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財富管理機構縱論全球資産配置:資産荒是偽命題

  • 發佈時間:2016-01-12 07:09: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三九天”的嚴寒中,全球資産配置的話題卻著實火爆。

  近日,多家外資銀行的財富管理部門以及頂級的財富管理機構不約而同地將全球資産配置展望作為與客戶交流的主要議題,而從現場的客戶情況來看,“座無虛席”的説話並不算誇張。

  1月8日,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發佈了以“見微識遠,應變聚財”(A.D.A.P.T)為投資主題的《2016年全球市場展望》,指出新的一年投資環境仍會很艱難,由於全球經濟步入週期末段,全球股市雖然可能仍會帶來正回報,但已經接近牛市尾聲。油價可能築底等因素可能會對美國高收益債市場、新興市場股票和商品貨幣産生重大影響。投資者需要採取靈活的策略,逐步增加債券配置並考慮適當配置另類策略。此外,2016年是我國“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經濟轉型或將加速,預計2016年的主基調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前者旨在保增長,後者意指穩定的匯率。

  渣打中國財富管理部總經理梁大偉表示:“回顧2015年,國內市場一波三折大起大落,放眼全球,也沒有表現特別出色的投資品種。隨著美國開啟加息,國內無風險利率下移,以及人民幣加速國際化,意味著波動仍將是2016年資本市場的主旋律。然而所謂的‘資産配置荒’不過是偽命題,投資者必須進一步提高風險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逐漸適應相對溫和的回報率,同時拓寬視野,以靈活的策略進行全球市場配置,才能更好地實現投資目標。”

  對於所謂的資産荒,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大家平時提及的資産荒,是指過去傳統意義中被大家喜愛的資産越來越少了,也就是荒了,但是還有很多過去未被大家充分了解的好的資産完全沒有遭遇資産荒。例如,過去大家願意配置房地産,現在看,好的資産可能荒了,但是如果以資産配置的邏輯來看,有很多其他的資産類別還是很好的,即便是對於傳統的資産類別也不應該一棒子打死,再以房地産為例,作為國計民生的核心關鍵領域,其中還是有很多可做的事。”

  由宜信財富發起、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Randolph教授主筆的《2016全球資産配置白皮書》(以下簡稱報告)正式對外發佈,報告發佈會于1月9日、10日在北京、上海召開。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海通證券副總裁李迅雷等著名經濟學家,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重陽投資管理公司總裁王慶以及威靈頓、凱雷投資、瑞銀證券、Invesco景順、朱雀投資、諾德基金、香港惠理基金、鐵獅門等國內外知名投資機構的代表,宜信公司創始人、CEO唐寧,以及600余位高凈值投資者出席了活動。

  報告對中國投資者的分析結果顯示,國人更喜歡追逐高收益投資渠道,如股票、房地産投資等,從而忽視資産配置。報告建議:在優質投資渠道收窄的今天,通過組合式的資産配置獲利避險,是中國投資者現階段的必然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個人投資者而言,參與全球資産配置還是面臨一些問題。比如國內投資渠道、可投資的資産類別較少,仍舊沒有人能夠精通所有投資領域;在尋求優質資産的過程中,往往需要在無數資産中篩選、萬里挑一,獲取這些資訊需要較高的成本等等。

  對此,唐寧進一步分析指出,個人投資者參與全球資産配置面臨三道很難越過的難關,即專業關、資訊關和資産關。首先,專業上,全球投資市場上的機會遠超國內,可投資渠道也種類繁多,培養一名優秀的投資經理需要5年-10年時間,培養出來的人也只能成為一到兩個資産類別的專家,而不可能是全才。其次,資訊方面,全球資産配置中,每個國家稅收、法律等均有所不同,個人投資者只能盲人摸象,難以看到市場的全貌,做出的投資判斷也往往會出現較大的偏差。再次,個人投資者的資金量往往較小,而且分散,而優秀投資公司挑選合作夥伴的標準非常嚴格,機構不僅能提供更大的資金量,而且更加專業。

  事實上,各家外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在産品設計上也將全球資産配置作為了拳頭産品。梁大偉表示,渣打中國將代銷一款以美元計價債券為投資主題的專戶産品,進一步豐富産品種類,這也是外資行在華代銷的首批類似産品;匯豐中國財富管理平臺則提供代銷本地基金、代客境外理財計劃、結構性産品和雙幣投資等豐富的人民幣及外幣投資産品(據記者了解,匯豐銀行2016年環球經濟及市場展望也將於1月12日召開);花旗中國正式推出中港兩地互認基金産品;唐寧則強調,“對於高凈值人群來説,資産組合中應該既有固定收益類的、也有資本市場對衝基金的,此外還應該配置海外私募股權、風險投資類資産以及保險資産和現金管理資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