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資産證券化産品:現階段銀行互持有必要

  • 發佈時間:2015-08-04 10:07:44  來源:中國財經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和利率市場改革的深入推進,我國資産證券化正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從市場需求來看,無論銀行機構、非銀行金融機構還是非金融機構,對資産證券化均有較強的潛在需求。

  日前,在中信出版集團、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等機構聯合主辦的《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新書發佈會上,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總行資産管理部總經理、《中國資産證券化操作手冊》撰稿人之一週瓊就銀行理財的資産證券化發展趨勢、瓶頸等問題作出積極的探討。

  目前,銀行資産證券化産品主要靠銀行互持,這一點曾引起很多人的非議,理由是投資風險並沒有從銀行體系分散出去。“資産證券化産品的投資群體當然是越豐富越好,但現階段的銀行互持也是必要的。”周瓊認為,這種操作模式不但在銀行間分散了投資風險,也能以信用評級高的證券化操作降低風險資産佔用。

  據了解,即便在美國,商業銀行持有資産證券化産品的比例也仍然很高。2014年,在美國商業銀行的5萬億美元資産中,RMBS(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和CMBS(商業地産抵押貸款證券化)共1.5萬億美元,佔美國商業銀行資産的10%,而且美國商業銀行持有的證券大概佔20%。並且從歷史數據看,美國商業銀行很偏好RMBS資産,在美國所有的債券存量中佔22%,在銀行持有的債券中佔50%。

  “這説明它是一種收益率比較高、風險可控的信貸資産替代品。”周瓊説,到2014年末,中國的銀行資産總規模是17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有價證券15萬億元,RMBS僅為69.8億元。她認為,這些數據説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的資産證券化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

  那麼,銀行發行資産證券化産品具有哪些積極意義?“第一,銀行理財資金的參與可以增加市場流動性,促進資産證券化的發展;第二,就銀行理財産品的特點而言,應在固定投資收益基礎上積極尋找風險可控的投資品種,目前資産證券化的信用溢價、流動性溢價高於美國,投資方應該抓住這個機遇;第三,資産證券化不僅有利於銀行理財業務的規範透明,並且可以盤活存量,把信貸資金投向國家經濟薄弱的環節,有利於支援經濟發展實現多方共贏。”周瓊説。

  “銀行發行資産證券化産品,有助於解決信貸資本不足、規模不足、資金不足等問題。”周瓊介紹,到2014年末,商業銀行非標理財資産的餘額有3.3萬億元,佔銀行理財規模的21%,遠遠高於資産證券化規模。

  銀行對資産證券化的投資動力,主要來源於需求資金強度和投資成本的降低。“目前來看,一方面市場比較寬鬆,在銀行存款資金無法滿足貸款需求的前提下,資産證券化是彌補貸款需求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金融市場的利率走低,有利於銀行理財實施資産證券化。”周瓊認為,“發起人的動力在於貸款利率、各種稅費和資産證券化利率之間是否留有利潤空間。”

  “銀行資産證券化最關心的是收益、期限和風險控制。”周瓊説,“通過産品設計,能夠滿足不同風險收益期限投資者的需求,這是資産證券化的最大優勢,關鍵是要找到滿足投資者需求的契合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