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謹防地方債的“變臉”遊戲

  • 發佈時間:2016-01-14 07:1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婧  責任編輯:畢曉娟

  2015年3.2萬億置換債的推出有效緩解了償債高峰期的風險。與2014年底的焦灼不安相比,地方政府實實在在松了一口氣。然而,在穩增長的大環境下,為了加大投資力度,一些地方政府加杠桿的思維復蘇,多種“創新”的舉債方式浮出水面,其潛在風險不容輕視。

  杠桿率過高的問題,在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存在。在全社會杠桿率高企的背景下,地方政府的高杠桿率更值得反思和重視。我國政府一類債務佔GDP的比重在40%左右,這是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如果將二類、三類債務以合適的比例進行折算,則政府負債率恐需再增長至少3個百分點,如此發展很快就可能超過60%的國際警戒線。

  目前,雖然短期內負債率並未超過警戒線,但區域性風險不得不防。審計署數據顯示,至2012年底,有3個省級、99個市級、l95個縣級、3465個鄉鎮政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高於100%。隨著宏觀經濟增速放緩、地方財政增速回落以及房地産市場的調整,一旦累積的債務風險超過地方財政承受能力,就有可能爆發區域性財政風險。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隨著置換債的推出,“火燒眉毛”的風險延緩了,由於置換債務的期限大都在5年以上,一些地方政府希望能夠將全部存量債務進行置換,對未來的債務償還問題尚無緊迫感。這種“地方債已不是問題”的潛意識很容易誘發新的風險。

  就在1月11日,財政部稱將對地方政府債務餘額實行限額管理,具體分為一般債務限額和專項債務限額。2015年全國地方債限額16萬億,其中存量債務15.4萬億,新增債務6000億。此舉意在給地方債設立“天花板”,遏制舉債衝動。但對於“加杠桿”已成為慣性思維的地方政府而言,限額未必真的勒得住舉債衝動。

  目前2016年地方政府新增債券規模已定,一般債券和專項債券總額均較去年有所增長。雖然財政部已經明確債務率過高的地區安排新增債的規模相對小,而債務率低的地方可以分配更多的新增債額度,然而,不少地方政府都希望能再多一點額度。更有地方財政人士表示,希望未來可以將當地16萬億限額之外的地方債重新納入地方政府債務。

  除了呼籲增加額度之外,還有更多地方政府、包括一些中央部門也以各種方式錶示希望“復活”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理由也很簡單,“穩增長”大局需要地方繼續保持投融資熱情,而融資平臺是最有效的方式。

  當下最需防範的,是地方政府“新瓶裝舊酒”創新舉債方式。PPP和財政引導産業基金都是政策鼓勵、可以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的有效方式。不過真正適應新模式絕非一日之功。現在有些地方的PPP項目實際上是以債務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借PPP之名行地方平臺變相融資之實,這有可能滋生新的風險。有些地方的財政與銀行、國有企業等合作成立産業基金,然而基金運作中行政色彩強烈,投資風險控制機制不完善,不排除未來進一步形成“變相債務”。

  總之,置換債只是解了“燃眉之急”,然而風險猶在,地方債“變臉”遊戲就不要再玩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