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股債蹺蹺板有望變雙牛

  • 發佈時間:2014-10-14 00:31:17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本週一(10月13日),國債期貨市場一掃節後三個交易日連續下跌的陰霾,尾市發力上攻,三個合約全線收紅。與此同時,股指期貨行情驚心動魄,大幅跳水之後又重拾升勢。早盤一度跌至2425點,但隨後調轉方向,午盤更一度走強,最終收回大部分失地,報收于2454.4點,下跌10.8點或0.44%,留長下影線。

  市場人士指出,9月進出口數據超預期未對期債市場造成有效衝擊,短期來看,即將公佈的9月其他重要經濟數據也難以帶來明顯利空,流動性偏松有望對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價格繼續形成支撐。不過,當前由於貨幣政策可能仍處於觀察期,期價維持區間震蕩的概率較大;中長期來看,為降低融資成本而打造的低利率環境下,資本市場有望出現“股債雙牛”格局。

  尾市拉升 全線上漲

  上周,在國慶節後的三個交易日裏,由於假期公佈的房貸新政策衝擊尚未完全消褪,加之9月重磅數據公佈在即,而此前公佈的中採和匯豐PMI指數顯示經濟向好,市場觀望氣氛濃厚,國債期貨價格連跌三日。

  13日早盤,市場迎來本週第一個重要經濟數據。據海關總署公佈,中國9月進出口超預期好轉,當月出口同比增速創19個月高點,達到15.3%,進口同比增長7%。同時,當月貿易順差小幅縮窄至310億美元。

  期債市場上,期價早盤一度微跌,隨著市場對數據逐漸消化,合約價格小幅翻紅,之後在全天大部分時間裏維持窄幅震蕩,而臨近收盤不到一個小時,期價出現持續拉升。截至當日收盤,主力合約TF1412收于94.65元,較上週五結算價上漲0.166元或0.18%,TF1503、TF1506分別上漲0.13%、0.10%。三個合約共成交2225手,較上週五的756手大幅增加,但與9月中下旬交易活躍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總持倉10525手,較上週五增加306手。

  受期債帶動,利率債現券市場午後也出現上漲,可交割券收益率尾盤多數下行。如14附息國債13收益率下行2.4BP、14附息06下行2.0BP、13附息20下行1.42BP。

  對於昨日期債市場的尾盤異動,有交易員表示,其背後並無明確跡象可尋,但也並非不可解釋。該市場人士指出,雖然即將出爐的9月金融經濟數據令投資者産生了短期觀望情緒,但期債市場中長期看漲預期依然強烈,這往往使得做多力量處於一觸即發狀態。

  數據難有利空 資金支撐有力

  經濟基本面和貨幣流動性,始終是衡量債券期現市場前景的主要砝碼。而從昨日消息層面來看,雖然出口數據好于預期,但據申銀萬國分析,高頻數據很難對9月出口數據形成支撐,因而不排除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存在一定虛假貿易的水分,實體經濟可能並未明顯改善。

  另外,中信期貨在其國債期貨週報中表示,本週市場焦點在於9月經濟數據,通脹方面,預計CPI、PPI同比下跌,對貨幣政策不會形成限制,但若物價下行幅度超預期並得以持續,可能的通縮風險將進一步加強寬鬆政策的預期;金融數據方面,預計M2同比增長維持穩定在12.8%,新增貸款小幅回升至7500億元左右。整體而言,預計9月經濟數據給期債帶來的利空壓力不大。該機構還表示,房地産市場的放鬆限貸政策固然會緩解經濟短期下行的壓力,但其黃金時代已然過去,整體全年經濟的表現也仍然堪憂。

  在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定的同時,貨幣流動性對債券市場的主導作用越發明顯。可以説,昨日期債價格尾市拉升,就與資金面的寬鬆密不可分。數據顯示,昨日上交所質押式回購市場標桿品種——7天回購利率尾市跳水,全天加權平均利率收報3.32%,較上週五的4.25%下跌近100BP;銀行間7天回購加權平均利率收報3.05%,更是徘徊在今年4月下旬以來的低位水準。而這還是發生在當日有100億元可轉債申購的情況下,顯示度過9月下旬以來的新股申購、季末考核和國慶長假等敏感時點之後,貨幣市場流動性持續呈現穩中偏松格局。

  股債雙牛可期 短期難改震蕩

  值得一提的是,7月下旬以來,伴隨A股市場的持續走牛,市場上看多股市的觀點有所增多,而與此同時,“股債蹺蹺板”的説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打壓了對債券市場的看多情緒。畢竟從歷史經驗來看,股市走牛意味著市場預期經濟向上,而經濟向好對利率債市場則是不利因素,因此歷史上“股債雙牛”的局面並不多見。

  然而,世易時移,隨著經濟“新常態”的提法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已經有機構對上述邏輯提出了質疑。中信證券分析師就在其四季度利率債投資策略中指出,股債雙牛的短期邏輯是流動性因素驅動,長期邏輯是低利率環境下的盈利預期改善。

  可以説,今年以來,市場已經見到了由流動性推動的“股債雙牛”。而在對於“股債雙牛”長期邏輯的解釋上,中信證券表示,新常態下,中國經濟增長範式由過去的投資+地産驅動型,轉變為創新驅動為主,投資驅動為輔,這使得經濟增長主體變為對利率敏感部門;而在降低融資成本的政策目標下,無論是通過降低無風險利率或將資金從對利率不敏感部門擠出來達到目標,都對債券市場形成利好,同時,降低融資成本意味著企業盈利增加,從而對股市走牛形成驅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