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周小川徐紹史出招去杠桿:要積極審慎地去杠桿

  • 發佈時間:2016-03-21 07:27:34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周小川

  徐紹史

  樓繼偉

  稱應通過資本市場發展,減少企業對借貸杠桿的依賴性,要審慎地去杠桿

  3月20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等出席了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6年年會,“去杠桿”成為與會“大咖”談及的熱詞之一。

  周小川在論壇上稱,中國整個經濟的杠桿率偏高,特別是企業部門借貸比例佔GDP的比重過高,希望通過資本市場的發展,減少企業對於借貸杠桿的依賴性。

  徐紹史也表示,要積極審慎地去杠桿,重點是企業債務的杠桿。此外,要多措並舉地降成本,特別是企業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用人成本和物流成本。

  對於標普此前稱因低利率和公司舉債促使中國債務激增,評級面臨壓力等問題,樓繼偉昨日在論壇上稱,中央財政將安排1000億元支援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來解決這個去的過程”。

  周小川

  中國整個經濟杠桿率偏高

  在昨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央行行長周小川介紹,中國整個經濟的杠桿率偏高,總的借貸杠桿率跟GDP的比重,特別是企業部門借貸比例佔GDP的比重過高,“十三五”規劃也寄希望於通過資本市場的發展,能夠有更多的資金進行股權的投資,減少企業對於借貸杠桿的依賴性。

  通常,總杠桿率又分解為政府部門、非金融部門、金融部門、居民部門等4個杠桿率。在今年2月26日央行召開的記者會上,周小川就指出,中國如果想控制杠桿率,關鍵是如何應對企業杠桿率過高的問題,有些人關注地方政府的杠桿率,但從總量來講,還不是主要風險。

  按照國際清算銀行的估計,到2015年第二季度底,中國的非金融企業的債務佔GDP的比重超過160%,這樣的水準顯著高於歐洲和日本將近110%的水準。即使在新興市場國家,也明顯較高。

  在昨日舉行的論壇上,周小川提到,致使中國高杠桿率的原因有三:首先,中國國民的儲蓄率高。其次,中國的股本市場發育比較晚,資本市場總融資比例比較低。同時,在民間股本融資也相對薄弱。還有,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以來致富比較快的國家,但是總的民間的積累、民間的財富比較少,所以使用民間的財富,讓它們變為股本的機會也相對比較少。

  “借貸比例高就容易産生一些宏觀上的風險,這一點我們也是和國際上的很多朋友們一樣都給予高度重視。”周小川説,有多種方法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其中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加快發展資本市場,通過資本市場股本融資,使得更多國民儲蓄裏更大一點的比例進入股本融資,降低了債務佔GDP的比重,也降低了債務股本的比例。

  徐紹史

  未來5年鋼鐵産能去掉1到1.5億噸

  談到“去杠桿”,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昨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要積極審慎地去杠桿,重點是企業債務的杠桿。

  此外,要多措並舉地降成本,特別是企業的成本,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稅費負擔、融資成本、用人成本和物流成本。同時,還要全力以赴的補短板,通過適度擴大投資,來補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短板。

  另外,徐紹史還談到“去産能”。他表示,當前從鋼鐵煤炭入手化解過剩産能,5年之內,鋼鐵去掉1到1.5億噸,煤炭退出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並將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投資工程,鼓勵民間投資、外來投資共同來參與這些重大的投資工程。“所以化解過剩産能的任務是非常艱巨的。”

  “去産能”對國民經濟影響最直接的就是就業問題。目前採取的措施來看,政府採取了多管齊下的做法來力保“去産能”過程中“保就業”工作的順利進行。比如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拿出專項資金對涉及的職工進行妥善安置,目前已經建立了中央1000億轉崗安置的基金。

  在提問環節,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向徐紹史提出如何進一步激發大眾的創新創業熱情的問題。徐紹史稱,一是通過體制機制改革和擴大開放來推動創新,二是制定了科技創新的發展戰略。同時,推出“網際網路+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

  據其介紹,2015年新註冊的市場主體有440萬個,增長12%以上,技術交易去年達到9980多億元,新興産業的增加值增加了10.7%。“今後我們會進一步加大力度,首先是政府要簡政放權,進一步簡化審批、開放市場。”

  樓繼偉

  我們不care穆迪下調中國評級

  針對評級機構穆迪下調中國評級一事,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昨日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我們不care它的評級,希臘出那麼大問題的時候,穆迪對其評級還高於中國”。

  昨日,在論壇第三單元“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財政制度”提問環節,亞投行行長金立群向樓繼偉拋出問題:最近評級公司對中國的主權評級稍稍有所下調,財政部有沒有打算跟三家(普爾、穆迪、惠譽國際)評級公司多做做工作,讓他們對中國的主權評級有比較正面的一些看法。

  對此,樓繼偉稱已經注意到目前有一家評級機構(穆迪)對中國的主權信用做了一些偏負面的調整,但市場上並沒有因此而使得中國股權、債信等一些相關指標發生變化,比如離岸人民幣匯率,不但沒有降,反而是升了。

  “我們並不是特別在意那個評級,希臘出那麼大問題的時候,他的評級當時高於中國。”樓繼偉説,不必一個一個拜他們的碼頭。“中國供給側改革進程日益推進,市場的反應和中國政府的承諾和下一步的工作將説明我們的信心和我們實現信心的能力。”

  今年3月初,穆迪確認中國政府債券的Aa3評級,展望從穩定調整為負面。穆迪稱,本次下調因中國財政的持續疲軟,這反映在不斷增加的政府債務水準之中。

  此外,本月18日標普聲明稱,因低利率和公司舉債促使債務激增,中國債務佔GDP比已攀升至232%。中國面臨系統性風險,評級面臨潛在壓力。

  樓繼偉昨日談道:“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經對這些方面表達了我們的政策,特別提到了中央財政將安排1000億元人民幣支援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來解決這個去的過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