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5月,姜建清因年齡原因辭任“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董事長一職之後,又有兩家銀行的掌門人即將因年齡問題而“到站”。北京組工網日前發佈兩則幹部任前公示,擬提名張東寧任北京銀行董事長,擬提名樊大志任華夏銀行董事長。這也就意味著北京銀行現任董事長閆冰竹、華夏銀行現任董事長吳建卸任時點已經逐漸臨近。
兩家銀行同時面臨掌門人更換
根據北京組工網的公告,現任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樊大志,擬任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擬提名為華夏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人選。現任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張東寧,擬任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擬提名為北京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人選。對於兩家銀行齊換掌門人的問題,業內人士早有預期。兩家銀行的現任掌門每人平均已超60歲退休年齡。華夏銀行現任掌門人吳建1954年出生,如今已經62歲。而北京銀行董事長閆冰竹1953年出生,今年63歲,尤其在今年以來,外界對閆冰竹“到站”的預期有所上升。
兩名接任者均是從內部拔擢産生。不同的是,張東寧的工作履歷比較簡單,主要都在銀行體系內工作。今年56歲的他曾任北京城市合作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培訓部副總經理、總經理,北京市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培訓部總經理等職務。在加入北京銀行後,又歷任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培訓部總經理,人力資源總監,北京銀行紀委副書記、人力資源總監、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北京銀行紀委書記、董事,副行長等職務。2014年6月張東寧出任北京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行長。
樊大志的工作履歷則比較豐富,現年52歲的樊大志曾任北京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財務部副經理、資金部副經理,投資銀行部經理、投資銀行總部經理,北京市境外融投資管理中心黨組成員、副主任,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黨組成員、董事、副總經理,北京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北京首都創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董事、副總經理,華夏銀行黨委副書記、副行長等職。2008年12月起,樊大志出任華夏銀行黨委副書記、董事、副行長。
值得一提的是,華夏銀行始於去年的高管人事震蕩也在逐漸平復中。在去年銀行高管離職潮中,華夏銀行成為“重災區”,該行副董事長方建一、副行長黃金老等多位高管先後因退休、跳槽等原因離職,華夏銀行四位副行長僅剩兩位,遠低於其他股份制銀行6-8位副行長的配置。隨後,華夏銀行開展了內部選拔工作。今年9月初,華夏銀行迎來兩位新副行長。
業務發展各有掣肘
在所有上市的股份銀行中,華夏銀行可以説是比較低調的一個,有業內人士曾評價,華夏銀行近年來都在“埋頭做事”,宣傳方面不常見到其身影,但這也反映出華夏銀行業務和産品沒有特別出彩或有影響力,長時間的低調很容易被大眾遺忘。
華夏銀行的業績表現平平。今年上半年,華夏銀行實現營業收入312億元,凈利潤98億元,同比增長6.08%,比一季度的7.13%有所回落,在股份制銀行中位列中等水準。資産品質方面,華夏銀行也和大多數銀行一樣,面臨不良率上升的壓力。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華夏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為181.4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56%,呈現出不良雙升的局面。受此影響,公司撥備覆蓋率環比下降至165%,撥貸比環比下降至2.57%,兩者均已接近監管紅線,未來公司撥備計提壓力依然較大。不過,華夏銀行的新興業務增長喜人。上半年新增853億元理財産品,理財業務實現投資收益138億元,實現收入26億元,同比增長30%。不過,中銀國際認為,受到近期銀監會出臺的銀行理財産品新規的影響,下半年該行理財産品的發行量增速和利差可能都會下行。
北京銀行業績在城商行同業中佔據優勢地位,今年上半年,北京銀行凈利潤106.74億元,同比增長6.08%;截至6月末,北京銀行總資産達到1.97萬億元,較年初增長6.86%,增幅在上市銀行中名列前茅,規模在區域銀行遙遙領先。
不過,北京銀行一直無法擺脫地區性商業銀行定位的束縛。半年報顯示,北京銀行在北京地區的分支機構佔到全行近半數,資産規模佔到全行的六成以上,北京地區員工人數佔到全行的58%。由於“出身”問題,北京銀行目前僅在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深圳、浙江、長沙、江蘇、山東、南昌、河北、烏魯木齊等地區有分支機構,境外在我國香港和阿姆斯特丹有代表辦事處。也正是因為向外拓展受限,閆冰竹曾連續多年在“兩會”上呼籲,別再按“出身”區分銀行,建議以資本實力、資産規模、管理能力和監管評級為主要標準,重排銀行座次。
新董事長的挑戰
對於華夏銀行來説,新股東會助力其管理的提升。海通證券認為,完成定增後,人保將同時是華夏銀行和興業銀行第二大股東,當前興業定增已經完成,大股東影響力已顯著增加,地位更加鞏固,而人保對華夏的持股量基本與大股東首鋼相當,考慮到人保可能對金融全牌照的訴求,人保的進入有動力推動華夏銀行管理的提升。
但“樊大志時代”的華夏銀行也將會面臨不少挑戰。海通證券表示,華夏銀行的盈利、收入平穩,可資金業務略弱,壓制同業負債和債券配置,會影響息差和規模。更嚴峻的還是資産品質問題。數據顯示,在華夏銀行上半年的不良貸款餘額中,逾期貸款601億元,增長42%,佔比5.16%,逾期貸款和不良貸款餘額的比為3.32。中信建投認為,這一佔比偏高,後期不良貸款仍面臨暴露的壓力,資産品質隱憂不減。中銀國際也指出,華夏銀行的逾期貸款餘額上半年增長42%,表明資産品質壓力仍然較高,且今年上半年末,90天逾期貸款中僅有40%被確認為不良貸款(低於去年末的50%),説明未來不良貸款生成率還將進一步提高。 雖然不良貸款生成率同比下降,但是以此為依據斷定資産品質下滑的拐點已現還為時尚早。
對於北京銀行未來的“當家人”張東寧來説,擔子一樣不輕鬆。一方面,剛剛遭遇新華聯舉牌的北京銀行暴露出了目前實控人缺位狀態,數據顯示,北京銀行前三大股東分別是荷蘭商業銀行(ING BANK N.V.)、北京市國有資産經營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為13.64%、8.84%和5.08%;另一方面,外資股東也曾給北京銀行的內部人士任命帶來挑戰,2013年張東寧接棒北京銀行行長一職,而股東ING集團提出,為確保領導職務的順利交接,ING集團為CEO變更設立了7個月過渡期,以確保各項工作的無縫銜接。因此,強烈要求北京銀行在行長人選變更時同樣設立過渡期。因此,北京銀行決定參照其股東荷蘭國際集團(ING)經驗及國際慣例,為兩任行長接替設置不超過一年時間的過渡期,在當時的16家上市銀行中,此種交接方式也是頭一次。
此外,在過去的20年間,北京銀行被印下了“閆冰竹時代”的烙印。1995年,北京90家城市信用社開始改制時,北京市政府委派的合作銀行籌建負責人即為閆冰竹。當時,閆冰竹是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營業部主任,嚴曉燕為副主任。閆冰竹調來嚴曉燕擔任自己的副手,他當時從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帶出的團隊,後來很多成長為北京銀行的中高層,甚至進入核心團隊,張東寧便是當時跟隨閆冰竹一同進入北京銀行的。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直言,對北京銀行來説,閆冰竹擁有絕對的掌控力。在業內人士看來,如何成功過渡到“後閆冰竹時代”,保持企業原來的發展戰略、經營風格,並做出轉型和創新探索,平衡各方股東關係,將考驗新任董事長的智慧。
(責任編輯:胡愛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