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1月份銀行理財量價齊跌 收益下行難改

  • 發佈時間:2016-02-25 03:38:46  來源:東方網  作者:梅菀  責任編輯:畢曉娟

    銀率網最新統計顯示,今年1月份,162家商業銀行共發行5007款理財産品,環比減少8.18%;收益率方面,1月份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2%,環比下降0.13個百分點。

  “1月份,14天到3個月Shibor(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有走高的過程,債券收益則相應回落,以債券類資産為主要配置對象的銀行理財産品相應受到影響而走低。”銀率網分析師説,發行量減少則可能是在優質資源稀缺的背景下,銀行主動縮減所致。

  銀行理財未見開門紅

  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1月份有292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低於3%,較上月增加21.16%;有1147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落在3%(含)到4%區間,較上月增加8.93%;有3194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落在4%(含)到5%區間,較上月減少8.61%;有298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落在5%(含)到6%區間,較上月減少47.72%;76款産品的預期收益率超過6%(含),較上月減少19.15%。

  總體上看,人民幣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2%,較上月大幅下降0.13個百分點。

  和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相比,銀行理財産品收益率優勢在不斷縮小。以微眾銀行“活期+”對接的國金基金眾贏貨幣為例,1月份上述貨幣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的日均值為3.3%,最高七日年化收益率為3.49%。

  “貨幣基金隨存隨取,複利計息,現在網際網路理財産品的滲透速度遠超想像,有些中老年客戶購買理財産品都會拿網際網路貨幣基金來對比。”江蘇一家城商行分行客戶經理説,相較之下,銀行理財産品吸引力在下降。

  收益下行趨勢或繼續

  值得注意的是,銀率網數據顯示,上周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17%,繼續下滑0.06個百分點。

  2015年,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平均預期收益率呈下跌趨勢,年初到年尾,從5.24%下降至4.35%,全年下跌近0.9個百分點。

  銀行理財收益水準主要受基準利率影響。2014年四季度,央行加碼寬鬆,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累計進行6次降息,基準利率腰斬;此外,2015年有4次全面降準和1次定向降準,市場整體的流動性比較充裕,銀行理財收益隨之繼續下滑。

  銀率網分析師認為,2016年銀行理財收益會進一步下行,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産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或重回“3”時代。

  首先是因為貨幣政策或繼續維持寬鬆格局。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和人民幣新增貸款規模同比大幅增加便是具體表現。雖然央行春節前後頻繁採用公開市場操作以及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來增加市場流動性,但多位經濟學家預計,外匯佔款的持續大幅下降使得降準窗口日益臨近。

  其次是經濟轉型期,消化過剩産能和去杠桿疊加,資産荒問題愈演愈烈,資産端回報率下降。目前優質資産成為銀行的拼搶對象,不少銀行為此寧願犧牲部分收益。

  最後,資産荒的問題短期很難得到緩解,銀行理財雖然在嘗試業務創新,但風險也在逐漸提高。“從去年開始我們嘗試對接一些小眾投資品的理財産品,如紅酒、藝術品等。”華東一家城商行私行部負責人説,“但目前量非常少,做法也比較謹慎。”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