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五大行手機銀行轉賬匯款免費 “免費餐”好吃嗎?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51:4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柴今  責任編輯:張明江

  省錢省時又省心

  不用去銀行網點,手機銀行就能實現免費快捷轉賬

  “錢剛剛給你轉過去了。”北京市豐台區環衛工人夏業貴用手機轉賬後,立刻打電話告訴女兒。他還在手機APP上查了一下,確認這次轉賬是否真的沒有收手續費。

  49歲的夏業貴是安徽馬鞍山人,來京工作已經18年。因為不太會用智慧手機,對支付寶、微信支付也很陌生,一直以來都是到銀行櫃檯給上大學的女兒轉錢。這次去工行櫃檯,工作人員告訴他,現在開通手機銀行,再下載到手機上,轉賬可免手續費,而且到哪都能用,“銀行自己搞的手機銀行,感覺比較安全、放心,就想試一下。”夏業貴説。

  兩會前夕,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聯合宣佈,對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辦理的轉賬、匯款業務,無論是跨行還是異地都免收手續費。5家銀行同時承諾,對客戶5000元以下的境內人民幣網上銀行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降低客戶的費用支出。五大行的新動作引起普遍關注和熱議,很多消費者對此持歡迎態度,“説好的免費終於來了。”

  “以前每次給女兒轉賬,都要先去銀行排隊,不僅要等很久,還因為女兒是中國銀行的卡,每轉1000元要花2元手續費。”省錢、方便和安全是夏業貴對手機銀行心動的理由。

  夏業貴向我們演示了用手機銀行轉賬的過程。與銀行櫃檯轉賬不同的是,通過手機銀行轉賬,只需登錄後點擊轉賬選項,輸入收款人即夏業貴女兒的銀行卡號,確認名字,再根據提示操作就可以,不到5分鐘即能完成整個轉賬過程。夏業貴説:“手機轉賬真的很方便,一點都不複雜。”

  以工行為例,按照此前異地跨行轉賬手續費的規定,轉1000元需要交手續費2元,轉1萬元需交10元,如果是5萬元及以上,手續費最高可達50元。而根據最新政策,通過工行手機銀行轉賬,這些費用可以免除。

  隨著用戶習慣逐漸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通過線上渠道來辦理金融業務及交易。銀行的這次免費舉措,無疑順應了潮流。中國社科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銀行適應市場變化採取轉賬免費的策略,使得手續費降低,在網上的交易成本也降低,這是銀行業實現普惠金融的具體行動。“對於老百姓來説,提高了交易的便利性,不用再專門去網點,這肯定是好事。”曾剛説。

  “免費”只是第一步

  免費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用戶支付習慣,還需要觀察

  不過,很多用戶尤其是中青年群體,早已習慣了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來辦理付款或轉賬,這次銀行為改進客戶服務而提供的“免費午餐”,能否讓這類群體將心動轉化為行動呢?

  “以前手機裏也下載了銀行的APP,但主要是用來查詢賬戶餘額,手機轉賬匯款功能都沒有開通,平常用第三方支付的APP。現在手機銀行開始優惠了,功能也越來越豐富。銀行做APP有它的優勢,以後用手機銀行的機會應該會增多。”在北京朝陽區一家公司上班的陳麗説。

  也有消費者對手機銀行的免費新措施並不太感冒。“這個對我吸引力不是那麼大,我還是習慣用支付寶轉賬,手機銀行太麻煩了。”江西省宜春市某公司財務職員王國琴説,支付寶不僅可以把她名下所有銀行卡的資金很方便地進行調度,在轉賬時,也只要知道對方一個支付寶賬號就可以便捷地轉賬,而且本來就是免費的,沒必要再去換別的轉賬方式。

  天津市某高校老師唐曉君表示:“如果只是為了轉賬免費而去下載手機銀行APP,反而增加了麻煩。”他認為,錢放在餘額寶裏,利息比銀行的活期還是高一些;支付寶和微信不僅有轉賬免費服務,還可以網購、收紅包、交水電費、充值、去超市買東西,這些功能比手機銀行方便得多。

  有調查顯示,對五大行推出的“免費餐”,消費者的態度存在較大分歧。有人認為“以後可以用手機銀行進行大額轉賬了,方便安全還省錢,第三方支付可能會失去很大一部分用戶”;有人認為“手機銀行太麻煩,還是第三方支付方便”;有人認為“現在才開始免費來不及了,還是競爭不過第三方支付”。

  曾剛分析,這次銀行的免費措施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用戶習慣,還需要觀察。但從行業發展大趨勢看,面對第三方支付的競爭壓力和客戶電子銀行替代率提高的勢頭,手機銀行轉賬免費這個防守動作能起到的作用非常小。

  而且,市場環境變了,傳統銀行面臨的不僅是本土公司的競爭壓力,還有覬覦中國支付市場的國際金融機構。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説:“五大行免收手機銀行轉賬手續費只是順應了‘免費時代’的趨勢,不一定能奪回多少市場份額。作為擁有龐大業務系統的銀行,要有能力為客戶提供更優質和更多元的服務。”

  還得有網際網路思維

  消費者更關心銀行支付場景的便利性、賬戶的安全性等

  此次銀行的“免費餐”受到百姓肯定,然而,市場對於銀行服務仍有較多新期待。

  比如,“客戶5000元人民幣以下的境內人民幣網上銀行轉賬匯款免收手續費”,留了這一尾巴讓人覺得還不夠“痛快”。

  賈東升是山東濟寧市某私營蛋糕店老闆,作為中小型私營企業主,他的網上銀行轉賬經常在5000元以上,而且資金流動頻繁。“5000元以下這樣一個限制對我們來説額度太低,希望銀行的優惠力度可以大一些,最好是全免。”對於這次銀行新措施的留尾,他感到不解渴。

  此外,對於銀行服務費用減免,老百姓還有更多呼聲,比如減免每月的短信提醒服務費;降低網銀開通使用費;降低中小企業的資産管理費用等。而且,減免費用僅僅是一個方面,客戶更關心銀行配套服務的改進。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主任楊志寧認為,傳統銀行長期經營金融業務,對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應用場景業務拓展不足,這應該成為銀行滿足客戶需求的一個方向。據了解,微信支付已在30多個行業拓展使用場景,30萬家門店現已支援無現金消費,包括10萬多家零售門店、8萬多家餐廳、3000多家加油站等。

  無論是近場支付(簡稱NFC)、二維碼還是別的手段,未來的移動支付手段最終可能會打造一個無現金、無卡片、無收據的消費模式,對於使用和管理金錢的方式方法也相應産生變化,傳統銀行需要做的功課還很多。

  曾剛指出,隨著金融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傳統銀行需要向網際網路企業學習,在兩方面做好調整:一是更好地落實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以客戶需求和創新産品服務為主要方向,重視客戶需求的變化;二是在組織管理方面進行調整,縮短管理層級,提高管理效率。

  在多方角逐的金融格局下,傳統銀行要善用網際網路思維,運用自身優勢,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需求。比如,面對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欺詐行為和線上支付風險,個人資訊安全成為客戶的關鍵訴求。“傳統銀行積累的龐大基礎資訊系統,在安全性等很多方面可以發揮長處,基於此而為客戶提供的優質服務將具有一定競爭力。”郭田勇分析。

  手機銀行APP新玩法(連結)

  手機銀行中有大世界。如今,各家銀行的手機銀行APP不斷升級,功能進一步增強,成為不少人與銀行打交道的主要方式。除了基本的轉賬匯款、生活繳費、理財等功能外,不少銀行APP有特色、實用的業務。

  比如徽商銀行最新推出的手機銀行新版本增加了不少功能,開通二維碼收付,方便支付;採用先進的聲紋人臉智慧識別驗證,保證賬戶安全。最近招商銀行新推的手機銀行啟用“一網通”開放用戶體系,允許用戶添加多張銀行卡,包括招行一卡通、信用卡及他行銀行卡,同時將更多金融産品嵌入場景,融入更多科技元素,比如雲閃付,所有網點WiFi一鍵登錄,第三方人臉識別及視頻核身等。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