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産品增量回落幾成定局
- 發佈時間:2016-01-27 08:1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劉波
在網際網路金融蠶食、利率腰斬令理財産品收益率降低等因素的影響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升級被提上日程,由預期收益率型向開放式凈值型轉化也被視為理財市場未來發展的趨勢。從過去一年中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不難看出,較早啟動轉型的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2015年發行數量均明顯下降,而隨著轉型從大型銀行向城商行、農商行擴散,未來理財市場的競爭格局將不再以發行“數量”取勝,長期運作的開放式、凈值型産品將成為主流。
來自銀率網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銀行理財産品總計發行61401款,較2014年小幅增長0.8%。而北京商報記者對照2014年數據發現,當年理財産品發行增速尚能達到29.53%。
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的大幅跳水是整體理財市場發行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去年股份制銀行共發行15099款理財産品,同比減少18.96%,佔理財産品發行總量的24.59%;國有銀行理財産品發行數量則縮水22.58%至12547款,佔市場總量的20.43%。
而産品發行數量的回落恰恰代表著銀行理財業務的轉型成果。銀率金融研究中心理財組分析師閆自傑認為,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理財産品轉型較早,開放式産品發行量在2014年和2015年都有比較可觀的增長,因此國有商業銀行理財産品發行量從2014年開始回落,股份制銀行發行量從2015年開始回落。對於未來理財市場趨勢,閆自傑預計,2016年城商行會加快理財産品向開放式轉型的步伐,城市商業銀行的發行量可能開始回落。
對於轉型的動因,分析人士指出,銀行理財市場存量規模已經超過20萬億元,如此龐大的體量之下卻隱藏著種種風險。在餘額寶等網際網路金融産品的影響下,投資者對資産流動性的要求更高,短期産品成為絕對主流。數據顯示,2015年商業銀行發行的1-6個月期限的理財産品發行量佔總發行量的80%以上,而銀行出於産品運作、支援實體經濟、自身盈利等方面的考慮,往往投資了長期的資産標的,導致錯配。
由於開放式凈值型産品引入了交易元素,銀行可利用動態管理、組合投資的手段靈活配置各種金融資産,單一基礎資産的風險得到分散,解決了實體經濟需要長期資金但理財資金端需要流動性的矛盾。截至目前,推出凈值型理財産品的試點銀行已超過20家,並從國有、股份制等大中型商業銀行延伸至少數大型城商行。
另一方面,開放式凈值型産品的普及也會引導投資者理性決策。普益財富研究員魏驥遙表示,凈值型産品“類基金”使得投資者能夠理解其所要承受風險,收益率上限明顯提升,增強客戶黏性,有效應對資産荒帶來的壓力。因此,銀行可能加大推進凈值化産品或較為基礎的開放式預期收益型産品的轉型力度來增加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