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同業資産劇增藏隱患 未來何去何從
- 發佈時間:2016-03-28 08:3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劉波
銀行同業理財創造了一種脆弱的流動性。一家銀行的理財賬戶可能需要與多家銀行交易,而各家銀行所需資金頭寸存在差異,使得交易鏈條越來越複雜,當市場預期資金面緊張時,該預期容易自我實現。如果擔憂交易對手發生信用風險,則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疊加後果嚴重。
“理財買理財,一手托兩家”,近兩年,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銀行同業理財發展勢頭迅猛,規模急速膨脹。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發佈的《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15)》顯示,截至2015年底,銀行同業類理財産品存續餘額達3萬億元,佔全部理財餘額的12.77%,較2014年底的0.49萬億元增長512%。對比2015年1月末,其存續餘額僅為5600億元,佔比3.57%。
業內人士表示,同業理財規模飆升,將帶來流動性風險。據了解,根據銀監會8號文,銀行理財投資非標資産,上限額度取銀行上年度資本金4%和銀行理財餘額的35%的孰低者,但在實際中可能並沒有實現。
成銀行“救生圈”
顯示,2015年銀行理財規模達23.5萬億元,同比增長56.46%。到2015年末,已有10家銀行理財規模超萬億,工行已超2萬億。整體而言,股份行的規模增速大於國有大行,甚至有的股份行去年規模增幅超過100%。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表示,各家銀行之間資金的盈缺程度是不一樣的,通過理財在同業間進行調劑的是銀行內在的融資需求。
銀行競爭的市場結構在變化,大銀行和小銀行的地位也不一樣。鄞州銀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遊春認為,“一些小銀行在競爭中立足低方,加之今年經濟形勢不好,貸款放不出去,銀行必須為資金尋找出路,而同業理財就是個很好的選擇。”
同業理財本身的優勢也是銀行大規模擴張該業務的原因之一。遊春指出:“從同業理財發行方來看,和個人、公司理財相比,雖然同業理財所需資金的規模相對較高,但發行成本較低。從購買方來看,同業理財本身對接項目的收益相對較高。”
“同業理財業務較為穩健,做好了銀行就不會出現壞賬的問題。”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給同業理財做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目前的經濟情況下,銀行資金出路難找,使得資金在銀行間出現"開環"和"閉環"的效應。猶如足球比賽,現在球掌握在進攻隊員手中,但一直找不到可以傳球的前鋒,形成一個有威脅性的攻擊。最後形成球一直在後半場倒來倒去。今天,我們銀行的同業理財就是一個在後場倒角的問題,沒有為實體經濟釋放服務的資源,沒有對個人的消費,對企業的投資帶來實際性的影響。”
“對於企業端來説,真正想要錢的企業拿不到便宜資金,銀行所給的期限又是快進快出的理財期限,在這種融資條件下,實業做不了實業。所以,企業即使拿到錢也是投入快進快出的投資渠道。而銀行感覺這種方式的風險很高,最後就選擇在銀行間做對手盤,而這樣做使得貨幣的寬鬆不能影響實體經濟。所以這個問題的關鍵是我們的前鋒隊員,也就是企業要有進攻性,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生産能力,要賺得到錢。而不是錢送到手上就被對方拿走了。企業提高還款能力,讓後端的企業能夠把錢送出來。”孫立堅補充道。
暗藏隱患
同業業務本來是一項傳統業務,是銀行間臨時性、短期性資金頭寸調度業務,在經濟下行的形勢下,適當調整無可厚非。但是,這種一年劇增5倍的爆髮式增長難道不會存在什麼隱患嗎?
在遊春看來,隱患是肯定存在的。“最大的風險是流動性風險。銀行本身的資金和理財項目的資金一般情況下都存在期限的匹配,如果期限錯配,那就容易造成流動性風險。舉個簡單的例子,銀行的同業理財資金都來自於存款或銀行的自有資金。假如存款是活期或者一年期的,而理財項目是三年期的,這就會導致期限錯配的風險。”
“其次是信用風險。同業理財資金對接的項目也可能出現違約,到期兌不了現,還不了本付不了息,尤其是現在處在經濟下行週期,信用風險尤其突出。”
遊春進一步強調,同業理財還存在操作風險。操作風險包括資訊隱瞞、欺詐,也包括在操作過程中員工的道德風險,例如員工的內外勾結等。
另外,同業理財也會存在“飛單”現象。客戶經理會選擇佣金相對較高、收益較好的項目來做,而那些收益較低的項目則存在“飛單”的風險。
郭田勇指出:“不管怎樣,銀行同業理財最終的隱患還是在於項目本身,要看資金最後投向哪些地方。”
“球”在銀行間倒來倒去也可以把這場“比賽”拖延到“比賽”結束,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實現一個零損失的優質業績。孫立堅説,“但是如果我們今天找不到突破的話,總有一天,倒來倒去會倒出問題來。一旦國家貨幣政策開始穩健或收緊的話,這種同業業務就可能受到資金鏈斷裂、期限錯配風險的問題。而且,如果這種倒腳一直持續,那麼花高價看球賽的人總有忍受不了的時候,到時候不僅可能會引來一片噓聲,還有可能會把球員會哄出球場。”
同業理財何去何從
事實上,暫時的“倒腳”是為了尋找更好、更精準的投資機會。但是長期的“倒腳”,如一年、兩年,那就完全失去了為實體經濟的作用。
孫立堅認為,同業理財業務劇增這個問題最終還是要回歸到金融要為實體經濟服務上,同業理財業務的做大反映出今天實體經濟非常的疲軟,金融沒有送到實體經濟的平臺上去。要想真正回歸到常態,需要銀行和企業兩方面都做出努力。一方面是銀行要提高自身的管理風險能力,開創新方式把錢送得精準,而不能一味怕錢送出去就丟了。當然,這其中少不了政府也為這種創新提供危險的防範柵欄。另一方面,我們的企業要把錢真正地用到帶來財富增長的實業投資上,不要去做高風險的金融投資。
當然,同業理財業務的劇增不是一時半會能完全調整好的問題,就目前的形勢看,平安銀行(000001,股吧)資産管理事業部副總裁郭新忠從結構調整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2016年不是簡單地擴大同業理財規模,更重要的是要調整結構,在資金來源上,對接更多長期的,可以承受波動的資金。比如,社保資金、企業年金、保險資金、教育基金等,都是未來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