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0月1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銀行資金重回非標之憂 至少會帶來三方面金融隱患

  • 發佈時間:2015-10-22 09:59:47  來源:新華網  作者:莫開偉  責任編輯:胡愛善

  □莫開偉

  據重慶、寧波等地銀監局近日發佈的最新數據,三季度,當地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資産規模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下降,與此同時,不良貸款在大幅上升,凈利潤負增長。面對不良的經營環境,銀行貸款也變得愈加謹慎。據業內人士透露,為了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除了購買債券,銀行非貸款資金運用又重新開始青睞非標、地方政府類資産了。

  經濟是金融基礎,在當下經濟下滑、企業信貸有效需求不足狀況下,銀行不良貸款上升、資産規模收縮、利潤下降已是大勢所趨,商業銀行不能不抱以平常之心。當然,面對“資産荒”危局,商業銀行合理調整資産結構,增加盈利性較強資産配置比例,亦屬正常經營之舉,無可厚非;倘若依然沉浸對資産規模高擴張和利潤高增長追求之中,不顧監管部門規章和經營風險,將大量資金轉移到曾帶給過銀行靚麗記錄的“非標資産”領域,則有點本末倒置,且是十分危險的舉動,或將誘發巨大金融隱患,這絕非危言聳聽。

  “非標資産”,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産,包括但不限于信貸資産、信託貸款、委託債權、承兌匯票、信用證、應收賬款、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對“非標資産”的監管,銀監會早在2013年3月就有《關於規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規範商業銀行理財産品所有非標準化債權類投資,並設定理財産品餘額35%為上限,且不得超過銀行上年度總資産的4%。銀監會頒布此監管規定,意在控制商業銀行理財資金直接或通過非銀行金融機構、資産交易平臺等間接投資于“非標準化債權資産”業務的規模,遏制“非標”業務逃避貸款管理的行為,及時隔離投資風險。近兩年來,商業銀行“非標”資産規模得到控制,“非標”資産投資基本回歸理性,“非標”資産風險大降。現在,如果商業銀行在遭遇經營“寒冬”之時,把資金配置注意力再次轉向到“非標資産”領域,至少會帶來三方面金融隱患:

  其一,商業銀行會突破監管部門監管禁令,大打投資理財業務“擦邊球”,有可能導致中間業務惡性膨脹。倘若商業為了眼前短暫的經營業績,將資金配置到“非標”領域,會促使商業銀行想方設法逃避貸款管理,通過各種暗道注入“非標”資産領域,勢必加劇商業銀行之間“非標”業務的不規範競爭,誘發中間理財業務不規範行為,滋生更多理財業務亂象。而且,為擴大“非標”業務,商業銀行會降低風險防範標準,使中間理財業務風險隔離機製成為擺設,最終不僅會導致中間業務再度惡性膨脹,還會誘發較大金融風險。

  其二,商業銀行資金會過多配置到“非標”資産領域,不利於實體經濟正常成長,會戕害中國經濟。近兩年來,中央政府一再強調為實體經濟提供寬鬆融資環境,且央行已多次定向降準降息。而目前中國經濟要走出低谷關鍵靠振興實體經濟,中央還為此推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致力於激發帶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這一切都需要商業銀行有所作為,把扶持實體經濟發展、帶動“雙創”作為重要使命。尤其,目前經濟正處於艱難“爬坡換擋”期,更需銀行部門發力。而銀行如果把過多資金配置成“非標資産”,則實體經濟獲得的資金總量必然會減少;且商業銀行擴張“非標”資産最終目標是獲取鉅額經營利潤,如果中間業務得不到有效監管,則各種亂收費行為又會死灰複燃,必會抬高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侵蝕實體經濟利潤。這一切會使得本已融資難、融資貴的局面更加雪上加霜。

  其三,商業銀行大量配置“非標”資産,會誘使大量資金進入股市、房地産及政府債務等領域,加劇經濟泡沫和大起大落,最終影響經濟持續發展大局。首先,商業銀行把更多精力專注“非標”業務,必然疏于實體企業信貸管理,收縮實體經濟信貸規模,會使大量中小微企業得不到及時信貸支援而陷入破産倒閉險境,反過來又加劇銀行信貸資産風險,惡化銀行信貸經營環境。其次,銀行熱衷“非標”業務,會誘使大量資金通過新的傘形信託、配資等業務繼續大量涌入股市,催生股市泡沫,上次股市暴漲亦屬大量銀行信貸資金注入“高杠桿”所致。而且,房地産業可能再度回暖,地方政府會回到依賴房地産支援經濟發展的老路上去,加大産業結構調整難度。更為嚴重的是,地方政府發行的各類債券由於有中央政府背書,會更受銀行青睞,能使政府融資能力迅速擴張;雖然這對化解地方政府眼前的債務難題能起一定作用,但卻又會加劇地方政府投資衝動,推高地方政府未來的債務危機。

  因此,商業銀行再次青睞“非標”及地方政府類資産,是個危險金融信號,對此,監管部門應加大監管與引導力度,重申理財業務監管規定,充分提示風險,使商業銀行始終保持足夠投資理性。同時,還需加大鼓勵商業銀行通過調整資産負債結構的力度,促使商業銀行優化存量資産、加大高新技術産業信貸投放,加快經營戰略轉型,使資金配置始終運作在既符合監管要求又能防範金融風險的健康軌道上。

  (作者係金融從業者,知名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