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及東北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超沿海 最高逼近5%
- 發佈時間:2016-03-31 07:2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困擾著各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正在從江浙等沿海地區,向中部、東北等地區加速擴散。
雖然規模仍然相對較小,但中部地區的河南、山西,以及東北的吉林、黑龍江等省份,2015年底的不良貸款率已經超過江蘇、山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監管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河南、山西、吉林、黑龍江四省的不良貸款率均超過3%,其中,山西省已經達到4.75%,吉林省也已達到3.68%,黑龍江省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為3.6%,與三季度持平,但比年初已經下降了0.2個百分點。同期,江蘇、山東、浙江、寧波等省市,不良率最高的達2.6%。
此外,另一個不良率超過2%的省份中,雲南去年也在上升之中。截至去年底,雲南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459.14億元,比年初增加241.91億元;不良率2.16%,比年初上升1個百分點。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能説明中部、東北的情況比沿海更嚴重,而是要看基數。”有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從不良率、不良貸款增速來看,上述中部、東北地區的銀行不良貸款確實進入了集中暴露期,但就規模而言,銀行貸款風險最大的地區應該還是浙江、山東等沿海地區。
中部、東北不良率超沿海
江西銀監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去年底,當地銀行業總資産為3.22萬億元,總負債為3.08萬億元,新增不良貸款餘額則達159.9億元,不良率比年初上升0.57個百分點,但不良貸款餘額、不良率的詳細數據則未披露。
可以肯定的是,江西銀行業去年的不良率至少已超過2.4%。2014年底,當地銀行不良率約為1.9%。據此計算,截至去年底,其不良率已達到2.47%。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數據顯示,去年同期,當地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為1.85萬億元。由此可知,截至去年底,江西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近460億元。
江西的情況並非孤例。根據監管資訊,去年三季度,內蒙古不良貸款率為4.28%。而迄今為止,全國已公佈的轄區銀行業2015年統計數據的10多個省份中,河南、山西、吉林、黑龍江四個省份的不良率超過了3%。
河南銀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底,河南銀行業不良貸款1002.54億元,比年初增加529億元,不良率則達到3.2%。根據今年初召開的河南銀行業2016年監管會議披露,去年底該省銀行業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仍達3.01%,規模接近千億元。
吉林、山西兩省的情況更為嚴峻。吉林省銀監局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底,當地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563億元,同比增加58億元,不良率雖然比年初下降0.29個百分點,但仍然處於3.68%的高位。黑龍江省銀行業去年末的不良貸款率為3.6%,雖與三季度持平,但比年初已經下降了0.2個百分點。
在上述披露了具體數據的地區中,山西的不良率處於最高水準。去年同期,山西省銀行業總資産3.62萬億元,但不良貸款規模已經迫近千億元大關。截至去年底,山西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881.6億元,同比增加123億元;不良率環比三季度下降0.18個百分點,但仍達到4.75%。
從地域上來看,江西、山西、吉林等省份,基本處於中部、東北地區範圍內。雖然總體規模相對較小,但不良率方面,河南、山西、吉林、黑龍江都已超過浙江、山東、江蘇等地,更是遠超全國平均水準。
根據銀監會此前數據,截至去年底,全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27萬億元,較2014年底大增51.2%,不良貸款率為1.67%,比2014年底上升0.42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等經濟大省的情況顯示,雖然不良貸款增速、不良率多數高於全國平均水準,但仍遠低於山西、河南、吉林、黑龍江等地。其中,浙江銀行業去年底的不良率為2.37%,山東為2.06%,江蘇則為1.47%。
實際上,目前已經披露銀行業數據的省市中,去年底不良率超過2%的,總共也僅有10個省市。除了上述地區,河北、寧波銀行業截至去年底的不良率分別為2.08%、2.6%,也低於山西、河南、吉林、黑龍江。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遷徙變化從上市銀行年報中也可見一斑。中信銀行年報就顯示,2015年不良貸款構成中,中部、西部地區是不良率上升最快的地區。其中,截至去年底,其中部地區不良率為1.49%,同比上升0.36個百分點,增幅接近33%,西部地區則為0.78%,同比上升0.34個百分點,增幅接近80%。
平安銀行2015年年報數據顯示,該行包括部分中部省份在內的地區,截至去年底的不良率達到1.62%,同比上升了1.14個百分點,增幅高達240%以上,增幅遠超其他區域同期水準。此外,交通銀行在年報中也表示,2016年,風險有從産能過剩矛盾突出的産業鏈,向下游行業擴散,從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從小微企業向大中型企業擴散的趨勢。
中部、東北“不良”進入爆發期?
河南、山西、江西等地,不僅不良率居高不下,去年的不良貸款增速也明顯高於往年,總體上呈現快速擴散的跡象。
最為典型的是河南省。根據河南銀監局數據,去年8月底,轄區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1002.5億元,比年初增加529億元。這意味著,在2014年底,該省不良貸款為473億元左右,而去年僅前三季度增幅就高達112%左右。
人民銀行鄭州中心支行統計顯示,截至去年底,河南全省銀行業貸款餘額3.14萬億元,按3.01%的不良率計算,同期其不良貸款餘額已達950億元之巨,比9月底減少了52億元,但全年增量仍達477億元左右,增幅超過100%。
江西的情況或更為嚴重。2014年底,該省銀行業貸款餘額為1.55萬億元,按1.9%的不良率計算,同期其不良貸款餘額約為300億元。到了2015年底,這一數據已變成460億元,增幅達到53%以上。
浙江、山東同期的不良貸款增速明顯低於上述地區。2015年底,山東銀行業(不含青島)不良貸款餘額1219.8億元,比年初增加223.9億元,同比增加約25%。同期,浙江銀行業(不含寧波)不良貸款餘額1808億元,增幅約30%,均低於山西、河南等地。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能説明中部、東北的情況比沿海更嚴重,而是要看基數,不良貸款增速快、不良率高,與這些地區過去的銀行貸款基數小有關,一旦暴露,不良貸款增速、不良率會快速上升。”華北某股份制銀行高層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
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中層人士也認為,江浙、山東等地的不良貸款暴露較早,絕對規模也比較大,反映在增速上,幅度就不會太大。但實際上,浙江、山東等地的不良貸款比以前增加得更快,規模也比前幾年大,情況應該比中部、東北更嚴重。
“從産業結構上來説,山西、山東、河南、吉林這些地方有相似之處,都是以重工業、能源業為主,但能源業的困難,從2014年才開始明顯體現出來。”該人士認為,由於風險暴露相對較晚,上述地區的情況看起來更為嚴峻。
未來風險幾何
根據銀監會此前數據,截至2015年底,除了1.27萬億元不良貸款,全國銀行業還有餘額高達2.89萬億元的關注類貸款,其規模達到同期不良貸款的2.1倍以上。
“這是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現象,作為銀行資産品質的一個緩衝手段,關注類貸款也有劣變的可能。”上述華北某股份行高層人士認為,如果關注類貸款繼續增長,並且有部分變成不良貸款,上述地區的不良率和不良貸款也存在繼續上升的可能。
上述業內人士認為,山西、河南、吉林等地銀行業未來情況如何,要從當地的産業結構進行分析,“未來幾年企業的經營是繼續惡化,還是會轉好”將直接影響銀行資産品質,從産業角度來看,上述地區的不良貸款,正在進入暴露期。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此前報道,2015年全年,19家上市煤企凈虧損16億~34億元。而在此前的2014年,上市煤企還實現凈利潤391億元。這意味著,這些煤企2015年一年利潤就“縮水”了400億元以上。
作為能源大省,山西就深深受制于有“黑金産業”之稱的煤炭業,當地經濟走勢也與上述數據相近。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山西省GDP僅增長3.1%,幾近於“硬著陸”,增速比2014年還有所下降。
“2008年以後,大量銀行貸款涌入鋼鐵、煤炭等行業,但隨著這些行業進入衰退期,還不上錢,銀行的不良貸款必然大幅增長。”上述華北某股份行高層人士説,為了降低貸款風險,銀行目前已經採取“壓增量、減存量”兩手抓,即嚴格控制新增貸款,並清收、壓縮已發放貸款的方式,控制上述地區的貸款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