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金飯碗不好端了 多因素蠶食銀行利潤
- 發佈時間:2016-04-07 23:29:54 來源:國際商報 責任編輯:胡愛善
銀行業賺錢能力大不如前。近日,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相繼發佈2015年年報。統計顯示,五大銀行2015年凈利潤總額超過9200億元,凈利潤增速創歷史新低。除交通銀行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03%外,其他四大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全部在1%以內,像建行只增長了0.28%。
中國銀行業告別高利潤時代已成現實。有業內人士表示,在經濟步入新常態、利率市場化不斷推進的背景下,貸款收益降低、存貸息差收窄、不良貸款率上升情況明顯,這是導致銀行業“金飯碗”成色降低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在因應“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援力度”吁求方面,銀行業仍有不少實際操作層面的問題待解,有關方面還需在“市場化”上多下功夫,為銀行創造更大的操作空間。
多因素蠶食銀行利潤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研究員溫斌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國有銀行的數據表現更為突出,但銀行利率下降是共性的問題,並無本質差別。“隨著利率市場化快速推進,銀行負債成本增加,利差收窄、貸款收益走低成為新常態。”溫斌認為,銀行業利潤增速走低在情理之中。
值得注意的是,不良貸款率上升正成為蠶食銀行利潤的重大隱患。相關機構公佈的五大行研究報告中,均出現“資産品質風險大幅暴露”“資産品質惡化”的風險提示。
數據顯示,中行不良貸款率為1.43%,其餘四大行的不良貸款率均超過1.5%,其中農業銀行不良貸款率達2.39%,位居所有上市銀行之首。五大行去年累計增加的不良貸款總額高達2393億元。
溫斌指出,一些傳統的産能過剩産業,其償債能力下降導致信用風險上升,銀行一方面要核銷不良貸款,另一方面還要增加撥備。“正是由於不良貸款率的攀升,五大行的利潤被撥備吞噬。”
亦有數據顯示,儘管多提了撥備,但由於資産品質惡化,五大行的撥備覆蓋率並不理想。除了農行的189%,其他四大行的撥備均已迫近監管要求的150%的紅線。多提了近300億元撥備的工行,撥備覆蓋率只有156.34%,各行今年的撥備計提仍面臨較大壓力。
扶植中小微還在路上
一方面,受制于一些傳統行業,銀行不良貸款率走升;另一方面,加大銀行業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援力度的呼聲不絕於耳。央行日前發佈報告稱要“紮實推進金融創新,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援力度,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引導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
據記者了解,各家銀行都在轉型中加大了對小微企業、三農等領域的貸款投放。某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該行向中小微企業貸款的“硬”指標數額明顯高於往年。“雖然更傾向於貿易和新興製造業相關領域,但完成任務仍然面臨一定難度。”
就此,溫斌指出,銀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金融支援力度勢在必行,但需要將這種支援界定在“市場行為”的範疇內,而非“福利”性質。“比如,有關方面可以在稅收、核銷方面予以銀行更大的操作空間,以期鼓勵銀行加強向中小企業放貸。”溫斌説,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銀行需要為中小企業貸款的安全性做充足準備,否則,這種吁求仍將面臨實操層面的問題。
此外,還需進一步增加金融機構供給。溫斌補充説,當前,我國已經批准設立了5家民營銀行,未來還將有更多民營銀行出現。“畢竟這些銀行有自身更明確的定位和更加專注的領域,有著獨立的管理經驗和能力,有利於補齊國有銀行在給中小企業貸款方面的短板。”
記者觀察
銀行貸款更偏好誰?
為降低不良貸款率,各家銀行都在見招拆招。如交通銀行就主動從産能過剩行業領域抽身,在其圈定的八大過剩類行業中,貸款餘額為620億元,去年即減退62億元。同時,對政府類、平臺類和房地産類貸款嚴格控制比例,截至去年年末,該行房地産類貸款佔比只有6%,不良貸款率為0.23%。
當下的經濟環境,銀行更傾向於把錢貸給哪些行業呢?溫斌就此給國際商報記者做了一番解讀。
首先,在對公層面,銀行在給傳統産業發放貸款時要採取“有保有壓”的方式,盡可能通過市場化途徑,促進行業並購重組,提高其競爭能力。
據中國工商銀行行長易會滿介紹,“對於産能嚴重過剩要淘汰的、庫存要消化的、企業債務過高的,我們都會定出名單,在下一步工作中進行調整和優化。”
下一步,銀行將加大對現在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支援力度。溫斌説,銀行將著重對高精端行業的金融支援力度,如造船、航空航太等與工業2.0相關的領域。在現代服務業方面,養老、旅遊、大健康、大消費等行業都會釋放更多操作空間。而中小科技型企業也將獲得更多機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越發受到關注,銀行或以“投貸結合”的方式促進科技類中小型企業發展。
另外,消費信貸、消費金融也是銀行青睞的領域。溫斌解釋説,這有利於進一步改善民生,促進消費。“如旅遊和耐用消費品信貸、具有改善性質的剛需的住房貸款等。”
銀行還會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支援。“增加基礎設施建設對穩定經濟發展又很有意義,如水利、城市地下管網等。這種貸款模式正發生著改變,以往是單一的政府融資平臺,眼下正向ppp與國有資本相融合的方式轉變。”溫斌説。
統計顯示,去年銀行業投向基礎設施、戰略性新興産業、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貸款同比分別增長9.4%、8.8%和58.8%,有力地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升級。
總體而言,易會滿的表態也印證了溫斌的判斷。“今年工行重點投向大城市大項目、做好小微企業和個人消費貸款、個人住房貸款,為重點優質企業服務以及投向一些新興領域,包括新産業、新業態、新技術、新模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