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4月以來63家企業棄發債券近600億元

  • 發佈時間:2016-04-20 06:4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記者 鐘源  責任編輯:畢曉娟

  伴隨信用債違約事件不斷發酵,其副作用也在隨之顯現。開年以來,尤其是4月份以來,低等級信用債的發行困難與日俱增。為降低融資成本,不少企業取消或推遲了原有的發行計劃。統計顯示,4月以來已有63家企業放棄發行債券近600億元,遠超去年4月的總量。

  “近期市場波動較大、在原協商利率區間內認購不足,所以在原定發行時間的最後當口,公司決定暫緩發行。”19日,東部某交通投資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他坦言,推遲發行是明智的選擇,為公司每年減少上千萬元的利息支出。“只要市場回暖,我們將果斷重新發行。”該負責人表示。

  WIND最新數據顯示,截至記者發稿時止,本月已有63家企業的66期債券取消或推遲發行,涉及金額近600億元,在發行只數上是去年同期的8倍。4月11日可以説是最“黑暗”的一天,15隻擬發債券被“叫停”,而4月13日一天之內,就有9家企業共取消發行債券82億元。

  事實上,隨著信用債違約事件頻頻爆發,今年開年以來債券“棄發潮”愈演愈烈。特別是進入開工融資高峰期的3月份,共有62家企業取消448億元債券發行計劃,規模相當於去年同期的3倍。

  對此,光大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張旭19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對於多數發行人而言,由於發行利率與其預期利率存在一定的利差,因此主動取消或推遲發行。”張旭認為,如果今後市場利率持續保持高位,其預期利率會逐步修正,從而使得預期差收斂,增加其擴大意願。

  需要指出的是,在陸續出現的幾期信用風險事件中,短期融資券的佔比有所提升,從去年山水超短融違約至今,已經陸續有4至5起跟超短融有關的風險事件。

  “當然,對於少部分資質較差的發行人而言,由於市場的風險偏好下降,因此投資需求降低,導致其被動取消或推遲發行。”張旭表示。數據顯示,3月和4月間,七年期AA-等級企業債券與可比政府債券之間的收益率差已經擴大了14個基點。從1月19日352個基點的低點起,這一缺口現在已經達到了376個基點的近四個月最高點,在此期間,已經至少有七家公司發生債務違約,而去年同期只有一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