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債券 > 債券資訊 > 正文

字號:  

新興經濟體本幣債券市場興起

  • 發佈時間:2014-08-26 06:14: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習人

  金融危機後,發展國內資本市場、以當地貨幣發行債券成為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優先選擇

  為尋找發展新途徑、拓寬融資渠道,新興經濟體對資本市場概念的理解變得更為清晰

  新興經濟體發展本幣債券市場,動力主要源自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國際融資方迅速撤離,發展國內資本市場、以當地貨幣發行債券成為一些新興經濟體的優先選擇。目前,世界銀行正在協助新興經濟體構建資本市場,向國際以及國內投資者銷售“離岸”本幣債券。2011年以來,世界銀行已經以包括烏干達先令、泰國泰銖和中國人民幣在內的19個幣種發行了價值約85億美元的債券。

  國內資本市場的規模被認為是私營部門健康程度的晴雨錶和企業能否獲得投資、發展及創造就業機會的判斷標準。為尋找發展新途徑,拓寬融資渠道,實現增長,新興經濟體對資本市場概念的理解變得更為清晰。目前,非洲及其他地區對本幣債券發行方式的興趣增強,本幣發行速度也在加快,世界銀行正加大其本幣債券業務規模。

  據了解,2013財年,世界銀行以當地貨幣發行的債券創下了5億美元的發行紀錄。本財年,世界銀行以當地貨幣發行的債券數額已經超過去年的兩倍,其中包括10億美元離岸印度盧比和超過3億美元離岸人民幣的債券發行。最近,世界銀行正準備在盧安達發行本幣債券,同時也在與其他非洲和亞洲國家以及歐洲和拉丁美洲的新興國家商討發行本幣債券事宜。

  世界銀行下設機構——國際金融公司(IFC)司庫局客戶事宜解決處處長莫尼什·馬赫爾卡表示,很多國家對發展債券和資本市場的興趣大為增強,“非洲大陸上的很多國家都渴望迎頭趕上國際資本市場的發展步伐。一些國家急盼實現跨越式發展,他們不想再等上20年之後才著手建立併發展資本市場。”

  發展本幣債券市場的大部分動力源自對基礎設施的需求。目前,全球約有14億人缺乏電、氣、煤等能源,26億人未用上環衛設施。估計在未來5年內,僅印度對基礎設施的需求就約達1萬億美元。用於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遠遠超過了世界銀行集團或其他全球性國際開發銀行的投資能力。但是,全球機構資金儲蓄總額至少還有30萬億美元,需要一個橋梁使這些資金暢通流動,而資本市場就是聯結資金與需求的橋梁。

  國際金融公司司庫局非洲客戶關係處官員安德魯·克羅斯表示,許多國家資本市場的規模都非常小,只能實現股票或政府債券的發行,這兩者都無法推動資本市場的投資,而正是依靠這樣的金融基礎設施,私營企業才可以獲得貸款、得以發展並創造就業機會。實際上,由3A級國際機構發行的本幣債券,能夠通過吸引諸如養老基金等打算將其資金投入低風險投資領域的投資者,幫助新興經濟體建立資本市場。從目前情況看,此類債券均供不應求。克羅斯説,在一個只具有初級債券市場的國家開展本幣債券發行準備工作,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但國際金融公司正在將相關流程標準化,以縮短在非洲國家的運作時間。

  馬赫爾卡表示,通過建立併發展資本市場,世界銀行為資金從資金儲蓄庫流出且合理用於項目建設提供了一種穩定機制,這一機制産生的影響可能遠遠大於資本市場本身。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