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開年首曝信用風險:三特電器兌付難 中債增信將代償

  • 發佈時間:2016-01-21 07:34:3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向江林  責任編輯:畢曉娟

    1月18日,中債信用增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債增信)公告稱,若作為山東省青島市2013年度第一期中小企業集合票據(簡稱13青島SMECN1)聯合發行人之一的青島三特電器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特電器)無法按期全額兌付本期票據的本金和利息,中債增信將按約履行信用增進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危機是新年以來債券信用風險第一彈。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近兩個月來,已有“15山水SCP001”、“12舜天債”、“11雲維債”等多個信用債暴違約風險。實際上,自2015年以來,已出現首例公募債“11超日債”違約、首例國企債券“11天威MTN2”違約、首例央企債券“12二重集MTN12”違約等主體更廣泛的違約事件。

  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部分企業財務狀況逐漸惡化或難以避免。

  1月17日,三特電器公告稱,因公司減産,收入下降,且需支付供應商貸款和工人工資,現金流較為緊張,已無法履行按期兌付本息的義務,並提請中債增信履行代償義務。

  資料顯示,“13青島SMECN1”于2013年1月25日發行,發行總額1.2億元,期限3年,年息率為6%,到期兌付日為2016年1月25日。由中債增信提供不可撤銷的連帶責任保證擔保。而三特電器作為本期票據的聯合發行人之一,發行金額為6000萬元,到期應兌付本息總額為6360萬元。

  “從宏觀方面來講,經濟持續下滑,GDP增速25年來首次跌破7%,整個經濟受産能過剩的影響很大。”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範為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實際上,從2013年起我國經濟就一直處在下滑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由於産能過剩而無法提高價格,因此企業難以實現利潤。持續下去,企業的償債壓力就會加大。”

  范為稱,違約通常發生在出現下行的行業,如説太陽能、煤炭等。同時,這也反映出在經濟轉型過程中,一些傳統行業已走向萎縮,而新興行業逐步興起的特徵。

  對於2016年債券市場信用風險是否會發生好轉,范為表示,客觀而言,2016年宏觀經濟下行的壓力依然很大,信用風險仍然是一個高發窗口。首先,在人口要素方面,勞動力優勢持續減弱;另一方面,資本外流加劇,資本要素等新的因素也加劇了下行壓力。

  “雖然債券的發行越來越市場化是一個向好因素,但是不能忽視它的雙刃劍效應。”范為解釋稱,“從債券市場的發展來説,首先發債的企業必然是一些資質優秀的企業。但是隨著債券市場逐步發展,發行人的資質逐漸下沉。客觀上,發行人的資質是相對下滑的,因為當優秀企業發債完成後,金融機構只能尋求相對優秀的企業繼續發債,而這個因素也是無法改變的。”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固定收益組李詩在一份研報中表示,在經濟持續下行的宏觀環境下,“償債能力惡化——金融機構收緊融資——企業資金斷裂——信用風險進一步深化”的惡性迴圈已經有所顯現,不同債務違約風險相互傳導效應愈加明顯。

  “經濟結構轉型期肯定不是2015年一年就會完成的,因此,2016年仍然是債市信用風險高發的窗口。”范為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