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9日 星期天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信貸擴張漸成債市隱憂

  • 發佈時間:2015-01-09 00:30:42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蔡年華  責任編輯:胡愛善

  近期,銀行信貸投放速度明顯加快,有力地彌補了非標資産收縮産生的融資缺口。在經濟新常態下,信貸規模擴張短期有利於促進利率下行,中長期卻可能成為制約債市表現的重大隱憂。

  據測算,2014年本外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的比重由2013年的54%升至61%,新增貸款佔新增社會融資規模的比例已達到70%以上,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這主要歸因于2014年對非標業務的監管約束以及央行放鬆對商業銀行信貸額度的管控等。

  新增貸款規模擴張有力地彌補了非標資産收縮産生的融資缺口,同時由於央行在2014年11月大幅下調貸款基準利率,新增貸款的利率水準將趨於下降,起到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作用。不同於非標資産,貸款的貨幣派生能力較強,也有利於改善商業銀行過度依賴同業負債進行規模擴張的狀況。對債券市場而言,新增貸款規模上升配合央行降息,短期將有利於降低融資成本,並帶動債券利率下行。同時,貸款利率的下降也將降低企業通過債券籌資的意願,進而改善債券市場供需結構,利好債市行情。

  但是,從新增貸款的結構來看,2014年中長期貸款佔比由2013年的52%升至59%,同時,非金融企業融資在中長期貸款中佔比由48%升至58%,增幅明顯。可見,信貸結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從中長期來看,企業中長期貸款規模擴張將有助於改善企業經營狀況,也表明企業借新還舊的短期行為有所改變,投資意願有所增長,這對經濟基本面的改善起到支撐作用。

  2015年,新增貸款在社會融資規模中佔比或將延續回升勢頭,主要依據是:首先,雖然房地産和地方融資平臺融資需求受到制度約束將保持低迷,但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融資需求巨大,目前來看,除政府稅收和中央轉移支付外,土地收入已難當大任,貸款仍將是基建投資的主要融資渠道;其次,在“堵邪路,開正門”的監管環境下,非標渠道能夠提供的資金極為有限,商業銀行更多將通過貸款為企業進行融資,而央行放寬存貸款約束也支援信貸擴張。

  由於信貸投放速度明顯加快,社會融資規模或將重回升勢,這也有利於經濟重回緩慢復蘇格局,對於中長期債券而言,利率上行的風險明顯增大。對於短期債券而言,由於貨幣環境將得到改善,加上央行將以穩定的資金面支援信貸增長,利率繼續上行的壓力不大。有鋻於此,未來債券收益率曲線將重回陡峭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