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上的一家咖啡館內,90後創業者陰明稍帶調侃地自我介紹道,25歲的他已經是一家網站的聯合創始人。“我們和上一代創業者不一樣。首先是自身的條件。我們這代創業者不用擔心因為創業暫時沒有收入就活不下去。即使沒有成功,也未嘗沒有退路。”因愛寫程式而走上創業道路的陰明,道出了不少90後的心聲:“上一代人的機會更多,只要敢闖到處都是空白的市場,而今天傳統的市場已經飽和。只有擁有新的技術、新的發明、新的理念,才可能站住腳跟。而且,幾乎所有的項目都跟網際網路有關。我們這代人從小便接觸網際網路,這是我們認識世界、與外界溝通的窗口,也是興趣愛好與個人事業結合的平臺。”

  全球化和資訊化的洪流,推動著90後快速向前,他們不再像父輩那樣,被拘束在單一的中國文化和單純的大學校園之中。這一代人擁有更為廣闊的視野,正以網路為“長纓”,縛理想的“蒼龍”。恰如一名90後“手機依賴族”所説:“移動網際網路是擋不住的潮流,能享受科技盛宴、提高生活工作效率是我們的幸運,但如何讓它更好地服務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90後是傳統向現代過渡的一代人。一方面繼承了父輩的傳統思想,一方面又通過網路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思維很活躍。”共青團廣東省委副書記梁均達這樣界定。

  “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

  被誇大的非主流生活,其實“玩得酷也靠得住”

  “不論是大集體還是小圈子,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中心。”

  ——一名90後的自述

  “我們班共50人,每個人都是一個小世界。”在90後男孩文靖淵眼中,他和他的同學都不太一樣。文靖淵1994年3月出生,目前是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三年級學生,“除了班上的集體活動大家會聚在一起,平時一般都在各自的小圈子裏活動。身邊的同學愛好也是千姿百態:有傳統的音樂、電影,也有動漫遊戲、萌攝、日搖,等等。但喜好再奇葩,大家也都見怪不怪,因為我們就是一群個性差異很大、特立獨行的個體。”

  成長于中國社會快速發展階段的90後們,普遍具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我就是我,我是一個不同的人”。有人説,90後是中國歷史上自我意識和感知最為強烈的一群年輕人,他們不喜歡各種集體標簽和比較,常常乾脆地用一句“我就是我”來開啟和結束對話。

  “前兩天我和兩個學生一起吃飯,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飯桌上的他們看似聊得很熱鬧,但仔細一聽,兩人其實並沒有在意對方的話題,都是自顧自地説自己的事。各説各話卻能無縫契合,他們就是這般奇特。”一位在高校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感嘆,“我班上大都是1994、1995年出生的孩子,在他們的腦海裏,‘班集體’的概念似乎淡化了。‘存在感’對於他們是一個特別重要的東西,大的集體活動存在感低,許多孩子都不太願意參加。後來,我根據這些學生的特點,探索了一種社群化的管理方式:在班裏成立興趣小組,3到5個人就能建立一個,比如體育運動小組、美食小組等,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活動,提升他們的參與感,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以前班級活動一學期能有幾次就不錯了,現在一學期少説也有20多次。”

  個體意識的覺醒、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統一型號的“社會産品”……90後最突出的一大特徵就是有個性。“這是非常自我的一代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青少年與社會問題研究室主任李春玲表示,“與其他幾代人相比,90後的個性是突出和鮮活的。而且,每個個體的個性都是多元化和差異化的。”

  90後的鮮明個性,迎來的並非全是掌聲。有人給90後貼上“非主流”的標簽,覺得他們會向主流情感和傳統價值觀發出挑戰。

  “90後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獨享父母、長輩的關愛,往往有著更為強烈的自我意識。但對於這一群體,不能簡單作出非此即彼的‘好與壞’的單項選擇。既不能遷就90後身上的缺點和不足,也不能無視他們身上的亮點。”北京某大學學生工作處老師説:“與這些孩子接觸多了你就會發現,他們中大多數人的自我並不是盲目任性,而是有個性並負責任的追求。”在這位老師的眼中,90後真正嚮往的,不是簡單的與眾不同,而是發現自己天賦,圍繞興趣愛好展開生活,通過獨立思考和體驗形成自己的判斷和原則,做一個自我認可的不普通的普通人。

  2007年入學,2009年毅然輟學參軍;2011年,重回大學校園,為紀念當兵經歷,騎行940公里退伍回鄉;之後數次騎行,並在2014年8月寫下遺書,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初次聽到這些故事,記者腦中浮現的是一個特立獨行甚至有些“不靠譜”的人,與眼前這位樸實靦腆甚至有些害羞的大男孩相差甚遠。劉堯,1990年9月生,安徽宿州人,清華大學自動化係研究生一年級學生。“在別人眼中,我可能是個不走尋常路的人。獨立、有個性,會不顧一切去做喜歡的事情。但其實我就是一個很普通的宅男。也可能就是比別人多了點冒險精神,顯得格外不一樣。”劉堯説。

  對於90後“不大靠譜”的説法,劉堯很不贊同。“誰説我們90後靠不住?雖然我堅持冒險精神大於理性,但有一點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改變的,那就是堅持做一個講原則和重規則的人。”在校期間,劉堯曾先後獲得優秀志願者、自動化係優秀共産黨員、“清華大學自強之星”等榮譽,參軍入伍期間,榮立三等功一次。回到學校後,劉堯除了繼續學業,還擔任了國防班的輔導員。對於未來,他也有著清晰的設計,“既要玩得酷,也要靠得住。”劉堯説,“畢業以後,我想先找一份IT行業的工作,然後再創業,把在校所學與個人事業發展結合起來。”

  “不一樣的人生設計”

  追求品質生活,也追求奮鬥的青春

  “我希望有一份能帶來快樂的工作,並非哪兒錢多往哪兒去。”

  ——一個90後對未來生活的期許

  1990年4月出生的廣東肇慶小夥李俊華,目前在東莞易事特公司做售後服務。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不高,但他很喜歡這份工作。“每天可以和外國人打交道,説我最愛的英語,還挺開心的。對我來説,一份工作願不願幹、幹多久,取決於它能不能提供和我意願相一致的平臺。如果每天上班等著下班,會極大影響我的心情,我的才能就被埋沒了。”

  儘管公司補助加班費,但李俊華從來不加班,他認為那是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這也是他們許多同齡人身上的共性。在一些90後看來,這不是因為懶,只是為了守護自己的“生活”。

  “與前幾代人相比,90後員工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將工作和生活分得很開,更多地將時間花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對於公司的加班要求,他們會有選擇性地服從,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拒絕。”在深圳富士康科技集團內,90後員工已佔員工總數的四成,該集團宣傳部部長賀道良説:“沒有了養家糊口的壓力,90後工作沒有上一輩人那麼勤奮,抗壓性不夠。他們打工的目的也發生了變化,更多的是想要尋求好的發展前景。為此,我們專門成立了富士康IE學院,開設了多門課程,員工可以免費選修。許多工人因為學歷和能力的提升,從一線工人成長為管理層。”

  趕上了經濟騰飛的好時代,90後無疑是幸福一代,父輩的拼搏和積累給他們奠定了更好生活的起點。無論是對工作還是生活,90後都有與前人截然不同的態度,“品質”成為挂在嘴邊的常用詞。他們注重消費過程中收穫的快樂,強調自身感知和體驗,但同時也表示品質不等於物質,好的品質不一定就需要高價格去實現。“衣服不一定是大牌,把自己穿得光鮮、得體最重要。”范思哲、紀梵希,是文靖淵喜歡的牌子,但他表示只是有研究,卻很少購買,“像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學生基本上都在網上買衣服,方便而且性價比高,快遞到樓下,拎上樓就能穿。敢花錢也會花錢,我一直堅持做精明又實在的消費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朱迪2014年以手機消費對90後進行調研發現,大部分90後並非完全認同或實踐“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能有意識地作出較理性的消費選擇,並且在購買動機上以“自我導向”的消費傾向為主,具體表現為追求舒適、審美以及性價比。

  流水線的農民工,象牙塔裏的大學生,鋼鐵森林裏行色匆匆的白領……這些90後對於物質、金錢看得開、拎得清。他們不願意為了錢和物質,去犧牲自己的生活。但是為了生活的美好,也願意不斷地努力、奮鬥。

  有人説,90後更容易被實實在在的可感幸福吸引,而非“成功學”。在他們的流行語錄裏,有這麼一個詞——“小確幸”,指的是一種微小而確定的幸福。

  鄭小紅的“小確幸”就是為父母“幫把手”。“前幾年有一次乾旱,花椒減産,家裏就過得難一些。看到爸媽勞累的背影,鼻子一直髮酸。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意識到,他們真的老了,需要我來幫把手。”這位22歲的重慶北碚區素心村姑娘,職高畢業後,回家成立了川心花椒種植股份合作社。同齡人踏入大學的時候,她已經成為家裏的頂梁柱。“我現在要生産花椒油,已申請了商標。我想做出自己的品牌。”回到農村,鄭小紅卻並不打算像父母那樣土裏刨食,她告訴父母,要有品牌,才能有附加值,才能做大。“今年我就要擴大生産了,應該可以在重慶的大超市裏上架銷售。”

  從小一起在村里長大的小夥伴們,留在村裏務農的,只有鄭小紅一個。但她並不失落,“有時候也羨慕小夥伴們能自己去飛。但是他們也有羨慕我的地方,因為我已經有自己的事業了。”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唐丹認為,“回到農村、留在農村,對於90後的年輕人來説,是一種小眾的選擇。這群人的初衷也有分化,有些是為了在農村的天地裏實現理想,有些是在照顧父母的同時找到了自己的事業。他們有不一樣的人生設計,他們會改變農村的面貌。”

  “讓有趣的事情變得有意義”

  有夢想亦有行動,從身邊開始改變世界

  “只有承擔過的青春才會更加厚重。”

  ——一個90後志願者分享給同齡人的話

  “最初的想法很簡單,就是想免費去非洲玩。”清華大學公管學院一年級研究生陳維維,談起2014年暑假肯亞那段支教經歷時,依然掩飾不住臉上的興奮神情,“一開始只是覺著有趣,但慢慢就開始體會到‘改變他人是件特別幸福的事’。兩周的時間,能夠讓當地的孩子對中國文化感興趣,讓他們知道中國不是只有‘廉價商品’和‘象牙交易’,我覺得很自豪。”

  “許多90後接觸公益,一開始只是覺得新鮮和有趣。他們對社會的期待,很多來自個體的視野和感覺。”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副會長譚建光將90後的公益行為總結為:憑興趣做,靠不認輸堅持下來,通過網路等技術手段發展壯大,慢慢地成為品牌。

  “我們團隊現在的專職工作人員有8個,兼職的有7個。我是年紀最大的,1987年出生,最小是1993年的。”在廣州,有一個由80後、90後年輕人組成的公益環保組織,2009年開始致力於倡導並引領更多的人騎車出行,推動城市生活形態的轉變,陳嘉俊是這個組織的負責人。在他眼中,身邊的90後是一群特別可愛的夥伴。“他們積極主動,堅持自己的想法。想做就做,不想做打死都不做。”陳嘉俊説,在許多人看來,90後更加關注自我,較少關心社會問題,“但我身邊有很多年輕人還未走出校園就開始組建社團,積極思考社會事務、為他人服務。相比他們的年齡來説,做得已經非常不錯了。”

  愛小動物、愛運動、愛跟男朋友去鄰居家蹭飯……聲音甜美、外形柔弱的90後女生陳詣藍,剛剛加入“拜客”兩個月。她是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二年級研究生,今年1月從學校休學一年,開始了專職公益推廣的工作。“我是一個有夢想然後願意等待時機、實現夢想的人。去年,到美國加州伯克利大學交流,在那裏,我感受到了他們對於自行車的友好。而在廣州,騎自行車卻常常遭遇到各種困境和尷尬。”陳詣藍説。於是,當交流結束回到廣州,她便向學校提出休學申請,全職從事公益。“1月7日,當飛機落地的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要用一年的時間在‘拜客’工作,推動綠色出行。”

  “做這事不覺得會耽誤畢業,會影響前程嗎?”記者問。

  “這就是我的人生啊!我想要乾淨的空氣,這是我的個人權益,我得從自身做起,從身邊開始改變世界。活在這一刻讓我覺得無比有意義。”陳詣藍答道。

  “90後關注的社會問題,往往是影響自己切身利益,或是親自觀察和體驗過的,他們想成為身邊社會問題的解決者。”廣東省志願者聯合會秘書長黎元宇説。從事志願服務5年多的他認為,如今的90後志願者有些新特點,“目前,在廣東志願者資訊管理服務平臺註冊的志願者有600余萬人,其中近一半是90後。相比80後,90後行動力更強、更活躍。很多人把志願活動當作一種社交方式,同時也是一種體現自我價值的方式,許多人的初衷是‘讓有趣的事情變得更加有意義’。”

  “90後關心別人不再是出於傳統的‘看到別人有困難或需要就幫助’,而是從自身的感悟出發,感同身受再給予幫助,因為他們覺得‘我需要的別人可能也需要’‘我擁有的東西他人沒有的時候怎麼幫助別人得到’。”譚建光表示,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新代際群體觀念的變化,90後的公益出發點更多表現為“有我利他”。“在不少90後看來,做公益不一定意味著犧牲小我幸福、放棄個人利益。”

  “我在這出生、長大,未來也將在這生活、工作。”談到廣州的未來,陳詣藍眼中有期待,更多的是篤定,“我要用行動讓這個城市變得更美。有人給90後貼上了自私標簽,但我們知道事實並不如此。我們有責任感,有夢想,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給這個社會帶來一些好的改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