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璠:地方債現“兩套數據”並非要害所在
- 發佈時間:2015-01-14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出現“兩套數據”不是地方債務問題的要害所在,不必為認可哪套數據而糾結,關鍵是要實事求是。甄別地方債的目的是要搞清楚地方政府真實的債務規模,再逐步理出清理處置的辦法。長遠的治本之策,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把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來
近日,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問題再次引發廣泛關注,且關注的焦點在於一些地方上報的“兩套數據”。有報道稱,地方在上報數據時傾向於做大現有債務的盤子,致使從上報的結果看,近期政府債務激增。同時,多地城投公司上報兩套債務數據,這兩套數據最大相差30%。業界人士也紛紛聚焦“兩套數據”發表看法,有的分析原因,如審計時怕擔責任,有可能少報,現在又怕成為“燙手山芋”,所以“應報盡報”;有的則擔心面對兩套數據,主管部門到底用哪套。如此數據不一,還能否弄清楚真實的地方債務規模?
各界的擔心確有道理。統計數據準確與否的一個前提,應該是口徑、範圍是否統一規範。起碼,由一個部門佈置的工作,同一個填報單位是不應該出現兩套數據的。而財政部門的相關文件也都明確,要與審計口徑保持一致。但是,此一時彼一時。如果審計時漏報、錯報、瞞報沒有被發現呢?現在是要將錯就錯、把錯誤進行到底,還是應該有錯必糾、實事求是?答案無疑應該是後者,不管發現錯誤是因為能力提高,還是良心發現,或是利益使然。
所以,出現“兩套數據”本不是地方債務問題的要害所在,且此類問題也並非無解,也不必為認可哪套數據而糾結,關鍵是要實事求是。甄別地方債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搞清楚地方政府真實的債務規模,再逐步理出清理處置的辦法。其中一條基本的判別標準,在於是否該由地方政府來還債。有人認為其中可能存在地方與中央的博弈,但這並不妨礙以“誰舉債誰還錢”的原則去甄別,且與此項工作有關的文件中都並沒有明示或暗示地方政府的債務會由中央財政埋單。與任何一項規範的統計工作一樣,主管部門不應簡單地報什麼是什麼,而應該進行邏輯、技術審核;且這樣大規模的重要調查,都應該深入實地進行抽查、核實,對有意瞞報、虛報應依法處理。
至於負債警戒線的問題,中國地方政府的債務及債務風險是不應該簡單用國際標準來衡量的。雖然地方政府債務涉及地方政府、城投公司、銀行等諸多方面,但沒有一方做的是自家買賣。在分稅體制下,地方政府可以動用的資金主要是地方財政收入,還有中央財政的轉移支付。但前些年,一些地方黨政部門及領導人大搞政績工程、面子工程,有的地方把遠未到使用年限的建築推倒重建、一些小城市建起容納超過全部人口規模的廣場,一些重復建設、超大規模項目都超出了地方政府的財政能力,所以只能借貸或賒賬。且其中許多基礎性項目本不屬盈利性質,一些商業性項目又難以收回投資,以致一些地方政府借新債還舊債。再説説銀行,本應該是借雞生蛋的。10個雞蛋應該生出12個甚至更多,但如今變成了8個,埋伏下了潛在的金融風險。所以,判斷地方政府的債務風險,必須以地方財力為標準。
實事求是地面對和處理地方債的“兩套數據”,在合理認定規模的基礎上,再進行清理和處置。對於存量的處理,需要在各級財政部門的指導下分步進行,且應與各級組織部門聯手,對於不切實際過度舉債、留下鉅額債務難以償還的地區,該追責的追責,即使相關責任人已經調任乃至高升。對於增量的把握,需要地方人大切實有效地行使監督職能,預算報告不能再是內行糊弄外行的天書。對舉債的規模、形式、內容,償債的方式、能力、期限,項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要有清晰表述,接受人大審議和質詢。而更加長遠的治本之策,則是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政績觀,改變考核和選拔幹部的導向,適應新常態,在允許速度適度回調的同時,把經濟工作的重點放到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上來。同時,對中央和地方的借債、償債行為進行科學評價,並確定其與經濟增長、財政增長之間的合理關係,以此作為評價地方發展和考核幹部的重要內容,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長久惠及民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